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清以来修撰的家族谱中“始祖”以前世系的记事,开创了宋以后族谱范例的欧氏谱与苏氏谱的内容体例,明代中期以前士大夫有关祖先世系的记忆,表明宋明之间族谱基本上是以小宗宗法为基础编成的,因而宋明时代始修族谱中构成世系群体的祖先,一般都以高祖为始祖.由此可推知,后来大多数族谱中始祖之上的世系,其实并不可能有真实的记录为凭.同时,宋明之间的士人,一方面反对远攀华胄,牵合附会,另一方面又主张姓族源流不可不考,致力于远代世系的追寻,以致世人修谱时竞相仿效,莫不以攀援附会为尚.于是,明清族谱中的远代世系,成为明清以来散漫开来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方式,今人以这些记录为研究资料,尤应以这一特性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简称《蒙古族谱》、《蒙古家谱》或《蒙古世系谱》),它以《蒙古世系谱》闻名于世,且早已引起国际蒙古学界极大兴趣,成为当前国际蒙古学界研究的热门文献之一。《蒙古族谱》竣稿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十五日,作者为喀沁蒙古罗密。原稿是用蒙文写的,后作者泽为汉、满二种文字。这里仅就《蒙古族谱》的作者、版本问题撰此小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清朝人编修族谱常有"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之说,将家谱与国史类比,用众人皆认可的国史地位来凸显家谱身价,以张扬族谱.族谱同国史类比,体现在:国家修史有制度,宗族修谱有习惯和规约;国史、族谱均笃信"信今传后"的理念,不过国史善恶并书,族谱隐恶扬善,迥然有别;国史、族谱的功用有共同点,即叙彝伦,维人道,均是教化工具,不过国史侧重"鉴治乱、示惩劝",族谱研讨人生经验,寻觅光耀门庭的路.族谱犹国史的见解,释放出民间有史书,民众有历史的信息.民间修家谱是中国史学的一种传统,应当珍视,值得大书一笔.  相似文献   

4.
举世公认的蒙古文孤本《萨迦瓦尔第·阿拉坦汗传》,世间通称《阿拉坦汗传》,收藏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其著者和成书年代尚未定论.它最早由中国蒙古史学者留金锁研究员向国内外披露,由此受到国际蒙古学界极大注目.该书是由原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墨尔根巴图尔先生于五十年代从锡盟西乌珠穆沁  相似文献   

5.
本宗室世系谱,由我尹湛纳希前代贤明王、诺颜立家谱以来,已有四十余年.由于年久,适有腐烂之处,今日重修续谱已毕.自圣·成吉思汗至我辈,已传廿八代世孙,台吉氏族已近卅世孙了.圣·成吉思汗之后裔,在内蒙古、外蒙古一百零五旗内.均有繁衍.把他们的历史均梗概于此谱内.  相似文献   

6.
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收藏的《绩溪庙子山王氏谱》(后文简称《王氏谱》)二十八卷(计四册),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该书目录如下:卷首一,叙目;卷首二,姓氏考、图谱考;卷首三,王氏通考;卷一至卷四,世系图;卷五,同居图;卷六,行第图;卷七,祠堂略;卷八至卷十二,宅里略;卷十三、十四,冢像略;卷十五至二十,世传;卷末一,总录;卷末二,别录;卷末三,附录;卷末四,后序。值得注意的是──该谱除了有一般族谱习见的“姓氏考”、“图谱考”和“世系图”等之外,还在卷九至卷十一的“宅里略”中,详细分列…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一书于1992年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伊·戈尔曼先生是原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于1989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学术访问。马·伊·戈尔曼先生从事蒙古史研究多年,是俄罗斯当代著名蒙古史学者,《西方的蒙古史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欧、美蒙古史研究的总结。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共五章,内容包括13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西方代表学者的思想倾向,重要著述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8.
《蒙古世系谱》,又名《蒙古族谱》,亦称《蒙古博尔吉济忒氏族谱》,作者喀喇沁蒙古罗密,写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该书包括印度、西藏和蒙古史两大部。全书主要以世系谱体例编著。它是一部详载自成吉思汗至林丹汗的蒙古族通史,卷末特别记载蒙古各部各旗的关系及其世系,尤详成吉思汗世系、达延汗后裔世系。该书蒙文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付研究员纳古单夫及阿尔达扎布同志合作校注整理出版。全书二十万  相似文献   

9.
曹丽芳 《晋阳学刊》2001,(6):103-105
中行氏为春秋时晋国六大世卿之一 ,其世族兴灭对晋国的历史进程有极大影响。但其世系各代史家记载颇有出入 ,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史料的辨析 ,理清中行氏世卿的世系及兴灭情况。宋郑樵《通志·氏族略》 :“荀氏 ,晋之公族也 ,隰叔之后。僖二十八年 ,荀林父将中军 ,故曰中行氏。荀邑在绛州正平西十五里。”此说似无据。按《通志·氏族略四》考士氏之源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自述其祖之语 ,《国语·周语上·内史过论神章》载周内史语及《国语·晋语八·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由章》有关隰叔资料 ,知隰叔子士 (子舆 )之后即为士氏 ;其子孙…  相似文献   

10.
阅读·感悟·收藏──《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价值浅评廖广洲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令亿万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日子,东方的明珠──香港将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在这一天即将来临之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一书。该书已作为百部爱...  相似文献   

