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学界对《苔丝》中译本的研究仅限于语言层面上的对比分析而往往忽略译者的能动参与的现状,借助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对《苔丝》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世界范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据称《苔丝》的中译本就达7种之多。现从CA的角度,在词语和句子两个层面试对其中两部中译本进行浅略评析。  相似文献   

3.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美国记者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苏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他写成了轰动世界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取名《西行漫记》)。在书中,他对早期形态的延安精神作了生动鲜活的记录和描述,  相似文献   

4.
TokillAMockingbird是美国女作家哈珀·李(HarperLee)的处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作,有自《飘》问世以来描写南方生活的最佳小说之誉。1960年出版后,轰动美国,评论界一片赞声,荣获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四项文学奖。1962年又被搬上银幕,由著名影星葛里高利帕克主演,该片曾在八十年代我国大城市的美国电影周上放映过。目前,该书已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笔者有该书两种中译本:一是李占柱、江宁应和刘沙的译本《枪打反舌鸟》(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二是舒逊的译本《百舌鸟之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2月版)。因教…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畅销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的中译本面世。这本书2004年底在美国上市,在初版后短短5个星期内就重印了5次。  相似文献   

6.
评《俄语语法》中译本谷欣,辛菁苏联科学院1980年出版的《俄语语法》(以下而称《80年语法》)是一部煌煌巨著,全书两卷,16开本,共1400页。它的问世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1982年获苏联国家奖,洵非偶然。该书传入我国后引起很大反响。《80年语法》的...  相似文献   

7.
《在路上》是"BG之王"杰克·克鲁亚克的成名作,被奉为BG一代的圣经.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对于其他英语名作,《在路上》目前在国内还只有四个中译本.为让读者对《在路上》有个更好的了解,对四个《在路上》中译本作个简短的述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厄内斯特·勒南(Renan Ernest 1823—1892),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宗教学者,是法国当时少数几位在各方面都堪比德国思想家的人物(汤普森语)。《耶稣的一生》,是他的煌煌巨著《基督教起源》的第一部,其中译本已经看见两个了。两个译本都提到1863年《耶稣的一生》出版的盛况(一年内重印10次)和它为作者赢得的巨大声誉,“截至1927年,仅大英博物馆就收法语、英语、德语、俄语和意大利语的评判著作180多部”,可见作者辉煌的荣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翻译主体间性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过多关注,导致了对作者主体性和读者主体性研究的缺乏。结合翻译主体间性,通过对比分析《论读书》的两个中译本,深入探究作者和译者之间以及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在《论读书》两个中译本产生过程中,影响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因素是原作者的写作风格、译者个人经历和语言能力以及目的语读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在其文学批评代表作《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叙述距离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分析了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采取的距离调控的目的和手段,并对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索这一理论在指导和评价儿童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红字》两个中译本对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处理,来探究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这一翻译理念入手,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比评论《简·爱》的两个中译本来进一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不少翻译家译过该作品,文章对其中两部较有代表的中译本-大陆翻译家海观译本和台湾翻译家宋碧云译本进行他比较分析,分析侧重于它们对原著简洁、凝练语言风格的再现程度,通过对两种译文的量和质的比较,可以看出,宋碧云的译本在再现原著语言风貌方面要优于海观的译本。  相似文献   

14.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是西方经济的奠基之作,自1901年至今,其中译本有20多个,孰优孰劣,古今学者又为何会争相重译,本文简论《国富论》重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污染严重,水源不足——中国亟待解决缺水问题》《参考消息》,1994年7月24日。②《森林与人类》,《文摘周报》,1985年3月1日。③参见罗纳德·H·高斯:《社会成本问题》,《法律和经济学杂志》,1960年10月号,第1—44页。④保罗·A·萨缪尔和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二版),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05页。⑤1993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环境问题的分析框架》,第9页。⑥武欣:《持续发展模式简介》,《管理世界》1990年第3期,第185页。⑦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30页  相似文献   

16.
Michael Beer和Nitin Nohria共同撰写的《破译变革密码》,是组织行为学领域掷地有声的一部著作。在与这两位大师精神上沟通完后,笔者饶有兴趣地将本书与Friedmann的著作《关于对传统和现代技术工作的七个方面研究》(据笔者查询,暂无中译本,自译标题)看似无联系但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中的信息管理,这些个全球讨论热点的视角中,联系起来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术语“dialectic”是理解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关键之一。这一术语在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两个中译本中有着“论辩术”和“辩证法”两个不同的译名。文章试从词源、词义的演变、词的译介以及亚里士多德本人的观点四个方面探讨“dialectic”的意义和翻译,指出“辩证法”译名的不科学性,并提出了翻译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美国开始转向挥霍性消费的商品化社会。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紫色》是描述当时美国社会的一部畅销的女性主义小说。本文以《紫色》的中译本为例,论述了消费文化下的女性主义翻译,探讨了译者在翻译中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1858年出版的《格氏解剖学》是19世纪世界著名的解剖学教科书,使用至今,全世界已有近亿人阅读、学习过此书。1881年第一部中译本《全体阐微》在福州面世,成为中国早期医学教育指定教科书,书中所创造和使用的身体术语,对近代解剖学中文名词的确立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全体阐微”和“体学”一度成为解剖学代名词。本文以复旦大学古籍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和湖南省图书馆所珍藏的两种中译本:《全体阐微》第一、二版和《体学新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版本考订,辨析译本与译者的关系,梳理近代解剖学术语从借鉴传统到发明传统的历程,分析影响近代医学翻译与出版中的诸多非医学因素,从而揭示近代以来西医知识中文化的路径与方法,及医学知识生产的复杂性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从《简·爱》到《谢莉》徐望藩小说《简·爱》的巨大成功使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从此蜚声文坛,也使这部长篇著作至今脍炙人口。《简·爱》已有多个版本的中译本,而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二部小说《谢莉》,在我国读者中间却鲜为人知。80年代,译文出版社出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