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必须一是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二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发展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立校之本,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2年<关于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贸企改[2002]267号)文件的规定,一批国有企业将所办的行业性院校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行业性院校多数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经合并升格成行业性高职院校.本文将这类转制后的行业性高职院校简称为行业转制高职院校.行业转制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刘能高  李栋 《职业时空》2005,(20):27-29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 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蓬勃发展,通过“三改 一补”(即原有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 科学校改制为高职院校,一批重点中职学校 补充升格为高职院校),一些具有悠久办学历 史、雄厚办学实力的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 业技术学院。因此,这些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原 有教师劳动管理工作也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董晔  王洪亮 《职业》2012,(27):102-103
为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规划,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计划。前者通过四年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高职院  相似文献   

5.
做好中高职教学中专业衔接,提高办学水平,立足经济产业需求,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能力,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专业衔接。  相似文献   

6.
纪振  李东升 《职业》2017,(2):22-23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政、行、企、校四方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办法,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也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推行校企合作是关键.当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工作也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上.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绩效如何、怎样进行评价,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尝试对所在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价,主要是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合理评价各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面向地方中小企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高职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共同需求。创建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既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刚 《职业》2008,(2Z):4-6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学校创建于1986年,前身为江苏省粮食技工学校,2003年成为省级重点中专校、2004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校,2005年.学校升格为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学校贯彻"学生为主体,育才技能化;教学为中心,理实一体化;市场为导向,专业品牌化;质量为第一,管理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走上了一条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9.
全琼瑛 《职业》2012,(5):161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特别是专业课程设置要切合培养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数量快速增长,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途径不断拓宽,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同一 《职业时空》2005,(18):48-49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培养目标的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它的办学质量关系着未来企业员工的素质,影响着产业进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更加剧烈,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保证高职院校良好的办学效果,积极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学校创建于1986,前身为江苏省粮食技工学校,2003年成为省级重点中专校、2004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校,2005年,学校升格为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学校贯彻"学生为主体,育才技能化:教学为中心,理实一体化;市场为导向,专业品牌化;质量为第一,管理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走上了一条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3.
马悦红  孙英伟 《职业时空》2008,4(1):131-131
为适应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世界性市场竞争的需要,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本科院校现在和将来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目前的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是近些年由原来的地方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对于这些刚升格或升格不久的本科院校来讲,从一个专科层次的办学实体向本科层次的办学实体的转化是一个跨越性的转变,这一过程既是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14.
杨松 《职业时空》2005,(20):68-69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突出的“二元”矛盾:一 方面是高等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与大量考生放弃选择高职院校造成生源匮乏的矛 盾;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严重不足与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解决高职毕 业生的就业问题,既是解决“二元”矛盾的关键,也 是高职教育改革乃至整个高教改革的突破口。笔者 认为,单就高职院校自身而言,要解决这些矛盾和 问题,必须做到“标本”兼治。所谓“标”就是高 校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本”就是深化高 校内部改革,即转变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以 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如果把高职学生比喻成一个正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孩子,那么,这个家庭应该是企业与学校共同组成的家庭。其中,企业承担“父亲”的角色,学校承担“母亲”的角色,父母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孩子成材的责任。但目前高职学生却只享受到了  相似文献   

16.
黄乃文 《职业时空》2008,4(2):59-60
坚持“人本管理”的办学理念既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目前,作为高校的新生派和新的有生力量——高职院校,不管其是合并升格而成还是因自身发展改制而成,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校区组成,其发展势头迅猛然而管理却严重滞后,大部分多校区高职院校仍采用“物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永敬  陈玉花 《职业》2011,(26):58-59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办学过程中,政、企、校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三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实施“双高计划”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文从“双高计划”的概念出发,分析并总结了高职院校实施“双高计划”的作用及“双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需要处理好双高院校与其他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用好“双高计划”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同年食品加工技术等相关专业组建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专业群始终围绕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依托“三个平台”、组建“一个团队”、积极实施“五项服务”的社会服务的创新与实践.探索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扩张,教育竞争异常激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发现很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因此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十分重要。高职学生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工作中,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富有成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