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明悟禅师赶五戒》应视作冯梦龙个人的创作。这篇小说系根据《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改编而来 ,冯梦龙独具匠心 ,改变了宋人话本简陋的原貌 ,补入相关史实 ,使情节更为细密合理化、细节更具真实性 ;并在史实和传说的基础上创新 ,重新确立了作品的主题 ,且据主题需要重塑了人物形象 ,使作品呈现出更为精致化、典范化的风貌。同时认为学术界对于冯梦龙著作权的论定还需要重新研讨  相似文献   

2.
古代小说尤其是话本小说中涉及僧人形象者并不很多,在《清平山堂话本》中有《简帖和尚》和《五戒禅师私红莲》两篇。较之可见,两篇所涉及的故事题材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后者较前者在变迁和发展中出现频率更高,内容亦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改革题材小说”中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乔光朴”式的强烈民族文化认同,中经“印家厚”式的家庭伦理认同,“康伟业”、“林珠”式的跨国文化认同,“吕建国”式的社群伦理认同,最终发展到“朱卫国”式的社群伦理认同的危机及宗教式认同.“改革题材小说”中文化认同的蜕变使作品的审美品格经历了从悲壮、情调叙事、悲凉到悲剧的演变.然而这样一种历时的、被动地依据时代和社会变革书写文化认同的方式体现了“改革题材小说”的缺失.《古船》以史诗般的审美风格体现了文化认同的构建必须纳入到对自我与现实的双重超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并不失文学审美特质的综合性思考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4.
先秦至西汉时期,"说"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内涵复杂的概念,它的愉悦义与言说义两个义项影响了人们对<汉志>"小说家"的理解.<汉志>"诸子略"中的诸予十家作品,唯有小说作品多以"说"命名.<汉志>以"小说家"来概括这部分作品,采用的主要是"说"的"学说义".对书籍文体特征的认识,使<汉志>中"小说家"的"说"又成为了文体概念.小说也逐渐从诸子小说向小说文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清平山堂话本》到“三言”,文人的参与对话本小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对《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的改编为例,冯梦龙从体制、情节、语言等方面对柳永形象作了一番重塑,藉此也观见了话本小说发展史中文人化的轨迹:对话本小说体制的完善和定型化,思想主题的升华,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的圆熟,教化性的强化,语言的雅化。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有三组颂诗,曰《周颂》《商颂》《鲁颂》。三《颂》虽同为庙堂祭祀之乐,而辞风却异,简言之,《周颂》简略古拙,《商颂》《鲁颂》词繁夸侈。造成三《颂》辞风差别的原因在于祭祀中的主导表意方式的变化,即《周颂》承袭了远古祭祀方式,以舞娱神,是谓舞乐;而商、鲁二《颂》受礼乐文化较深,借歌表意,是谓歌乐;以舞娱神,则歌诗非其所重,其辞必简;借歌表意,需长歌方能尽其情,其词必繁。从《周颂》到《商颂》《鲁颂》,体现了《诗经》颂诗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了从余华小说《活着》到张艺谋电影《活着》的叙事语法的转换 ,进而考察从小说到电影的审美嬗变 ,1 .题旨的暗变 :从“忍韧”到“苟且”;2 .基调的转变 :从“沉郁”到“微亮”;3.风格的转移 :从“荒诞”到“反讽”;4.视角的移心 :从“冷峻”到“移情”。《活着》既是余华向“先锋写作”的告别 ,也是张艺谋对“民族寓言”模式的摆脱。  相似文献   

8.
9.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小说的系统论述。分析可以发现,它通过赋予小说资治的功能,将“小说”由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普通词语转变为具有正面价值的文类概念。从《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以后,小说成为古代书目中的一个类别。可以说,是《汉书.艺文志》创造了作为文类的小说概念。  相似文献   

10.
将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成电影时,凌子风导演原本构想是将其拍成一部具有原著小说风格的诗电影。从诗电影角度对改编影片《边城》进行深入考察,不难发现,因导演在改编中过于注重叙事的连贯流畅,追求整体风格的真实自然,电影最终呈现的风格带有传统好莱坞特征,纪实倾向突出,缺少原著小说的梦幻、诗性气质。其去诗性求真实的改编手法导致的突破与局限,也反映出侧重叙事的传统电影语言无法驾驭诗电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南海寄归内法传》是唐代高僧义净西行求法归后所写的重要著作,王邦维先生1987年对该书进行了校注,为人们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然而该书在校勘、标点方面尚有可商之处。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吴中民间世情之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吴地民歌风气突变。吴歌所呈现出来的反讽色彩,就是这特殊岁月的真实写照。本文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探讨了“风波”起于吴地家庭生活之缘由,认为旧家庭伦理之不谐音──怨歌,折射出社会的求变心态。家庭生活的内核蜕变,正是民间世情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吴"吴语读"ng","鱼"吴语亦读"ng",两者同音;国语"吴"读"wu","鱼"读"yu",发音迥异。吴国传世最早的青铜钟记载称"工",写作"■■",吴王阖闾、夫差剑称"工吾",写作"■■",吴国青铜镜又简称"吴",写作"■";"吾"早期金文写作"■","后省略为"■",《说文》释为第一人称,我释为捕鱼之"帆船",由此释"■"为"大舟"。史载吴国有"余皇大舟",实为"吴王大舟",是为吴国旗舰。  相似文献   

14.
结合有关史料和具体作品,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产生和发展置于时代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将其视作一个与社会诸种文化要素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从而认定公案小说成熟与完备的时间应该是在宋元时期.同时还对公案小说成熟于唐代的说法提出质疑和反驳.  相似文献   

15.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文本"具有不同于一般文本的特性:在文本的所指上,伽达默尔的文本指的是最初写成的东西,它产生于理解的受阻,并因理解的可能性和效果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就文本的特征来讲,伽达默尔的文本作为一个哲学诠释学的概念,具有本体论意义,文本不再是主体的客观对象,而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存在于和读者的历史对话中,对其理解的最终意义是应用于自身。  相似文献   

16.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在这个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论语》中的记载及其后世的解释都起了极大的作用。本文由"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解释困境入手,对孔子之"孝"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17.
明中期复古思潮对文坛的影响极为深刻,当时曲家的戏曲创作多与这种思潮有密切联系.复古思潮促使了曲家主体精神的复苏,引导了他们在戏曲创作中重视性情的表达和反映现实生活.在以复古求创新思想的引导下,曲家扩大戏曲主题范围,革新戏曲体制,促使南杂剧的出现以及传奇的定型,并使戏曲语言风格呈现出文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关注唯有夫妻才能知道的对方身体隐秘特征,由此构成故事的情节核心,此在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中早已出现。春秋时代也不是没有尊重个人隐私意识的。但到了汉代“乡里清议”,察举选官后,伦理社会舆论干预个体言行逐渐得到强化,个体的尊严只有被群体伦理认同,才成其为尊严,这必然带来对个人隐私权的忽视甚至蔑视。明代之后市民阶层因“知觉剥夺”、娱乐较少而尤其喜欢窥视窥听,构成了“情人身上特征”母题滋长、接受传播复制的审美动因。《聊斋志异》却以此母题揭示了一个针砭世俗恶俗的话题,从而对该母题的思想内蕴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9.
钟离春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丑女,又称钟无盐、钟无艳.从主题学的角度来看,无盐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本中的发展演变,已使它不仅仅是一个丑女的故事.通过从情节流变轨迹透析儒家思想,从人物形象演变折射性别视角,从文本形态分布窥探受众心理,可以反映出无盐女故事所包含的多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