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柏拉图之后,跨上古希腊美学高峰的另一个人,是亚理斯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亚理斯多德逐渐抛弃了神学目的论和理念论,走的是一条对现实世界进行哲学探讨和科学研究的道路,自然和人在他的哲学和科学视野中占据主要地位,依据自然哲学和人本学而来的美学,具有从哲学思辨中解脱出来的意义.他对美学的贡献,不在于从哲学上对什么是美作了多少回答,而在于对美学研究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因此,就其美学成就说,超过了古希腊任何一个美学家.  相似文献   

2.
美学,自鲍姆加登将其领出哲学的苑囿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发展而自我完善,如今又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在人们的审美创造中。日益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学。她既闯入了充满阿拉伯数字的自然科学,如生产美学,建筑美学,环境美学,科学美学;又闯入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科学,如心理美学,信息论美学,社会美学;更闯入了芸芸众生的大千生活世界,如生活美学,伦理美学,服饰美学;等等。面对这种趋势,有人却认为这是把美学庸俗化和非科学化了。其实,美学从哲学和艺术美学中迈出,并踏入非艺术的领域,介入到人们的认识活动、价值定向活动、创造活动中去,恰恰证明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揭示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  相似文献   

3.
杨振宁先生认为人文和哲学对近代科学诞生起了很大作用 ,不过今天的趋势是科学对哲学影响更大 ;他善于掘发科学的美学和哲学意义 ;他强调科学活动中的人文参与。文章对杨先生以上几方面思想作一述评 ,认为科学与人文、哲学是两种传统 ,但又有复杂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美学也不例外. 但是,自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便一直存在着争论.从历史上看,鲍姆加敦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黑格尔则把美学的研究局限于艺术范围,主张以艺术美为研究对象,因此,他把美学界定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这种争论相沿至今. 仅以苏联和我国为例. 1940年以前,苏联美学家大都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是研究美感、审美趣味、人的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很繁难的科学.技术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把美学运用于技术领域中去,使美学和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新兴科学,它在世界各国创立和发展的时期不尽相同,通常公认为诞生在本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从本质上来讲,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疏远化了的劳动”时说:“劳动生产了美……”;从广义上来说,技术美学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发展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美学的自觉与进行美学课程的设计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美学"这个汉语词汇虽在明清之际就由传教士高一志(Alfonse Vagoni)提出来了,但其含义有些类似于"良知",1875年,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确实使用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概念,但却被历史悬置,给人们对美学的学科自觉没能带来有效性.20多年后的1897年,美学一词虽由梁启超以一本日译书的书名提出,但真正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美学则是伴随着现代教育的需要被确认的.中国现代美学教育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经历两个阶段,即先是以"癸卯学制"中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为标志,在"建筑学门"中作为"补助课"被设置,但这种设计还不够科学和合理;二是以王国维的<奏定经学科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为标志,在中国现代大学的课程体系中给美学课程以独立的身份和较为科学合理的布局,但美学课程走出设计,转化为一种普遍的教学事件大概还是在这以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把实践观点引入美学,是马克思《手稿》给美学研究提供的一个极为深刻的启示.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如何用于美学以及实践与美、审美的关系作一个初步探索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用之于美学,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实践论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或称为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应属于历史唯物论.实践论讲的是主体和客体  相似文献   

8.
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艺术学不等于特殊艺术学或门类艺术学,不同于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艺术学一开始是作为与心理学美学针锋相对的美学流派出现的,它试图在研究对象上区别于心理学美学,在研究方法上区别于思辨的哲学美学。艺术学并没有实现它所预设的精密科学的目标,与其说它是科学性质的学科,不如说它是哲学性质的学科。艺术学与美学并无实质性区别,必将消失于美学之中或重新成为美学的一个部门。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现象学的革命性及其内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现代欧洲哲学史上发生的一次彻底的反传统哲学的哲学大革命,它所确立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和直观概念是对近代经验理性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哲学原则的彻底批判和否定,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的逻辑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的彻底背叛和否定.这一新方法和新概念为现、当代世界哲学和美学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和出发点.但这一新方法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先验与经验的矛盾,直观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科学·哲学·文化--兼谈"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是文化的核心,科学作为人们关于自然界的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与哲学紧密相关,因此,科学、哲学和文化相互匹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中会诞生不同的科学形态.以此为出发点,作者对所谓的"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剖析在中国哲学、文化土壤上诞生不出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就如同鸡蛋里孵不出小鸭一样,是必然的事;同样,由于中国哲学、文化不可能为西方科学提供适宜的养料,所以西方科学这棵大树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得枝枯叶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