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语链中上下语句的连贯是指上下语句在意义上的逻辑连接,而一个语句的意义则是由该句的语义蕴含命题和语用蕴含命题组成的一组命题,其中,属于说话人说话目的的那个命题,是语句的中心蕴含命题,上下语句在意义上的逻辑连接就发生在这两个语句的中心蕴含命题之间。它可以是语句的语义蕴含命题,也可以是语句的语用蕴含命题。  相似文献   

2.
翻译最基本的特征 ,是其语篇受双面的约束。一方面受原语言语篇的约束 ,另一方面受另一文化读者所拥有的交际语言的条件所约束。在把原语言语篇译成目的语语篇时 ,应使目的语语篇与原语言语篇有相同的语篇风格 ,以期达到目的语语篇对目的语读者有原语言语篇对原读者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间接性指责话语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Searle的ISA理论在阐释间接性话语时忽略了S和H的个人认知语境,不能解释S为什么绕圈子指责H以及H如何推理等问题。文章运用关联理论的重要观点即明示一推理过程、认知语境、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等来分析间接性指责言语行为,旨在证明关联理论的阐释力强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4.
要使上下语句连贯,从言语链的组织过程看,关键在下句阵述内容的确立。但是,依据上句某一义丛设疑答问的关系,也可生成多个下句。根据这一关系生成的语句,具有多元性和定向性,从而使下句的语义控制在我们需要的意义取向上。了解了言语链中下句意义取向的控制原理,对我们定向组织段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9,(5):18-22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对海南短指软珊瑚进行分类与鉴定,以海南15份短指软珊瑚(Sinularia)与结合Genbank种搜索到的Sinularia种msh1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结果在msh1碱基比对中发现,所有海南样品与澎湖指形软珊瑚(S. penghuensis)、西沙短指软珊瑚(S. notanda)和南海圆形短指软珊瑚(S. brassica)亲缘关系较远.在已知种中,可以得出西沙短指软珊瑚(S. notanda)种分化时间最早.样本S126 msh1和S. polydactyla序列相同,则为多型短指软珊瑚(S. polydactyla);样本S121 msh1和S. cruciata序列相同,则为台湾海域软珊瑚(S. cruciata);样本S088 msh1与S. verseveldti序列相同,则为S. verseveldti;样本S193 msh1与S. flexibilis序列相同,则为弱软短指软珊瑚(S. flexibilis);样本S035msh1与S. abrupta(JX991168. 1)序列相同,则为S. abrupta.样本S053 msh1和S. crassa与S. finitima亲缘关系相近;样本S010 msh1、S118 msh1、S168 msh1、S100 msh1、S031 msh1和S. abrubta(FJ621374. 1)与西沙短指软珊瑚(S. molesta)和思氏指形软珊瑚(S. slieringsi)亲缘关系最近,因此这些海南样本都为Sinularia. sp.  相似文献   

6.
心理语言学有关言语产出的模型普遍认为,言语加工是一个语义-句法双阶段编码的过程。I.M. Schlesinger提出的言语产出模型反主流而行之,认为言语使用是一种基于语义编码的单阶段过程。“单编码”和“双编码”的认识分歧来源于三个方面的混淆:“基于行为的模型”V.S.“基于能力的模型”、“认知经济性”V.S.“理论经济性”,以及“人类语言使用”V.S.“人工智能”之间的模糊不清。Schlesinger的“单编码”模型正是在厘清这三者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其背后的理据和心理学基础对于当今心理语言学的建模思想和学科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然而,若要发展为一语和二语产出模型的蓝图,Schlesinger的模型在句法启动预测性、功能词加工机制的阐释力以及二语学习者对语言形式依赖的解释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哲学家奥斯丁认为,人的言语行为过程有三种类型:构成言语的表意行为,使言语成为意向行为的执行行为,以及使执行行为有某种特定结果的言效行为。这里奥斯丁指出了言语行为中有一种重要的"实行"功能,这种功能目的在于表明:言语活动除了传达出某种意思之外,还有超越真假判断之外的行为特征。用他的话来说:"言  相似文献   

