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峰 《办公室业务》2011,(12):56-56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很多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了微博。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政务沟通还存在诸多问题。有调查显示。近半网民认为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形式主义过重。部分政务微博患上了“痴呆症”,或装“聋”作“哑”,或自言自语,或不时曝出雷人之语。政务微博避免前述问题,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3,(37):20-21
8月19日,四川省成都市政务微博服务群众办事大厅正式上线,3000多个政务微博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举报投诉、建言献策、信息资讯等服务,“成都服务”官方账号也在两个微博平台同时开通,促进了各级各类政务微博及时、优质、高效地为群众提供线上办事服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类型,微博正在发展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如何引导微博舆论,提高微博时代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主要的城市在政务微博的使用上有很多异同,本文拟从比较北京上海政务微博现状入手,探究当今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日益成为发现舆情的重要源头和舆情回应的第一平台。但也存在部分政务微博原创率低、不谈政务而是“煲鸡汤”、单向发布无互动等问题。政务微博亟需完善发布制度,多一些政务内容,加强与网民互动,真正“接地气”。北京市近日出台的7项改进政务微博的措施,无疑是给当下政务微博的弊病注入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机构和政府官员开通了微博与公众进行沟通互动,现已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为了推进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构建服务型政府,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阐释我国微博问政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有效发展微博问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秘苑摘萃     
正应正确使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李展在《秘书》2014年第3期《政务微博的管理和使用》一文中指出,2011年被称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时至今日,我国政务微博的规模已非常庞大。但是,"僵尸微博"、微博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十分常见,以致影响了微博发布单位的形象。因而,加强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和使用十分必要。1.选好平台。选择在知名微博网站开通政务微博,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政务微博发展迅猛.2014年7月24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26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19169个,其中党政机构官方微博84377个,公职人员微博34792个;上半年政务微博发博总数2435万条,被转评3.17亿次,转评量接近过去3年的总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同期发布的《2014上半年度腾讯政务微博发展研究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15日,经过腾讯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到181524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111728个,公务人员微博69796个.政务微博数量之巨、影响之大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政府公关能力面临更高要求,在微博用户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政务微博成为了政民沟通的新渠道,政府机构和官员可通过正确使用微博,可以发挥正面宣传、引导舆论的作用,进而提升政府形象,政务微博可以成为有效的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2,(6):22-25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的话,那么2011年可以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11月初,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近2万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个人官员微博近9000个,全国已有17家政府机构、9名官员的官方新浪微博粉丝数超过百万。特别是2011年11月以来,“北京微博发布厅”、“上海发布”、“中国广州发布”以及“湖北民生微博服务厅”等密集上线,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西方经典理论之一,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刚走过元年的政务微博管理中是政务管理工作的新实践创新,对于促进我国政务微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政务微博管理中,如果充分满足传受双方的需要,从而提高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政务微博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政府办公的网络化与自动化,一个新的言论平台微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呈突飞猛进之势。由于微博已成为电子政务的新模式、强势政府需要通过微博释放权力、知识鸿沟正在不断被缩小、"善治"的需要、来自国家政策的规定以及群众的网络关注点与官方新闻媒体传播内容差距较大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微博在政务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立仁 《决策探索》2014,(10):27-28
近两年,随着我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应用与快速发展,其自身的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加强,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发布、政民互动、为民服务的公共平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目前政务微博微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主、客观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务微博微信水平,为公共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正能量,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值得理论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微博问政”出实效的理念前提与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电子政务与网络问政实务的新发展,微博问政实践可谓是发热发烫。单就微博数量而言,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内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微博问政因其低门槛、低成本、超便捷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4,(34):15-15
正在山东,公众参与环保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全社会正在形成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格局。《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刊发深度报道,揭示三大公众参与环保创新机制:一是政务微博回应公众关切,网上环境信访平台方便群众投诉。2013年6月,山东省环保厅开通政务微博"山东环境",17地市环保局也先后开通政务微博,成为公众参与环保的最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2,(6):17-I0001
2012年1月16日,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腾讯网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举行甘肃“微博政务大厅”开启暨全国首家省级“政务微博矩阵”上线仪式。甘肃作为全国第一个开通政务微博的省份,在利用微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来,中国微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微博用户量暴增.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已达到2.498亿,成为世界微博用户第一大国.以各级政府机构、官员为主体注册的政务微博,也已从个别尝试发展为遍地开花,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服务民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全新尝试.运用好政务微博,不仅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公众的参政门槛,还能改善政府管理方式,增进政民互信,既是政府顺应潮流、服务于民的创新之举,也可以视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邵晓 《决策》2013,(9):73-75
如果政务微博开设之后更新维护的职责没有落实到"人",那么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落实到人,而此人不是"关键人",不具备新闻发言人的权力与素养,微博质量也将难以保证。【案例】近两年,各地政务微博遍地开花,但大多数却门庭冷落,仅有极少部分政务微博得到网民的认可。据报道,首批共三十多家合肥市政府部门及县区政府官方微博5月13日"集体"亮相后,有的"装聋作哑"无任何互动,有的患上"痴呆症"  相似文献   

18.
作为网民之间进行信息发布、传播与共享的一种新兴技术平台,微博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成为我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网络媒体,其简洁明了、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数亿用户的青睐。这一发展态势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大量政府机构、官员把微博看做信息化时代实现官民良性沟通的窗口和工具,纷纷"试水"微博。据初步统计,仅在新浪网注册的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7):20-21
11月17日15时.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发起的“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登录新浪微博.成为全国各省区市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按照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惠的观点.“北京微博发布厅”的最大特点是整合北京信息资源、共同使用同一平台发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博等新兴媒介的的出现,其方便快捷、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其广泛渗透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使人们处在一个"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微时代",颇具时尚元素的政务微博也应运而生。虽然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部门及官员与公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带来了众多好处,但其在政务沟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信息更新不及时、互动不足、用语不当、各自为政等问题。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