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概述了语篇及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并探讨了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阅读者获取的视觉信息和头脑中储存的已知事物图式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图式也并不等同于狭隘的文化背景知识,它包括语言图式、语篇图式和内容图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篇模式分析、主位结构分析、主题词分析、句法分析、语境分析等语篇分析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激活相关图式,以此加快阅读理解的进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3.
图式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分析了图式与语篇听辨的关系,指出图式是口译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并对其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大学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借助语篇语言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语篇教学与英语写作的关系,试图探讨通过语篇知识和语篇策略的指导来解决学生英语写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语篇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图式理论对语篇阅读理解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图式理论的起源和基本概念。指出人们对阅读语篇的理解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分析了语篇阅读理解失败的主要原因,强调要达到正确理解阅读语篇的目的,读者既要具备相关的图式,又能在需要的时候激活恰当的图式。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既要丰富学生的各种图式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善于运用已掌握的图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式理论与语篇理解的结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对于促进阅读过程中认知模式的建构,加强背景知识和语篇内容之间的互动,推动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在第二语言语篇阅读中,为了使背景知识概念化,实现语用原则和信息来源之间的互动,必须将背景知识和认知潜能区分开来,对图式与语篇理解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语义表征进行分析,这样语言符号的意象表征及其对语篇信息转码的解释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图式激活对阅读程序及其认知机制发挥决定作用,语篇理解过程是人脑储存的语言知识图式和阅读者背景知识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CET4&6写作中,学生的作文面临着无语法错误,却难以让人读懂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学生受汉语“负迁移”以及英语作文教学中注重语法词汇的传统影响,未能构建起英语语篇图式。CET4&6作文模板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的形成英语语篇图式,对学生的四、六级写作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反应,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语篇的分析与概括有助于听力教学以及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本篇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语篇结构、语篇功能等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中,试图加强学生语篇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图式模式、语篇模式及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大学英语的主要培养目标 ,又是生活和工作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图式模式及语篇模式着手 ,探索如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语篇应具有连贯性 ,语篇的连贯依靠语篇衔接关系的建立。Halliday&Hasan提出的 5种衔接纽带 ,不能解释某些连贯但缺乏这些衔接纽带的语篇。图式知识正可以弥补其不足。因为人们在交际中往往遵守经济原则 ,省略那些认为对方已知信息 ,这就需要对方激活记忆中的有关图式 ,建立起语篇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英汉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在语篇组织模式上的不同。分析英语语篇的模式,把握英语语篇谋篇布局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会分析语篇、理解语篇,更为有效地运用语篇模式进行阅读和写作,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语篇解读并非指文章在读者头脑中的直接内化,因为它不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是文章与读者、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情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探讨图式知识理论对语篇解读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图式和文体图式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图式对读者语篇解读的影响,从而使解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本文旨在运用图式理论对文学语篇进行阐释和分析,并指出不同的图式模式对文学语篇有不同的理解。同时本文还讨论了读者能通过阅读扩大和修正已有的图式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图式理论是认知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讨论了母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方面在语篇理解及母语的思维图式在语篇输出时的正负迁移的具体表现,指出语言学习者要深刻认识英汉图式在语篇层面上的差异,进行大量的比较研究,给合适的已存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之具体化,从而充分运用母语的正迁移,自觉抵制母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是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密切相关的,是交际者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话题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解读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话题多以隐性形式存在于语篇中,对它们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中的主观因素,来激活相关的认知图式。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理解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境中的主观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探讨词汇能力与语言、图式、语篇、语用知识的关系 ,认为词汇能力是各层面知识的总和。低层次单词的自动识别与高层次语篇结构、图式知识以及语用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相互作用 ,互为补充。自动辨认词汇的能力越强 ,阅读理解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17.
语段分析法是揭示讲座语篇宏观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系统功能观,结合语义功能和语言选择的对应关系,可从概念、人际及语篇三元功能角度对学术讲座语篇进行语段结构的描写和分析。语段分析法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听力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即学生通过反复接触具有这类宏观结构的语篇就能逐步形成相应的图武,这一结构图式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语篇信息。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听力教学中,运用图式可以促使学生对与新闻主题相关的词汇、背景知识、类似话题展开联想,更准确地理解新闻材料。在不断丰富背景知识,建立图式的同时,根据新闻语篇的结构特点以及播报模式,掌握新闻的各个信息要素,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新闻。在介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闻报道中播报频率较高的四类主题,指导学生运用图式对新闻听力中的背景知识展开联想,以及构建新闻的语篇结构和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图式理论探讨了阅读理解过程及影响该过程的因素,并结合学生的阅读障碍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思考。提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从构建图式、激发图式、培养语篇意识以及丰富图式结构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篇”概念的内涵,以及如何把“语篇”这一概念和语篇结构知识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