11.
一 罗卜桑丹津《阿勒坦·脱卜赤》(蒙古黄金史),在蒙古史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早被学仁所瞩目,但是关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珍藏的一种们阿勒坦·脱卜赤》抄本,世人确很少知晓。该书原收藏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官布老人家中,后于1962年损献于内蒙古历史语文研究所(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前身)。该书著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有专家说约成书于1765年),世称“墨尔根格根抄本黄金史”,上下两卷、66页(A·B*2上SX26Crp,为毛笔抄本;全书分13章,每章后写有结尾诗。该书与罗·《黄金史》以及其它文献的版本关系问题,的确是蒙古文献学上将被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12.
鲁土司家谱     
著名的连城鲁土司,长期统治永登一带,为明、清王朝效力,先后迭五百余年。为了宣扬其历代“功勋”,他们编撰了一些家谱,以“流芳百世”。据我所见鲁土司家谱,计有四种。 《鲁氏忠贞录》,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8年),六世土司鲁经撰。书为三卷,首卷玉音(皇帝敕命),次卷族谱(世系),又次卷赠遗(同僚所赠诗词)。卷首有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载为序,卷末有分守西宁道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乔芙所写的后序。 《鲁氏家谱》,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八世土司鲁光祖撰。此书沿续《鲁氏忠贞录》亦分为三卷,第一卷纶音,牧皇帝牧文87道,谕祭文11篇;第二卷赠言,收同僚所赠之序、诗、词共128篇(首);第三卷家谱,收鲁土司前八世的世系图、世传及外传。卷首有陕西按察司副使朱朝聘所为序,末卷有南安郡守张居敬写的跋。  相似文献   

13.
《查干·图和》在有关翻译资料中称《十善法门白史》或《十福经白史》,简称《白史》.《查干·图和》是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汗崇尚佛教后所制定的政教并行制度的一部典章性著作,系用蒙文撰写的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被国内外学者视为研究蒙古族历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关于《查干·图和》的作者,古今中外的学者尚有不同的说法和猜测.十六世纪的胡图克图·彻辰·洪台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蒙古族学者,是阿拉坦汗手下的名人.他在为《查干·图和》  相似文献   

14.
珠玑巷史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北南雄有地名珠玑,广州市内有路名珠玑,它们原来都叫做珠玑巷。南北两珠玑,不是名称偶然巧合,而是有它们历史的联系的。一九五七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油印了一本册子,题为《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不分卷,约五十页,是中山黄慈博辑的遗稿。遗稿从各种诗文集、家谱、族谱中摘录出有关珠玑巷的记载几百段,并且作了一些考校工作。这是一部在解放前若干年写成的稿子。经过作者不少岁月的辛勤劳动,单是有关的家谱、族谱,他就收集到四十余种,这就很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藏金泥写本蒙文《甘珠尔》,为世界所稀有,堪称“珍本”.其载体形态比一般蒙文木刻版《甘珠尔》略大,版框尺寸72×25cm、梵荚装、磁青色毛边中夹纸、毛装本、金泥竹写本,故蒙文版凡称“金·甘珠尔”.存20函.金泥本《甘珠尔》是奉蒙古汗国林丹可汗谕旨所译,并最后竣稿留芳于世.其由贡噶·敖包尔、萨玛坦·僧格、衮登·固什为总编译师,计有三十五位喇嘛译师参加编译.约成书于1628—1629年间,原作共113函.现在国内仅存20函原本;国外唯英国有几页收藏.  相似文献   

16.
〔作者〕蒙古编年史《金轮千辐》一书的本名是:在学术界通称为《金轮千辐》.编年史的作者,是内蒙古扎鲁特部的高僧固什·答哩麻.〔成书年代〕为一七三九年.〔版本〕一九五八年,西德波恩大学著名蒙古学家瓦尔特·海西希教授将《金轮千辐》的一种抄本用照相影印形式,在丹麦哥本哈根出版.从此,这部在蒙古历史编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第一部家谱,殷代甲骨文《家谱刻辞》(“儿氏家谱”)以来,中国家族谱由萌芽发展到有完整的体例;由官府把持发展到民间私撰;由文词简陋发展到有一定的书法。中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明清,止于民国,历三千余年,谱牒之学可谓渊远流长。家谱内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韦昌辉家简谱》是新发现的太平天国史料。经过调查访问和考订,本文认为这份《简谱》真实可信,它足以订正前人关于韦昌辉民族成份和家谱世系的误记,并为其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杜牧的《自撰墓志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作者的家世、生平,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历来为史学和文学史家所重视,从五代、北宋人撰旧、新《唐书·杜牧传》到今人编《杜牧年谱》,其世系、仕历皆以《自撰墓志铭》为主要依据,这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郭尔罗斯后旗,今肇源县的旧称,清代外藩蒙古科尔沁十旗之一。 郭尔罗斯后旗地为蒙古人所占有始于金代末期。据《蒙古源流》记载:“泰和二年(1202年),太祖(成吉思汗)四十一岁用兵郭尔罗斯,郭尔罗斯之纳琳汗率二十万郭尔罗斯前来迎战于克哩业库卜克尔地方,彼时有哈萨尔诺延(哈布图哈萨尔)等四人进战,生擒纳琳汗逐据郭尔罗斯之众。”贞祐二年(1214年)成吉思汗(53岁)再征契丹地,哈布图哈萨尔为左手军,先后攻占了大宁城(今北京)和沿海诸城。降占了辽东的女真夫哈纳、松嘎乌拉(第二松花江)、纳兀(嫩江)、逆讨吾儿河(洮儿河)等大片土地。《金史·列传》讫石烈德条中,对这次进攻郭尔罗斯境内肇州城的战役有详细记载。郭尔罗斯虽然在金代末期划入了元朝的版图中,并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