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人类敲响警钟。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构建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中国科技和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多种方法,主动向国际社会分享相关经验和做法。中方专家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期重点研究方向和工作组。  相似文献   

2.
"社区"一词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指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愿、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构成细胞,成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组织。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就人类发展史来说,由动物演变为人,逐渐使用语言,可以想象经历了多少万年的漫长岁月。而由语言到创造文字,则是人类发展进入了一个决定历史进程加速的重大阶段。由于居住地域、生活条件和发展历史千差万别,形成不同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人类的语言、文字有成千成万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淘汰,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浪潮,把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变到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轨道上来这种教育改革的许多特点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认识。但是这种教育改革首先是同现代科学的跨学科综合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的。现代继续教育是一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化、综合性教育。其主要特点是:第一、超前性继续教育的超前性变得更加突出。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看成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因而教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种观点随着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己经过时了。教育是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人的活动。而文化有两种形态,一类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技艺、技术、科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特点1、它是一种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的企业文化。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学习型组织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理念。建立共同愿景对于组织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和强化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中的共同愿景可以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成一个共同体,使组织成员产生一体感,使他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横向与纵向的运行构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社会系统首先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其次是有文化、有组织并具有心理、精神联系的系统,最重要的社会系统还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团队就是由每一位个体员工和管理者个体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能够集中每个个体的知识、智慧和技能优势,促进个体之间的高度互补与工作协调,并形成团队优质,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目标,而纳什均衡则是指定博弈、对策和游戏中的一种情形,一种给定博弈、对策和游戏对手的最佳选择,自己的最佳选择,即每个人都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出最佳选择,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其他对手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方面是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课程设计的共同原则是: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培养为主线,精选对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努力体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以及与社会经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实践与  相似文献   

9.
《才智.人事人才》2019,(5):227-228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中国人对阿根廷认识现状和阿根廷人对中国的认识现状呈现着不对称的状态,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阿根廷的发展,不利于阿根廷民众理解和信任"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理距离、语言和文化差异是阻碍中国和阿根廷"民心相通"的主要障碍,但也存在推进两国"民心相通"契机。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全社会的共有一种财富,档案管理是社会各阶级的机构、组织以及个人的一种共同行为,目的就在于通过不同形式和路径将全社会的档案分层分类的集中在一起,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社会性、开放性特征的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节日是世界各族人民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民族财富,然而可悲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文化出现了断裂和丢失,传统节日大多也因此失去了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形式,被广大民众逐渐等同于“假日”,变得空洞、茫然。因此节日或是假日本身的“价值”值得国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合伙人基于互约出资、共同经营、共享盈利、共担风险的契约而形成的组织体。该合伙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而个人合伙是合伙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由两个以上公民按照相关合同,双方都提供对应需用品。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负盈亏的合伙经营体。  相似文献   

13.
从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席卷世界,给人类生命健康和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全民战"疫",率先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效控制了疫情,并将自己的经验和物资毫不吝惜地分享和输送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力地支援了全球抗疫,谱写了一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别赞歌。中医药在本次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认可与尊敬!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是一种人类文化;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社会与文化不断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也是推动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与社会的结合日趋紧密,为丰富精彩的外界社会生活所吸引,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努力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进而形成为区别于校内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广泛的校外社交活动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活的又一亮点。这已引起了多方关注,有人感慨:“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以学为生啦!” 大学生的“趋外社交”现象 当前,高校存在这样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不满足于校内活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6,(3):83-83
“潜规则”这个词,来自作家吴思对当代中国的观察和揣摩。它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矩,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支配生活运行的经常是这套规矩,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制度,而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代表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潜规则”之初主要是谈社会中存在的些“陋规”,如鲁迅先生所说,“藏在皮袍下面的东西”,是社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行之有效的、但摆不上桌面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与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共同形成了强大的师范发展新合力。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核心、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方向,以科学技术的运用为手段,针对目前师范教育体系存在的“去师范化”与“再师范化”的双重挑战,师范培育的职业适应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和师范认证背景下教育情怀的缺位,通过关注师德培养,推动教育灵魂归位、打造师范共同体,构建全面开放的养成式培育体系、促进学科交融,探索“互联网+教师教育”新生态以应对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23,(1):44-46
<正>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2年12月17日上午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了“约翰·拉贝事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致辞,他强调,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约翰·拉贝诞辰140周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在三个历史节点的年份召开这次会议,更能使人们深刻地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引领作用。约翰·拉贝的国际人道主义大爱以及他追求和平的崇高精神和行动,值得全世界人民永远珍视、研究、传承,同时,也为新时代国与国间命运与共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化和文化活动根植于整个人类社会,是一切人生活尤其是体面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要求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他的文化,否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无从谈起。少数民族也同样如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更应当受到加倍重视,这是由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的人们因为人口少等种种原因,在社会往往成为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人权状况格外令人关注,其文化权利就更容易受到损害。中国在积极加强少数民族人权尤其是文化权利的保障的同时,也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领域。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背景下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师发展共同体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新途径,从教师专业发展到职前培养,再到校本教研,这是一种信息化环境下开辟的第三种教师发展形式。本文就如何构建此共同体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