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北朝墓壁画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小囡 《东岳论丛》2005,26(4):120-123
中原地区壁画墓在魏晋几乎绝迹二百余年之后,到北朝开始逐渐复苏直至发展成熟,其渊源首先是汉墓壁画,而其继承的途径是对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东北地区保存下来的中原汉文化传统的接受和利用。此外,在北朝壁画墓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又有对南朝丧葬文化的借鉴,以及与当时兴盛一时的石窟装饰艺术的联系等。对以上各种因素的成功吸收、改造和融汇,导致了北朝新的墓葬壁画体系的产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壁画创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美成 《北方论丛》2000,(4):95-101
肇始于北京机场壁画的中国新壁画运动,二十年间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深化改革而在自我调节中稳步前进,取得了成绩和经验,也有在不足与纰缪。跨入新世纪,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建设,将为壁画的创作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作者公共艺术形态的壁画艺术的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壁画家、建筑家、环境艺术家和城建管理者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在西汉末年至唐总章元年(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将近七个世纪的时间里,生活在祖国东北的貊族的一支——高句丽人,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鸭绿江中下游和浑江流域一带建立了高句丽王国。集安县城就是她的中、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富绕、美丽的洞沟平原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高句丽古墓,人们通常称之为洞沟古墓群。目前这里已发现有二十座古墓中绘有彩色缤纷的壁画,这是古代高句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以前,就引起中外学者的注视。他们虽然有过专门的论著和文章,但都局限于对壁画的编年研究,对古代高句丽社会的生产发展,社会风尚,宗教信仰,社会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很少论及。笔者想就此提出一些粗浅分析,希望专门家们能给予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敦煌发现了一些西晋墓画.敦煌早期壁画的部分内容与敦煌墓画中的部分内容很相近;西晋墓画的一些内容直接进入了敦煌壁画;两者的联系还说明莫高窟当时所具有的中原风格,不但是传自中原的南北艺术融合的产物,也是传自西域、印度的佛教艺术风格与敦煌本地的汉晋艺术融合的产物.在空间上、在时间上、在艺术上两者都是近亲,敦煌西晋墓画是敦煌壁画的另一个源头.  相似文献   

5.
山西稷山青龙寺壁画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佛教水陆画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青龙寺壁画再现了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宗教信仰和一部分社会生活的内容,题材范围广、覆盖面大、表现形式多样,是佛教及其绘图传入中国后吸纳中国本土文化并经过长期改造和融合后产生的宗教绘画样式.青龙寺壁画线条飞动、色彩绚丽,充分展现了元代佛教壁画的艺术精华.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文化开放勃发的时代,而乐舞壁画更是极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本文从出土的唐代乐舞壁画入手,对唐代乐舞进行了归纳、类比和文化层面上的发掘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敦煌壁画的动画创作内容日益丰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在国家规划层面构成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动画创作内容的介绍与分析,探讨创作中的艺术手法,突出敦煌壁画动画创作的长处,并概要指出当前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和创作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绘画分南北两派,南传即显宗,北传即密宗。两派的侧重点、壁画风格迥然不同。密宗壁画比显宗壁画更加晦涩怪异、深奥难懂。佛本无形,佛教绘画创作中各种化身的创造,来源于始作俑者对人和动物的切身感受。佛教绘画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9.
奇洁 《阴山学刊》2013,(5):29-34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是内蒙古地区建造较早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美岱召的建造以及发展历史对于明清时期漠南蒙古藏传佛教历史线索的厘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关岱召壁画中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壁画当属大雄宝殿佛堂四壁。殿内壁画从多方面再现了土默特地方在明清两代蒙、藏、满、汉等多民族交流的盛景,诠释了蒙古族人民对于汉地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借鉴融和,继而产生的具有蒙古族审美特色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吴敏霞 《人文杂志》2007,(1):112-116
陕北佳县白云山现存碑刻150余通,壁画1300余幅,是白云山文化的具体物化表现。它们记载了历史,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从政治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充分发挥了宗教文化的功能,对于丰富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文化内涵表现在:它们是儒、释、道三教相结合的产物,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白云山碑刻与壁画,内容丰富,技术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资料和艺术欣赏价值。探究白云山碑刻与壁画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文化、地域文化、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开发白云山旅游事业,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