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流行的语言模型没有正确地反映出语言的层级和层面,没有发掘出全部的语言成分,因而没有反映出语言系统的实际。语言系统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观察:从语法—词汇层面观察,语言由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构成;从语音形式—语义内容层面观察,语言由语音形式系统和语义内容系统构成,其中语音和语义分别是构成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系统的材料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和语音形式系统、语义内容系统没有在同一个逻辑平面上;语音系统、语义系统,和语音形式系统、语义内容系统没有在同一个层级上。  相似文献   

2.
"儿化"的语素形位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化"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这种语音现象在汉语语音系统中如何处理存在较大分歧。"儿化"既可以放在语音层面上,也可放在语法层面上处理。我们认为"儿化"现象是"儿"作为一个语法语素在语流中的不同语音变化形式,从语素形位学的角度来说,"儿"是一个形位,是一个语法语素在语流音变中形成的功能聚合单位。语素在语流中发生的语音变化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儿化"这种减缩变化属于非线性语音变化,不能使用"切分"的方法,只能使用综合概括法,通过有规则的共时语音和语义变化,确立语素"儿"的形位{ },这样处理有利于实现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简洁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现代汉语语法特别是构词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反响型量词是研究量词的关键。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具有能产性;二是语法功能超过语义功能;三是具有中介性。反响型量词在发展中从"语音语法"模式走向"语义语法"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的三个平面(1) 语言至少有三个平面。三个平面之间含有层次关系。因为这里的层次,不是按同一种标准划分的,所以不好说它是三个层次,还是叫平面好些。(2) 构成语言第一平面的是语音和语义,这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对立统一”或“两极”,是贯穿于一切语言现象的。其中的任何一方,事实上都不能单独存在。语言的第一平面——语音语义平面,是语言的基础平面,是其他平面的原素。(3) 构成语言的第二平面的是词汇和语法。词汇和语法都是在语音和语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音特征、语义结构、语义角色、语义特征、句法结构几个方面对歧义结构“写你的”进行了分析, 说明语音特征是分化歧义的关键因素, 由此论证了在句子分析时, 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在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都卓有成就的伟大作家之一。本文将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他的一首名叫《身后》的诗歌进行分析,也就是从衔接和音律,逻辑语义关系,语域和语法隐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在传统分析诗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似文献   

7.
以单位词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的深层结构决定单位词的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该深层结构多半可以通过单位词的转换功能映现为主动句或被动句的表层结构。在表层结构中,主语名词除去语法形位后的最后一个音节和谓语动词的第一个音段的组合在语音上是可接纳的。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法主张用象征单位来解释语法。从认知语法的角度阐释认知语法中自主/依存关系在语音极和语义极中的体现可知:在语音极中,元音和事物是自主的,而辅音和关系却是依存的;在语义极中,无论什么时候两个成分组合成一个配价关系,如果一个结构D依存于另一结构A,那么在某种程度上,A是对D中一个凸显子结构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将自主/依存关系输入到语音极和语义极的语法中,例如对词根与非词根、中心词与边缘词、补足语与修饰语等的区分上,可知自主/依存关系的输入对上述关系的区分简单易行、通俗易懂、合情合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一汉语课时,黑板上写着“这儿很冷”的句子,同学们很快就能指出这是个主谓句,包含三部分:(1) 有三个按一定语法规则组织在一起的词。(2) 前后有较大的语音停顿。(3) 有一定的句调。同学们通过这一串语音符号,弄懂了句子成份的具体的词汇意义及语法、语义、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抽象的语法意义。这个句子中的每一部分意义,都依附于一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校名语言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量化形式入手,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不同层面和学科名项、性质类属名项两个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校校名内在的语言特征,揭示了这些语言特征产生的心理、逻辑、社会、语言自身等方面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概述国外关于反身代词照应现象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约束理论 ,远距离约束 ,阻塞效应 ,大主语 ,次统领等句法层面上的理论成果 ,然后论证仅仅力求利用这些句法理论对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照应现象做出解释的努力的不可行性。最后作者从生成语法的观点出发 ,指出只有将语言中的三个层面 :句法、语义和语音的研究结合起来 ,才能对现代汉语的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氏文通》的连词“而”的六类语法功能和四类语义关系的归纳,分析了《文通》论述的连词“而”只连接“动静诸字”的语法功能和所连接的上下两个语言单位可以有多种语义关系,从而论证了《文通》的连词“而”已具备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现行的古汉语语法仍未能超出该体系  相似文献   

13.
类词组合是现代俄语语法研究中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对类词组合的特点、语法特征和句中功能进行了浅析,并着重描述了组合在形态、语义、语音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对类词组合与词组和成语的异同作了适当对比。文中所选的例词、例句对正确理解使用类词组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功能角度对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重在呈现英汉语小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类别及其出现概率、词汇语法和逻辑顺序表征方式上的差异,从而揭示英汉之间在认知和思维上的不同。研究发现:在类别出现概率上,英语增强类关系使用较多,而汉语延展类关系使用较多;在词汇语法表征方式上,英语的逻辑语义关系多由逻辑标记词体现,而汉语主要是通过语义关系来蕴涵;在增强顺序表征方式上也不尽相同,英语习惯先结果后原因或条件,汉语正好相反;在表征延展顺序时,英语通常按照逻辑标记词的语义排列,汉语则根据先后顺序排列。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与不同民族的认知与心理相关,西方民族重逻辑推理,汉民族重悟性和直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重音和语法标记把现代汉语"X比Y还W"构式分为三种,它们具有不同的语用信息功能,在一定的情景下分别表达足量信息、一般增量信息功能和反预期信息功能。文章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韵律、句法、语义和语用的相互制约关系,指出语法研究中结合语音层面考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紧缩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紧缩结构是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探讨紧缩结构的概念范围、名称、来源、语法归属等问题,阐明紧缩结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中间没有语音停顿、存在逻辑语义关系的谓词或谓词性结构,同时还对紧缩结构的逻辑类别、独立成句及作句子成分、使用关联词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语音、语义、语法三角度出发 ,把双关分为语音层面的双关、语义层面的双关、语法层面的双关三大类型 ,提出了音义双关和语法双关两种新的双关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语言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的规划,还要使他们善于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完成交际任务.本文结合语境理论从语音、语法和语体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汉语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言由两方面三要素构成它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母系统而言,语音是物质外壳,词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结构规律。语义内容包括词汇义和语法义两类,语法义是骨架,词汇义是血肉,且分别有显与潜两层面。语言三要素的变异,形成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和语法修辞。语法修辞以语法单位、语法关系和语法层次的变异为核心,实质是语法潜义的显义化。  相似文献   

20.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最基本的成份,主谓关系是语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语法、语义、话语功能三个不同层面上对比了英语和汉语句子中主谓状况与主谓关系的异同,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可能产生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