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对国家主权的认识应该具有全球的视角,而不应该拘泥于狭隘的国家主义。全球化进程是国家合力作用推动的,通过国家间合作可以实现单个国家难以实现的国际利益。国家对机制化组织的权力让渡是主权的延伸、变通和扩展,不能据此认定是对主权的侵害。全球化在限制一部分国家主权的同时,也强化了一小部分国家主权,很难简单地断言是削弱还是增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家的战略选择,所以主权应被看作是一种可以设计和借助的手段,藉此实现国家利益和公民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构成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这种影响不仅来自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本身,而且来自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全球化,来自经济全球化初始发动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国家主权的演变角度看,国家主权有可让渡主权与不可让渡主权之分,对可让渡主权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自我调适,对不可让渡主权应坚持和维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权面临着全面挑战,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及时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国际政治学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力求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国家主权的古典概念及其特性的分析来阐明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挑战的起因、特点以及民族国家面对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家主权理论产生以后受到世人普遍关注,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国家主权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重新审视国家主权:一是国家主权原则性质变中有不变;二是国家主权原则体现的是国家最高利益原则;三是国家主权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它有利于建立国际政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它有助于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更加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让渡是国家适应全球化趋势,对主权行使方式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但同时,国际关系的现实是民族国家并不愿意让渡主权,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亦然。原因是在国际关系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国家主权让渡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不会轻易擎起主权让渡的大旗,主权让渡是一种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权让渡是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主权行使方式的重大变革,主权的这一变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主权理论与实践动态契合的必然结果。对此,国内外学者都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诸多适应主权发展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但囿于东西方差异,学者们对国家主权让渡的研究视角及认识与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其根本性的差异在于对主权本体的不同理解和把握,国外学者主要的是把主权看作是一个量的概念,国内学者则更注重主权的质的规定性,而如何看待主权本体将直接关系着主权让渡的发展和走势。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关系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和民族国家主权间的关系既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内涵出发,具体探讨了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构成冲击的范围和层次,揭示了现阶段二者之间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动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权是自16世纪近代民族国家出现后国家存在的基石,已发展成为包括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在内的全面体系。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对国家主权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弱化;另一方面又为民族国家强化国家主权和职能提供了契机。面对经济全球化,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从容应对,趋利避害才是惟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张红 《兰州学刊》2008,2(2):28-30
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两大准则,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虽然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原则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语境下的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使这两大原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增多、国际协调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法作用的加强 ,对传统国家主权构成的制约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主权在受到一定制约的同时 ,也得到必然的延伸 ,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全球化并未改变国家主权的根本属性 ,现代国家和民族意识将作为全球化的对应现象存在于未来历史的运行中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分层中的国家作用: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经济因素成为对中国社会分层作用日益巨大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国家对社会分层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社会分层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积极干预市场影响社会分层;二是直接通过社会政策影响社会分层。目前,处于转型期的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应该确保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应该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语境中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天人二分”的哲学思想使人获得研究客体的主体地位。随着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消解。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文化的同质化成为必然趋势,人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由全球化引发的宗教、民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不断升级,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在于没有处理好“距离”问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可以为疗治西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副作用、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提供有益的启发;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则为解决文化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各民族文化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在和平共处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傅璇 《学术探索》2004,(6):114-117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它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还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全球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 ,须具有理性的文化认同 ,才能获得文化适应的最佳状态 ,以谋得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最终赢得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张平功 《学术探索》2001,(5):154-155
当今,我们正处在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资讯的发达,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整合和融通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原来封闭的文化生存状态已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越来越浓厚的全球化文化氛围,中国文化已昂首走向世界.然而,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要继续保留民族文化的特有价值,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展开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中的休闲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时代、休闲时代。以全球化为视野观照休闲,休闲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或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一个颇具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化现象,一个更具本体性的美学范畴,一个与人的生活、生存、生命直接相关的人类学、生态学命题。从中西文化精神比照看,中西休闲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民族风貌和文化品性,并且表现出边界的消解性与文化的异质性的二元悖立;从休闲的本体意义角度来看,休闲是一种存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身体和生理需要、审美和精神愉悦,同时又成为一种文化塑造和文化存在;而从“生态学”意义上审视休闲,又衍生出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精神生态等“生态式休闲”诸样式。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正通过教育、传媒和各种经济文化活动影响汉语,使汉语产生了以嵌入字母词和音译外来词的日渐频繁为显著特点的语言变异.由于语言接触变异对主体语言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且存在着变异的必然性.面对英语的大量涌入要采取既不冲动排外,又不放任自流的态度,使英语既可为本民族的发展服务,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本民族和本民族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它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代世界体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对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世界体系的表态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后殖民文化哲学观念上的片面性,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理论困境。这些困境或隐或显地存在于全球化的这一文化构造中。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冲击是显见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语境,法律必然做出回应.经济和法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与法律是互动的,但二者属性上存在不同:经济的全球化关注的是国家利益,在这里效率是基本的思考;而法律的全球化关注的是国家主权,在这里国家主权是价值判断的唯一依据.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法律的全球化发展,但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对国内法律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国内法对经济全球化的回应也在所难免,这种回应注定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  相似文献   

19.
后殖民——全球化语境中的赛义德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 《学术论坛》2006,(7):169-172
文章探讨了赛义德与后殖民-全球化语境的互动关系,指出赛义德生活在双重后殖民语境--内部后殖民和外部后殖民语境之下.内部后殖民语境使西方话语内在化于赛义德并使赛义德在西方获得认可,而赛义德思想随着外部后殖民语境迅速在第三世界流传,最终形成赛义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