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科技所引发的风险和潜在的危机,使对科技活动的伦理探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现代科技伦理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把科技纳入价值论的范畴,寻求科技与伦理的融合,旨在广泛的伦理领域涵盖科技行为;责任伦理和制度伦理是科技伦理视野的重要范畴;传统伦理的动态性开放性的引入,拓展了科技伦理的研究触角。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现代科技的发展既带来了社会生产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发了一系列科技忧患和伦理问题。高科技的伦理风险和全球化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及其伦理悖论需要人类重视科技伦理并自觉肩负保护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架构的生成、特征及其网络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问内容的"包交换"信息传输方式、开放的"TCP/IP"网络运行协议和万维网信息自由共享设计理念构筑的因特网架构,赋予了因特网开放性、虚拟性、非中心化和自由价值精神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引发了人们伦理生活嬗变。由此,网络伦理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为因特网架构内在特质所规定,网络伦理问题源于网络空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空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王小伟 《浙江社会科学》2023,(1):119-124+160
在深度科技化时代,科技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日益突出。荷兰学派的道德物化理论或可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道德物化并不是将技术看成中立工具,用其来实现道德目的。道德物化的核心是“关系本体论”,这一理论认为技术与人在知觉和能动性生成层面是互相构成的,人的道德能动性总是受到技术物的调节。这一思路特别重视技术物设计的伦理敏感性,要求科技人员进行“调节分析”,不仅要考虑技术功能的实现和可能的后果,同时要考虑技术被非常规使用的可能,并预见可能的伦理风险。更进一步,在技术全球化布置的今天,“调节分析”要求科技人员对技术的道德敏感性保持高度自觉,尽量避免可能的价值冲突,防范可能出现的价值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5.
禅宗伦理是禅宗教义与实践中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唐宋时期,伴随着禅宗的创立与兴盛,其伦理思想在继承印度佛教伦理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其特征体现在兼容性、入世性、内向性与创造性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伦理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科技伦理教育,尤其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经验,探讨我国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的科技装备与体育传统伦理之冲突,具体体现在两者不同的存在时间、理念、本质和内部元素关系等方面。对此,民族传统体育在进行科技装备的现代革变时,应在原则、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伦理规制,以保障民族传统体育“以人为本”的服务功能和自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伦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在提高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伦理方面的问题和隐患。本文从科技成果面临的伦理挑战入手,就其存在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同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降低了企业营销能力,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对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原因进行较深刻的分析,可以尝试寻找解决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博弈论作为研究理性的参与者基于自身偏好或效用的策略性互动的理论,这一分析框架在深化和普遍化的同时,也一直伴随着与之联结的伦理问题。本文力图从伦理学的视角来诠释“博弈问题”所凸现的伦理价值难题,在对博弈困境的理论叙述中,阐述博弈行为中道德原则的获得,并试图回答道德的博弈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认识领域的不断开拓,克隆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从研究微生物克隆、植物克隆、动物克隆延伸到人类克隆。通过对克隆人的发展历程和克隆人带给人们的争议的阐述,可以促进人们真正认识到应该正确对待克隆人。  相似文献   

12.
引言本文意在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暴力这一社会问题及借助合作和同情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认知与社会神经科学被人们视为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它包括对分析个体间互动信息具有根本意义的大脑调控.暴力的表现形式具有生物学基础,这反映在攻击性的形成及对其起着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之中.本文认为,攻击性与暴力之间的区别,以及两者的神经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开展公益活动,注重由少积多的公益行为。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参与人数多、事情小、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运用现代传媒方式等特点。结合微公益呈现的特点,对微时代下的人人公益行为以及微公益过程本身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社会信任、道德自觉性、法律关系、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重庆市公民进行了关于微公益认识与伦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视角着手,介绍微公益伦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微公益伦理存在的原因,提出从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管力度的完善、诚信品质的落实及网络道德的建设等方面应对微公益凸显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适度生育的理念带来生育行为上的重大变革。生育控制在有效控制人口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伦理争议。适度生育,要坚持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为了明确生育主体的生育责任,必须外在控制与内在引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交车体广告的表现特征及价值导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书筠 《学术论坛》2012,35(2):145-148
城市公交车体广告以其特有的表现特征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它在穿行城市大街小巷的同时也扮演着城市建设、树立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角色。然而,过快的城市公交车体广告发展,导致广告内容不文明、设计不当的公交车体广告随处可见,这些不恰当的城市流动广告给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表现的优劣特征及其价值导向体系,以规范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表现的内容,理顺其价值导向为关键,改善和保障公交媒体积极健康的发展,期待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能对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和城市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话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伦理体验;其表达方式主要有语录、注经以及评述历史和时事等,表现出某种“解释学”的特征;其话语蕴涵着一种根植于“意象”思维的伦理思考方式,其取向是注重直观和综合把握,力求引导和激发主体自身的体悟。儒家伦理的这种理论形态与当代伦理学的理论表达方式是相容的,具有有效应答当代伦理问题的潜力。这对于思考“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平 《天府新论》2005,(2):125-127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杨牧 ,由于采用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长 ,其诗歌具有模糊美的审美特征。杨牧诗歌模糊审美的表现及特征主要体现在 :返朴归真———约定的模糊美 ;想象联想———构思的模糊美 ;以约驭博———内容的模糊美 ;储蓄蕴藉———意蕴的模糊美 ;意象比拟———修辞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自近代以来,传统伦理的反思就此成为持续讨论的热点.但是,对传统伦理的单纯礼赞和轻率拒斥,妨碍人们建立起传统伦理反思的确当问题意识.因此本文强调建立起这种问题意识的四个前提告别二元对峙思路;告别单纯的思想史定位;告别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告别与伦理实践相疏离的玄思方式.进而以六大问题支撑起这种反思的合理性凸显传统伦理的结构特点;比较中西伦理的异同;勾勒传统伦理反思方法;刻画伦理-社会互动情形;寻求现代伦理理论建构;摸索现代伦理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聪明  李文利 《河北学刊》2006,26(4):220-224
中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人治向法治、身分等级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新旧两种社会体制并存,行政伦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行政伦理的内涵及其特征入手,结合中国现实,并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伦理叙述都可以被看作伦理表现。伦理表现的道德语言是选择性的,无论何种建制性范式和日常性语言,都不可能是唯一性的。伦理表现的道德事实是建构性的,无论是实在论的客观意义情愫还是非实在论的情绪化指证,都蕴含着道德虚无的逻辑可能。至于伦理表现的道德审美,不管是道德喜剧还是道德悲剧,也都存在着诸如道德欺骗或道德恐怖的理论可能性。道德教育必须从适恰的辩证实践理性出发,小心翼翼地被当作是基于尊重并通过沟通,然后达成谅解性共识,进而获得各攸关方精神和谐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