8.
臧克和 《北方论丛》2001,1(1):77-84
句样原为中国古代诗话里的固有品目。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结构类型过程中,已经不满足于前人的、日常语言的习惯结构方式,因而进行加工扭曲、创辟出一种异乎前人的、有别于日常语言习惯结构方式的新的言语形式。这种新鲜的言语形式被创辟出来之后,如果进入了社会语言系统,它就会逐渐定型,形成某种语言结构类型的套语匡格,也就是所谓句样。因此,句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语言学研究们所曾经表述的:任何一个句样都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句样的表层结构是指作创辟出来的新的言语形式,深层结构是指业已为新的言语形式所取代、并未在作的上下出现的那种日常语言的习惯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有两种途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系统与言语交际,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二者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他们都属交际,即一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信息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给另一人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信息从发出者到接收者之间传递的途径。在跨文化交际中,弄清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Brown & Levinson面子观的指导下比较汉、英两组建议言语行为礼貌策略的使用类型与频率结果表明,汉、英两组被试行为都极少直接向对方提建议,也不会太过间接、委婉,而是在明确建议的同时采用相应的面子补救策略,这支持了Brown&Levinson的礼貌普遍性理论。两种语言间相同的言语行为又具有各自的礼貌特性:汉语被试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策略,英语被试则倾向于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并且汉语被试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更多地考虑彼此间的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11.
验证物体弹性振动的装置如图所示,从图示可以看到,仪器的检测系统和振动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的干扰和相互影响。 仪器由去掉两头的空心园筒制成,里面有一个由光源S形成的光电子探测装置、瞄准仪L_1和L_2、调节光栅M、以及光电探测器D,如图1、光栅M的形状如图2所示,它被按装在由四个平行排列的弹簧悬吊的一个棒上,四个弹簧中的每一个要避免任何扭动,在光栅的另一端上悬挂一个重物,当物体上下振动时,(光栅M也随之上下垂直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维特根斯坦与禅宗的言语观 :对终极意义的态度、语言的功能及意义的抵达 ,从中分析此二种言语观的思想异同 ,以期进行中西言语观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温金海 《北方论丛》2011,(5):118-121
从语言本体性地位的视角来看,索绪尔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具有某种继承性。后者是对前者的理解深刻,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超越,主要表现为:在语符性质上维氏等量预测任意和相似;在语言的社会性上维氏从社会心理的静态走向社会实践的动态;在语言的整体性上,索氏的语言和言语相对,维氏以言语学覆盖语言全貌;在语言的功能性上,索氏预设讲话者意义,维氏直面社会活动中的意义对接。语言哲学的流变中越来越倚重人本变元。  相似文献   

14.
语用模糊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是极其常见的。本文主要运用动态语用学的方法分析俄语语用模糊现象。主要是从如何产生语用模糊这种言语现象的层面,结合言语交际中的言语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语用模糊产生的几种途径:违反合作原则,使用隐晦语言,个别词汇引起,句子结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透视言语行为理论,发现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包含了许多修辞因素,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的"说话就是做事"与西方修辞学对修辞的定义不谋而合;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意向性"体现了语言的修辞性;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三个恰当条件体现了修辞情境对修辞者的要求和修辞劝说策略;语言行为的三分法再现了修辞运作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言语行为理论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修辞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骆小所 《学术探索》2002,(5):124-126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 ,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 :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 ,所以 ,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 ;在感知世界中 ,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 ,变化的。这样 ,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 ,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 ,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 ,但语义却不同 ,有的无指称 ,但却有内容。这样 ,增强了人们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 ,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17.
对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违反是言语幽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用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四大规律来分析言语幽默,可得出言语幽默是认知逻辑意义与非逻辑意义形成意义对比的过程,并且当这种意义对比刺激心灵并被人们所认知后,会引起心灵上的愉悦感,由此产生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事态场景理论,以《雷雨》为例,分析了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喻的语用功能,把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喻的语用功能分成三大类:命令、请求和建议,探讨了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喻中不同语用功能中的指令效果,帮助人们进一步从语用的角度认识了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喻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庆立  汪玉霞 《兰州学刊》2010,(10):212-214
"经济原则"影响着以双语交际为特点的交替传译(简称"交传");在交传表达中,译员应当遵循"经济原则"的言语配置规则,尽量使言语投入与言语需求达到均衡,即译员在表达的言语配置中既要考虑言语编码的负担,又要兼顾交际与信息传递的需要。文章结合我国外交部四位高翻在记者招待会中的口译实例,指出交传译员在表达的言语配置上可采取策略有以简译简、化繁为简、以繁译繁和化简为繁。  相似文献   

20.
修辞学发展至今,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否对修辞和修辞学的基本原理做一次总结性的归纳与概括,使之更加清晰更加条理化呢?我以为是可以的。 全面而系统地深入考察修辞和修辞学,我们会发现,人们,尤其是语言大师们竭尽其能,精心运用语言的全部过程,其实只是如何将语言运用中的“三个点”完美地协调到“一条线”上,使之成为有机的一个艺术整体的过程。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古今中外的修辞学家们为之潜心研究的实质,也不过上述三个点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点就是笔者在蒙古语修辞学研究中经常提及的:内容,表达,效果。 “内容”指的是语言运用中的言语交际信息:“表达”指的是语言运用中的言语交际形式:“效果”指的是语言运用中的言语交际信息反馈或言语目的实现形式。于是我们又可以分别换称三个点为“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