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社会主义文学创始人和奠基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高尔基在《一个读者的札记》(原稿之标题是《谈人与文学》,后来又改为《谈人》)和《俄国文学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文学》等文学论著中,曾经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人和文学的问题。高尔基说:“使我感到兴趣的,是年轻的文学怎样处理一切戏剧、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主人公的问题,怎样处理‘生活的主人’——人的问题”。高尔基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怎样处理“人的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人类文学经验的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高尔基不仅总结了俄国和欧洲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作家在参与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的过程中,与外国作家友好相处相互交流,共同关注世界文学的整体境遇和发展趋向,有力推进了新型中外文学交互模式的构建。透过这一交流窗口可以看到,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场域中面临着文化适应与文化冲突、主题选择与艺术表现、民族传统与环球意识、创作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等重要问题。本次对话着重关注以下问题:中国作家是如何走向IWP这个"国际文学平台"的,中国作家在异域发生了哪些文化冲突,世界文学有何共同境遇,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格局中有何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主体解读:艺术的存在方式曹明海文学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文学的世界充满着神秘的魅力。在波涛沉浮的文学长河中,不知有多少诱惑读者解读的答案,使多少读者在解读中陷入追问的沉迷。文学的这种艺术魅力,是作家创作追求的目标,也是文学解读要探求的秘密,——“将...  相似文献   

4.
文学之反映现实生活,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实现的,也是通过读者的头脑实现的。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与文学作品之间,还有一个极端重要的中介,那就是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而单就创作来说,文学就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所给刺激的一种反应。因此,不研究这个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创作主体,不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外部因素得以在文学内部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京派作家梦想的叙事是京派小说审美回忆的一个重要向度,它营构了一个审美的乌托邦世界,梦的世界是京派作家构拟的一个自由的国度,隐喻着另一种美好的生活和理想的生存方式.京派作家关于文学与梦的深度思考,超越了"五四"文学崇尚浅白直露的文学审美尺度,尤其是废名所开创的朦胧晦涩的梦想文本,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拉美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较少的排他性,因为混合文化的本身就是不同文化因子的组合,比较容易吸收外来的文化。拉美文学中各种不同流派的发生和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魔幻现实主义便是阿斯图里亚斯、乌斯拉尔.彼特里、卡彭铁尔将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用于拉美现实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拉美的各种文学流派是世界文学思潮在拉美的投影,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文学现象都能从拉美文学中找到对应的东西,但拉美文学从未被其他文学所同化、所取代。拉美文学本身就有一种自我净化的系统,这就是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这种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便是拉美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这个题目有点古怪。20世纪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和18世纪的中国作家曹雪芹有什么关系?是的,表面看来都是些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情,然而,艺术世界是一个缤纷繁杂的世界,各种事物,各种人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洛霍夫本人可能并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作家曹雪芹,但是我们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却发现仿佛有一条无形的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线,把他们联系起来了。这条无形的线就是艺术创作的规律性,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則。  相似文献   

8.
历史逻辑与20世纪中国作家的文化策略张清华研究20世纪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与文化选择,有一个基本前提,即首先要弄清20世纪中国文学所发生的基本的历史情境,这是毫无疑问的。客在条件与主体选择,从来就是一种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但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9.
《白牙》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中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以动物生活为题材的著名篇章。作品描写具有四分之三血统的狼“白牙”在荒野之中抗争、生长的苦难,以及后来在主人的爱的召唤下由狼变成狗的曲折经历,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现实的思考和对“文明”的呼唤。文章通过动物生活折射人类生活,表达适者生存引起的种种冲突,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作家的“文明”理想及其实现方式具有过多的梦想成份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作家首先是区域型作家,他们受到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的熏陶和浸染,吸收了地域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特性,并把这种内在积淀与外在世界、个体经验和多元文化进行碰撞,从而走向更广阔、更坚实的文学精神存在。所以,对于地域文学的思考其实是为了寻找地理文化与人的精神关系和文学意义的起承转合,透过地域文学不仅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更能够寻找区域文学的发展规律,发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个性。作为一个不断沉积而稳固的地理区域,广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11.
川端康成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现代作家,空灵、幽玄是川端康成小说极力营造的一种艺术美,对这种艺术美的捕捉与叙述角度却非常独特。镜子,是川端文学十分钟情的一个意象,作品往往以镜的反射、折射、叠印来营构一个意蕴深远、意境朦胧的“镜中世界”。镜中世界的营构与作家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作家自觉艺术革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让我国文学走向世界,要求我们的作家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作品等等呼声时时在耳,并由此展开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它说明我们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十分关心我国文学的发展,并相信我们的文学发展能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能够对世界人民的精神需要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文学,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传统的社会批评方法就是如此。但是,我们在久已习惯“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这一理论程式后,往往只把文学之外的种种特征,诸如环境、气质、出身等方面作为认知文学的一种基本手段和方式,“走出文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重新“走进文学”。相反,那种真正能从本质的高度去阐释和发现文学文化之间神奇网络关系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的涵盖大大超越了文学的相对单纯住,它涉及到自然、生理、科技、习惯等各个社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把握起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日本文学和世界文学在当代的具体关系.可以梳理出三条线:第一条线上的日本文学,代表人物是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第二条线具有将世界文学转化成日本文学的性格,如作家大冈升平、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等;第三条线,也可称为"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线,是全球亚文化天下一统时代的代表性文学.为思考所谓世界文学的定义,可以先考虐一下世界语言.文学要借助某个国家几种语言中的一种才能够存在.但实际上文学家们都还梦想着能有一种世界语言.20世纪世界文学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重新彻底地思考自己文化的问题、文明的问题.这或许可以最终以关乎世界语言构想的方式,成为参与世界文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文学真实问题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前人们已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之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总的来看,多半是侧重于某一文学类型的真实性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不能涵盖各类文学的真实品格。本文试图联系文学的审美本质,从不同类型的文学对真实性的不同要求入手来理解文学真实性,并由此认为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者之间的异质同构可以作为不同类型文学的真实性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都无需感到卑微。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应有它的立足之地,其中缺少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这幅人类文学的全貌图都是不完整的。中国童话就是凭着这样的自信走向世界的。相反,本着“世界意义”的目的去创作,却并非会获得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国际化的语境下,中国文学承担着走向世界的使命。然而,德国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却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做出了很多批判。他依据“世界文学的标准”提出,中国当代文学基本上不属于世界文学。他的批判引起了中国作家和学者们的讨论,这是值得中国文学进行反思的。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与现代性语境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创伤感。遭受创伤,就必然要解释创伤。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在解释创伤中独具优势。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个人有更多的机会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多元文化造就了跨文化作家,这个作家群体与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感关系密切。跨文化作家的多元文化视角是在创伤体验中形成的,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流亡情结,这也使跨文化作家获得了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19.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李之基俄罗斯文学向以再现宏伟的生活画面,反映尖锐的社会问题,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深沉复杂的内心世界而著称于世,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庞大的俄罗斯作家群体中,有五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们是:伊万·...  相似文献   

20.
陆士清是普及世界华文文学的先行者,是提高华文文学研究水平的带头人。他搞华文文学的普及是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他搞华文文学研究的提高,则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他的《探索文学星空——寻美的旅迹》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对华文文学作家作专门性的研究,把作家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为华文文学大家写评传;三是注重问题意识,揭露和揭示了华文文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