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是通过创业的方式产生的,创业成功后是否顺利地实现管理升级,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地成长并走向成熟。大多数企业出问题都是因为在创业初步成功之后不知道如何整合资源,没能越过从“赚钱”到“办企业”这个“坎”。“办企业”首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人心的问题,解决人心的问题靠管理,靠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分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道家文化对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启示,阐述道家思想体系中可适用于旅游企业管理的“无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道家文化精髓。结果表明,这些体现了现代管理的辩证谋略、适可管理、首重“治人”等思想,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人性假设奠定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管理理论,“文化人”的基本假设奠定了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社会发展与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必然出现企业文化管理。不同时代的管理理念,是管理理念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层级,它们共同推动了比自身更加科学的文化管理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一、市场竞争呼唤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竞争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当代各国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企业形成了颇有时代、民族特色和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企业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制度,甚至也不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计划,生产技术,而是很大程度上信赖于企业中比“经济”因素更深层的“文化”因素,它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企业柔性管理的一个新颖域。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管理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即注重企业人的素质与企业的活力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私营企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这个发展壮大过程中,成功的私营企业无不与借鉴和创造新的管理理论,即企业文化有关。而企业文化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过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这一过程说明了私营企业需要企业文化,也能够造就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私曹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的哲学基础探讨李学照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在20世纪末的最新发展成果,自80年代中期被介绍到我国后,在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引起了一阵“企业文化热”。这对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  相似文献   

7.
由刘建先生和刘莎女士撰写的《现代企业管理精要》一书得以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作者多年来苦心耕耘的结果。全书的内容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现代企业网络营销”、“现代企业风险投资”、“现代企业进出口业务”、“现代企业质量认证”等八章 ,内容十分丰富 ,涉及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重要的方面。人类进入 2 1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环境在两方面发生巨大变化 ,其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的新的经济规则的形成 ;其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管理水平上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借鉴美国的。由于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较大差异.一些在美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到中国后便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阻碍了管理效能的正常发挥。从文化角度考虑,我国企业更应大力借鉴与我国文化较为接近的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同时辅以其他国家的优秀管理经验,这对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将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潜移默化地对企业时时事事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众多学者喻为“明天的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以深厚的文化基础做底蕴的,研究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的内容、功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求引起人们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趋势,管理对象从“硬件”管理到“软件”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也必须随着管理模式和管理对象的转变而转变。人本化财务管理是“文化管理”在财务管理领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多元化,财务管理战略的人本化和财务管理方法的柔性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化价值管理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价值管理理论是对传统管理理论模式的全面超越和扬弃 ,这种以突现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管理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趣。重视人的主体性 ,主张“目的人”思想放弃“工具人”思想 ,成为西方传统管理理论走出自身困境的最优选择。我国企业管理中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的发挥应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浓厚的人文精神 ,结合西方传统科学管理中先进的理性管理理念 ,形成全面体现人本管理的现代文化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族企业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形式,占我国民营企业的90%左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遭遇不易克服的“瓶颈”制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屈指可数。现代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受制度、产权、人力资源及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应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产业多元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思想是东方文明中的一颗明珠。儒家的“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团队精神、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管理思想基本一致。研究儒家思想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赢得优势、形成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学者常创常新的恒久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三戒”之说,“屏四恶”思想,“绝四毋”之说,“尊五美”思想和“三贵之道”是儒家“德性”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由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外在礼仪形象决定的。打造企业家的“道德形象”,实施“自我管理”,应当从儒家“德性”智慧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最先出现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典定义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价值而进行的招聘、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以及处理劳资关系、安全问题、公平问题等活动的过程,称为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中虽未提一个“人”字,但人的重要性内含其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和有效管理。现今不少外企在中国扎根成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源源不断地引进中国,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强烈对碰。本文试图探索一些合适的路径,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管理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去,避免传统文化中消极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剔除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面,为建立一套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10 0多年来 ,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即古典管理、新古典管理和当代管理。其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是沿着人性假设的思路展开的 ,从“经济人”假设开始 ,经历了“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发展到今天的“决策人”、“文化人”假设。与人性假设相对应 ,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决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未来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也将沿着人性假设的发展而发展 ,所以 ,人性假设构成了管理学演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起源于八十年代的美国,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它的产生标志着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单纯注重物质、制度因素发展到物质、制度与文化、心理并重的阶段。 (一) 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能够保证与社会环境的整合、适应。在寻求这条道路的过程中,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等文化素质。这种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对企业行为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企业的方针、政策,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人员素质等无一不打上企业文化的烙印。《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曾明确指出:“企业管理的现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完整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理论随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人们对人本管理原理内涵的理解也随经济社会进步,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由对企业“内部人”管理和满足企业“外部人”要求两大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满足“外部人”需要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创造和满足企业“外部人”需要,这一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忽视的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新内涵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与应用。以创造顾客、满足需要为宗旨,遵守法律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等人本管理新理念建立日显必要与重要。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简称“人本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视为主体而不是客体,视为资源和财富而不是问题和负担。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优化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其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为此,在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上。研究人本管理原理,探索现代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途径,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g人本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  相似文献   

20.
宋寒 《金陵瞭望》2009,(14):73-74
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嬗变、最具升值潜力的凶子,是企业彰显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要件之一.本质是研究“人”的问题.做好“人”的工作.最终实现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分词动人才积极性、最大限度开发人力资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