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庄子思想理论体系的中心在人的哲学上,即对人的个体价值、个体精神的开拓与探求,因而无论是审美还是审丑,庄子的最终目标是将丑转向大美。现象界的丑如何向美转化,大体有这样三种方式:矫揉造作之丑"法天贵真"、外在形体的丑陋以"德"来内充、对于内在心灵的鄙陋则应放弃功名之心。庄子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即"德",其主旨在破除外在残缺丑陋的观念,树立注重内在心灵美的大美思想。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农业美学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农业活动因 自然之资,通过对对象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体现求真之美;二是因时而为,善待自然,以生命的、情感的视角去看待自然,将其与人自身统一为一体,彰显生命之美;三是因民施政,将农业活动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秩序之美相统一,引导规范着一种人所应当行走的"善行之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远古之美从古礼中典型地呈现出来,礼主要体现在仪式上。仪式的四个方面:行礼地点、行礼之人、行礼之器、行礼过程,前三者体现了远古之美的三个方面:建筑之美,人物之美,器物之美;行礼过程则体现了远古之美的整体特点:一种美与真、善内在关联、不可分开的关联美学特点。这些美学特点,为先秦之后的中国型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易经》是中华智慧的宝库与结晶。它蕴含的哲理是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础。本篇论文以《周易》打破时空界域限制的意象时空观念为切入点,分析中国绘画特殊的观察方法"散点透视"的产生和其对中国绘画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的影响,进而促使中国绘画形成集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和谐之美、"一画"之美于一体的境界表现。这一传统理论虽已时隔千年,至今仍对中国绘画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娟  王磊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18-21,12
庄子与康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都以审美为途径,追求二者的最终和谐并达至自由之境。但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他们所追求的审美的至境是不同的:庄子追求的美的旨归是自然,归于朴素,讲求的是"游"与"忘";康德则把追求美的理想的眼光投向人,美向崇高迈进,并最终成为"道德的象征"。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美,来自何处?美学理论有三种常见的回答:美在客观,美在主观,美在主客观统一。客观主义美学理论,抛弃了具体的事物,找到的是抽象比例和规律;主观主义美学理论,丢失了具体的人,找到的是抽象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这两种美学理论殊途同归,都清洗掉了审美发生时的周边环境。而美在主客观统一,则跌入寻找"第三项"——"意象"抑或"形象"的逻辑循环。回到生活实际,我们说美——编织于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拈出"意境"一词,以之论元剧之美。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境,历来学术界争论较多,但基本观点偏重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所论元剧"意境"之美则侧重于表现戏剧情景逼真、语言质朴、自然通俗、落尽铅华之美。王国维慧眼独具发现了元剧之意境美,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其别样之美,从而奠定了元剧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物哀"是日本人心中极为重要、根深蒂固的一种审美理念,它代表着日本人对于低沉悲愁、哀婉凄凉的悲剧美的一种追求。《蛙》中的"物哀"之美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景描写,隐于朴实无华的故事叙述之中,其中的"哀"和"美"紧扣着日本读者的心弦。若隐若现却又浑然天成的悲剧美成为了引发日本读者共鸣的元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北文坛世纪始末的两位优秀女作家 ,萧红和迟子建共同关注着黑土地 ,但其乡土小说在相似之中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创作母题而言 ,萧红倾向于以现代启蒙者身份对乡土进行冷峻的审视与批判 ,迟子建则倾向于对乡土的缅怀 ;就审美风格而言 ,萧红的创作体现出张力之美 ,而迟子建的创作则表现为和谐之美。总而论之 ,萧红的乡土小说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 ,而迟子建则有向传统回归的倾向 ,两人各自代表了东北乡土文学的两种不同创作路向。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的文字系统蕴含着从远古至汉代中国人丰富的美意识。其与"美"相关的文字可分为与"美"同义的字、以"美"训释的名物字、以及因训为"好"而具美之意的字和从"玉"构形得美之意的字四种,涉及味之美、人之美、德性之美、玉之美、光之美五大领域。通过对《说文》"美"字词汇网络的把握,一方面可以从"美"的角度深入理解古人独特的美的世界,另一方面从"美"入手把握中国美学的局限性也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1.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参加"美的竞赛",结果"完败",但这并不能否认苏格拉底的魅力。苏格拉底以其自身提出了如何看待外表丑的问题,他自己的答案是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比较而言,外在的丑根本无足轻重。柏拉图发展了内在美的观点,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灵魂美思想。在古希腊时期,内在美、灵魂美的提出为审视外表的丑陋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3.
时尚总是在自发与自觉之中传播。要克服时尚的负面效应,必须先克服其自发性和盲目性,施之以自觉的正确的道德导向。从时尚主体来看,必须由精神文化层来主导;从时尚传播来看,必须要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从时尚的表现形式来看,必须提高人们分辨美丑的能力,不能以丑为美或以美为丑。  相似文献   

14.
在审美实践中区别美丑的根本依据乃是快乐与否。在人体系统中,快感分机体觉快感、感官觉快感、中枢觉快感。决定美的快感只是感官觉快感和中枢觉快感。五官快感的对象构成形式美,中枢快感的对象构成内涵美。形式美是自由的美,内涵美是真善的美。对形式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反比,对内涵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正比。事物的整体美学属性由事物的内涵美学属性决定。美的规律,就是在普遍令人愉快的形式规律中求美以及向真求美、向善求美。  相似文献   

15.
在艺术创作中,有美就必然有丑,“丑”理所应当成为艺术鉴赏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然而现今美学理论界对于“丑”这一审美范畴的研究较之美来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丑”的研究是尤为必要而又重要的。本文把视角主要集中在对于文学作品中丑角形象的归类上,并对“丑”这一审美范畴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根本意思是主张不知美之为美,防止由价值歧视导致价值反转。为此,老子重点指出了“美”之恶,庄子又在其基础上大谈“恶”之美,这类思想可称为“非美倾向”。老庄不预设美丑观念来判分万物,不以世人所美为美,反对把单一形态的美立为鹄的来加以追求或齐同天下。由此,他们否定哗嚣之美和齐一的美,肯定异量之美和本色之美,突出内在精神之崇高和人格性情之美。可见,老庄非“美”,是要成就大美之天下。这种思想体现出他们对宇宙全体生命的关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调,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人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心胸,并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领域全方位地奠定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的根本面目。  相似文献   

17.
美国诗人爱伦·坡将诗歌定义为“美的节奏之创造”,认为诗应该以美为目标,给人以美感。他的代表诗作《致海伦》(To Helen)、《乌鸦》(The Raven)和《安娜贝尔·李》(Annabel Lee)无论从忧郁美、音乐美还是古典美来说,都是爱伦·坡独特诗论和美学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美"与"丑"的文艺理论中,"以丑为美"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苏轼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审丑"理论。苏轼的"审丑"理论形成于求奇尚怪的宋代,建立在他个人人生际遇、哲学观、文艺观的基础之上。苏轼的"审丑"理论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对"丑"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全面的揭示,并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感性学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祭侄文稿》研究的力度明显倾向于审美的一端.而从审丑维度剖读《祭侄文稿》,全篇有肥笔太过和用笔失误太多等的“缺陷”。但颜真卿用情感节奏驾驭书写节奏,用书写节奏表现情感节奏,凭借章法布局与情感节奏巧夺天工的融会而化丑为美,《祭侄文稿》堪称艺术丑表达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化丑为美"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种风格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追溯书法艺术"化丑为美"风格的发展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原由,并对其历史价值作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