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者尼尔伦伯格指出:“满足需要,实际上策动着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是谈判的共同基础。”的确,谈判是人类满足需要的行为,更确切地说,谈判是人们经过协商建立合作以满足各自需要的行为。当人们凭自己的力量不可能满足其需要,他(他们)必须与其他人交换活动成果或协商活动过程以满足其需要时,才有谈判这样一种行为出现。在这种行为中,任何一方需要的满足都以对对方的需要的满足为代价,以对对方需要的满足换得对方的活动成果或协作行为而达到自身需要的满足;因此,我们可以说,谈判即交换。  相似文献   

2.
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务谈判不同于通常的言语交际,因为它不以明白无误的表述为宗旨。通常,双方谈判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不愿与对方坦诚分享信息、交流思想,所以谈判语言总是含蓄隐晦。但为了使谈判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双方也不得不以委婉礼貌的语言营造一个良好的谈判氛围。这样,模糊语言就成了双方谈判人员之间极好的交流工具。本文着重介绍模糊语言在商务谈判中广泛应用的原因、分类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本质和中西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分歧,近代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绅士在价值取向、经济利益、政治特权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发生了尖锐冲突。但当时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未强大到战胜对方的程度,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利益,双方又不断磨合调适。这种矛盾冲突与磨合调适的过程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进行交际时,总是要考虑到言语美,并通过美的言语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委婉语就是属于美学修辞里的一种辞格,人们通过使用委婉语,避免刺激对方,避免引起双方不快,从而满足交际双方的利益和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胡天雁 《可乐》2011,(8):27-27
老虎经常捕食兔子,兔子很苦恼。它们和老虎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一项协议:"双方按照各自的方式生存的权利必须得到保证,任何一方不得侵犯另一方享有的这种权利。"双方对这一协议都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6.
商务谈判是一项通过言语交流实现社会交互的经济活动。谈判过程实质上是己方利益最大化、他方利益受损最小化的过程。以马丁的积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角,借助商务谈判真实语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旨在揭示话步层面语用策略的成功选择如何使得谈判双方在利益对抗情境下实现各自的交际目标。马丁的话语分析理论迎合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互利双赢”等经济理念,运用这一理论视角分析相关语篇,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运用不同的话语策略以达到不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合同解除权取得的研究可以从期待权和既得权两个层面展开。期待解除权的取得源于合同预期利益的未能实现,其本质为双方主体利益交换的结果。既得解除权的取得,一般只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但在主体强弱势对比显著的合同中,为了保护弱势一方的利益,既得解除权的取得除需满足一般条件外,还须满足一定的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8.
合同解除权取得的研究可以从期待权和既得权两个层面展开。期待解除权的取得源于合同预期利益的未能实现,其本质为双方主体利益交换的结果。既得解除权的取得,一般只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但在主体强弱势对比显著的合同中,为了保护弱势一方的利益,既得解除权的取得除需满足一般条件外,还须满足一定的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科技进步、中国加入WTO和高校体制改革而引起的高校教学环境与形势的变化;强调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进行有超前意识的改革,各教学系院对教学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学生个人是成才与成功的决定因素,全员育人是高校每一个员工的义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会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二者又同为一个利益总体,任何一方的失败都会影响对方的利益而且也将影响自己.  相似文献   

10.
谈判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为宗旨。异质文化背景下,谈判双方的言行要彼此调适,以尽量减少不同文化特点所带来的摩擦。谈判具有与日俱增的研究价值,我们应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结合决策软件的研发,加强对谈判的研究,以便让谈判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考察配偶权,应当注意近代以来自由、平等和妇女解放等理念对法律制度改造之力,摆脱配偶权为支配权的传统看法,将配偶权定性为配偶双方平等享有的关于身份利益的请求权,任何一方仅得请求对方作为或不作为,即其内容包括同居请求权和贞操保持请求权,以及对应的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配偶权同时具有对人效力和对世效力;由于过错侵害配偶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共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中的斗争与让步何增光斗争和让步是谈判的两个策略。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国共双方为了共同抗日举行了多次谈判。在谈判中,中共中央及其代表从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既坚持了原则,又作了必要的让步,经过斗争一...  相似文献   

