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昕  高梦滔 《河北学刊》2007,27(2):74-79
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国政府在社会安全网的重新编织上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社会救助体系开始制度化,近四千万贫困人群从中受益。但是,社会安全网的发展并不平衡。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多,但社会救助受益者反而少,甚至众多生活在赤贫状态下的农民没有这项权利。由于救助标准的差异,很多地区依照当地生活标准处于赤贫状态的民众也无权享受社会救助。社会安全网的健全,必须重视横向公平的实现,即让不同地区的贫困人群能够享受大体相同的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支持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要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分配不公、维护社会稳定着眼,遵循"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层次和水平,确保低收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包括社会救助制度在内的多项相关联的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子系统;而社会救助制度又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辅以其他必要救助制度建立起来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只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辅助程序,切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在应对新生贫困等社会问题时,中韩两国都选择与实施了新的社会救助项目而放弃了原有的社会救助项目,即中国用最低生活保障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韩国用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取代了原有的公共救助制度.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过程是明显的"自上而下"式的,即主要由中央政府和主管部门推动;韩国则是"自下而上"式的,即市民社会团体的推动是决定力量.中韩两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所确立的新制度都明确了公民权利的理念,放弃了原有带有恩惠、慈善色彩的旧制度.但是,从保障水平与具体内容来看,中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与韩国的国民基础生活保障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白小平 《兰州学刊》2014,(3):158-1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例,导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特征鲜明,且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救助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进而影响社会救助立法整体定位与结构功能发挥。社会救助立法应着重结构功能定位,与慈善救助法分野互补,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责划分,科学且分层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整合为临时困难救助,规范居民收入、财产确认措施和救助程序,确保生存型社会救助立法与适用完善,使其充分发挥"最后一道社会安全保障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秋萍 《理论界》2012,(3):69-71
行政调查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是确认行政相对人接受给付资格的前提。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行政调查中存在调查主体专业性低、调查手段不力、调查程序不健全、调查监督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应从主体、方式、程序和监督四个方面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行政调查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与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市贫困问题与加强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工作也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本文首先对现存问题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改进和加强社会救助法制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然而,传统社会救济思想以其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为:对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强调不够;对民众社会救助义务宣传不力。理念建设的滞后使部分民众和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认识模糊、混乱,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助救济手段的制度架构应该和社会救助实体法律规范的完善同步进行.在诸种救济手段中,社会救助的行政救济手段更具有优势.社会救助救济手段的完善应借助《行政复议法》修改和《社会救助法》制定的契机,扩大社会救助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增强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立社会救助案件行政复议前置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阶层的形成过程及规模,回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动因和上海、武汉、重庆三种制度模式的运作情况,研究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健美  刘同芗 《理论界》2010,(2):195-197
城市低保边缘群体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伴而生,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的不足、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处于缺失状态。社会救助的缺失不仅使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权利无法保障,破坏社会公平,而且会直接增加城市低保制度的压力,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阻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对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关怀,应从完善低保制度、发展专项救助和发动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来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权是指公民出现依靠自身努力难以克服的生活困境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特定服务的权利。目前《社会救助法(草案)》存在社会救助权利的实体权利缺失、程序权利缺失、法律救济权利规定过于简单等问题。未来社会救助法应在完善社会救助权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基础上,完善社会救助权利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3.
协调视角下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子系统,保障着社会脆弱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它是“最后的安全网”,对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现阶段要想进一步认识与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必须从协调的视角出发对社会救助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并以社会救助的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救助内部各项目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协调发展这三方面为突破口,使我国的社会救助走向公平、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社会救助的横向公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公共服务,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横向公平,即各地的贫困人群均可获得大体平等的最低生活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这一点,中央政府补助金拉平效应对此贡献良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全依赖地方政府,其给付水平的横向公平性较弱,但依然在大体平等的范围之内。与此相对照,各地农村传统救济的给付水平呈现高度的不平等性。因此,为了让各地生活在极端贫困状态下的农民平等地享受社会安全网的保护,推动农村社会救助从传统救济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渡势在必行,而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03-210
我国传统社会历朝历代政府都很重视对老年人实施救济,尤其是遭遇灾变和年高患病的老年人。各种救济理念、救济措施等不断丰富完善,这对我国健全现代养老保障制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必须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把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高龄老人作为政府"兜底"的主要对象;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东 《学术界》2007,(6):258-263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由最初的救急型举措经由道义性扶贫,最后达到制度性救助,由片面的城市低保制度向农村低保制度扩展进而实现全社会的最低保障.在这种制度变迁的背后,反映着社会理念和制度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全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正式建立,为构筑国民公平底线,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稳定百姓预期,消除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共享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方面存在的偏差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制度设计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已成为全民性社会救助制度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充当“最后一道社会安全网”.但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其价值理念和具体实践中存在一系列偏差:在法学视野中,社会救助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应是平等公平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城先农后、城高农低、城乡有别的偏差;在公共财政学视野中,社会救助价值是国家通过财政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事业,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因供给主体角色错位带来的公共性与政府角色不匹配、责任分担不一致等偏差;在社会学视野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应是反贫困或使受助人脱离贫困,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因标准单一、难以完成缩小阶层差距和整合稳定社会功能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构筑跨世纪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模式是我国迈入二十一世纪深化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立足我国当前城市改革的实际 ,通过建构一体化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实施统一的再就业工程和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区服务网络和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反贫困社会服务体系对城市中现存的较为分散的多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整合与建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关信平 《文史哲》2007,(1):127-133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前最缺乏的主要是制度-技术条件。在现阶段要推动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应根据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特别是要明确低保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选择合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