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仲裁协议的性质和仲裁的制度来分析撤销仲裁裁决后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间接地否定了临时仲裁在我国的适用,这将造成我国享有和承担的国际条约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等不良后果。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构建应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石,并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其他国家立法及国际法的先进经验。我国《仲裁法》中的仲裁协议应重新界定,临时仲裁中仲裁员的选任机构应多样化,仲裁员的签名应与仲裁员的公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以支持临时仲裁员的裁决。  相似文献   

3.
吴畏 《决策与信息》2011,(12):56-57
仲裁协议是仲裁法律制度的基石,仲裁协议的无效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影响争议解决的方式和后果。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分为法定无效和有缺陷的仲裁协议无效两种情形,本分将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4.
傅翔  宋天义  李伟 《决策探索》2010,(20):78-79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有拘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或者方式。其民间性质决定了仲裁机构的相关权力受到必要的限制,因而在仲裁过程中的某些事项以及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等方面均需要法院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确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裁定的上诉制度。 对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我国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确立了报告制度,从法院系统建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报告制度,一方面表明了司法实务中对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慎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撤销涉外仲裁裁决制度本身的不成熟。 建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裁定的上诉制度, 对于维护程序正义,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以及仲裁制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发生民事或经济纠纷时,当事双方往往选择仲裁机构来裁决。近年来,媒体上关于仲裁事项的报道逐年增多。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媒体将仲裁委员会的名称表述错了。仲裁机构的名称一般由“地名仲裁委员会”构成,如广州仲裁委员会,但媒体上不时可见“广州市仲裁委员会”这类错误的表述。有例为证:《羊城晚报》年月日版(社情民意版)在《购楼纠纷仲裁有结果》一文中说:“广州市仲裁委对此案作出裁决……”这里,“广州市仲裁委”应该是“广州仲裁委”。《南方周末》年月日(第期)时政版《上海应对退房问题》一文中有“……上海市仲裁委员会共同参与的调…  相似文献   

7.
刘洋 《经营管理者》2009,(17):182-182
仲裁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由于其具有及时、保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管辖权确定性等优点所以既符合了经济和效益的价值目标,又有利于实现公正和公平.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仲裁制度备受关注.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是仲裁合法的前提。将不具有可仲裁性的争议事项提交仲裁解决,会导致仲裁协议不可执行、仲裁裁决被撤销或被拒绝承认和执行的后果.本文将在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产生的法理和现实依据基础上,对可仲裁性在适用标准上的变化进行分析,最终归结到我国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8.
蒋蕊 《决策探索》2010,(2):49-50
一、仲裁协议的概述(一)基本概念所谓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  相似文献   

9.
王娜 《经营管理者》2013,(24):237-237
仲裁作为一种争端解决方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的审理程序,尤其对于仲裁员的自主选择,使其越来越多受到当事方的青睐,而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依法享有管辖权的重要依据,仲裁协议属于民事契约的一种,但是仲裁协议又区别于民事契约,尤其在协议的有效性上面,本文主要针对因为主体不适格的情形而导致协议无效,以剖析仲裁协议和民事契约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0.
李奇洲 《决策与信息》2011,(12):47-48,177
本文从仲裁协议的效力分析为出发点,对我国仲裁制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一、仲裁协议的概述(一)基本概念所谓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仲裁协议这一概念:第一,从性质上看,仲裁协议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诉讼还是仲裁中,如何获取证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在仲裁证据的收集上,为保证公正裁决,强化当事人或代理人收集证据的能力或者仲裁庭自行取证均面临理论和现实的困境,因而有必要请求法院协助当事人或仲裁庭取证。  相似文献   

13.
我国1995年9月1日起实施的《仲裁法》通过立法的方式确认了仲裁作为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的仲裁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国际通行的做法存在着一定差距。因而我们必须尽快克服这些弊端,弥补不足,以促进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和仲裁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仲裁协议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法定方式和先决条件,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对当事人的约束力、对仲裁机构的效力和对法院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通过对金融仲裁与诉讼的比较分析阐明金融仲裁是解决金融争议的最佳方式。在对我国金融仲裁历史作了简单回顾和评析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规则》后,指出我国金融仲裁己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何凡 《决策与信息》2009,(8):120-121
仲裁协议无论其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都是主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其本身又具有一定的超然地位,仲裁协议的这种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法学魅力,并为学者所津津乐道。而在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则变得更加复杂,虽然有关此类问题的争议似乎已因仲裁协议的“长臂效应”理论而尘埃落定,但笔者认为此问题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商事仲裁中重新仲裁制度进行论述,重新仲裁已经为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司法判例和示范法所承认,但是在我国重新仲裁尚不为人们所熟悉,急需促进我国重新仲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仲裁性质的界定直接关系一国法律对仲裁的态度,具有突出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尽管理论界争议颇大,但仲裁性质办公室的统一却是势在必行。本文围绕仲裁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认证,认为仲裁性质应界定为民间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仲裁的基本范畴,接着分析了其渊源和仲裁协议,然后对国际仲裁的仲裁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国际仲裁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临时仲裁是国际上较为盛行的纠纷解决机制之一,然而在我国却并不承认临时仲裁的法律地位。对于临时仲裁的引入和具体制度的构建国内外多有论述,对于临时仲裁的优缺点也有很多学者关注,但是学者们都从宏观的角度展开,没有深入到某一角度研究。本文从仲裁在解决纠纷中所体现的服务属性出发,通过对服务特性和临时仲裁制度的比较,来具体分析临时仲裁制度在我国引入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