13.
经济谈判是个外延广迈的概念。它泛指经济生活中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各种协商活动。大到国际间的贸易谈判,小至个人与零售商的讨价还价,都包括在经济谈判的范畴之内。经济谈判必然涉及双方或多方的经济利益,受各种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因此,它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是一场唇枪舌战。谈判者要想成功地维护自己的利益,除了要熟谙业务,懂得经济规律之外,还必须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缜密而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以语言为工具。而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因此,谈判者组织和表达语言都要受逻辑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从制约国共重庆谈判实力的各因素分析,谈判前夕中共除谈判人员水平能力一条外,其余均处于劣势:军事实力国大共小、对谈判本身需要程度较高、对对方苛刻的谈判条件无法满足也不允许满足、谈判环境于己既有利也有弊,从而使整体上居于相对不利地位.谈判之所以最终能够签订<双十协定>,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周恩来等成功运用谈判策略弥补了谈判综合实力的不足: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出其不意惠临重庆,打乱对方部署;重视谈判气氛的营造、抢先进行较高报价、有理有利有节的讨价还价;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场外配合取胜,等等.  相似文献   

15.
商务谈判的礼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谈判是一种复杂的语用活动。谈判中正确使用礼貌和体谅语言,注意礼貌策略,顾及双方面子对谈判的效果尤其重要。得体的谈吐能使谈判手在对方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形象。本文旨在应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补偿策略,尤其是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的理论,分析商务谈判这一特定语境中有关礼貌的语用特征,强调语言表达技巧即礼貌和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活动可以隐喻地看作是商品交换的活动,交际双方是市场活动的主体,话语是交换的产品。由此分析,话语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二重属性。作为个体劳动的产品,话语的使用价值决定于表征信息的认知成本,其价值决定于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效度。因为真实、真诚和适当的话语是交际成功的基础条件,所以交际双方需要以磋商的精神参与交际以实现话语的两种价值。这一认识的语用学意义在于,有可能将基于认知的语用学研究模式和基于社会关系的语用学模式,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语用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论德育的协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育的诸多价值中 ,包含着德育的协调价值。德育的协调价值是指德育具有调节人际关系实际是利益关系的功能属性 ,这种功能属性能满足人们对人际关系协调的需要。德育的协调价值表现为规范协调、价值协调、人格协调和问题协调。德育的协调价值来源于社会生活对协调的需要 ,来源于德育所具有的协调的功能属性 ,来源于德育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职能 ,来源于德育能够满足社会对德育协调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18.
商务谈判中的情感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务谈判中 ,谈判双方要想达成互利互惠的业务 ,就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交流 ,“以言传情” ,“以情感人” ,使谈判得以保持在友好融洽的氛围进行。但是 ,感情并非谈判的目的 ,谈判人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如果感情用事就必定会落入对方的情感陷阱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高校文科学报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文科学报的生产目的不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使用价值无法以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无法在市场中得到等价的交换。其生产过程既凝结着精神生产者(作者、编辑)的脑力劳动及其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所付出的劳动,又凝结着物化劳动者(印刷工人等)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是无法在市场交换中通过货币这一价值尺度来衡量的。因而,高校文科学报虽然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要素,却无法在市场中体现出客观效益,这种商品属性只能说是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日美谈判,是日美为了缓和双方日趋尖锐的矛盾而举行的外交谈判.日美谈判对日本来说,是想利用三国同盟及其在太平洋上的军事优势,对美施加压力,促使美国对日让步,以便采用外交手段解决中国问题和东南亚问题;对于美国说来,则想通过谈判,在中国问题上与日妥协,以牺牲中国抗战利益来满足日本部分要求,达到阻止日本南进和拆散三国同盟的目的。因此,中国问题在日美谈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