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观光农业旅游,又称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既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形式,又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型品种,是旅游业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的一种延伸,是当今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心态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聚居区之一,其旅游业依托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取得了卓越成绩。文章从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旅游资源特征入手,分析了吐鲁番农家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吐鲁番农家乐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亚泉 《办公室业务》2012,(17):191+196
本文围绕农业旅游的经济特点、与旅游经济的关联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识到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助长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四川省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日趋壮大,在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建设农村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乡村酒店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酒店是伴随着以乡村旅游、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方式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从19世纪开始出现在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80年代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始了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的进程,对振兴乡村旅游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兴萍 《经营管理者》2009,(19):172-172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策,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我国近年来农家乐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当充分肯定,但近年来全国农家乐发展人们认识不一,本文就此谈谈对农家乐的认识,对于促进我国农家乐旅游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乐"旅游也慢慢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感受自然、体验田园生活以及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农家乐"经济在解决贫困乡村村民就业、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该文以厦门贫困乡村A村"农家乐"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农家乐"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福建贫困乡村探索一条具有当地发展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农家乐"之路。  相似文献   

8.
"农家乐"是我国乡村旅游的的主要模式,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本文在对乌鲁木齐县南山农家乐发展现状、客源市场、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其在旅游业中的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当地就业和促进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发挥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是推动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可见乡村旅游的发展跟农民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土地政策的改革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合作金融的经营方向问题 合作金融的经营方向目前有三种说法:一说“支持地方经济”,一说“支持农村经济”,一说“支持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我们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其理由:一是城市不断向农村延伸,原有的农村已经或正在变为城市,农业比重减小,二、三产业已成主体,仍提“支持农村经济”不能包容发展合作金融的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地区企业经济发展趋势的直观分析,文章基于电力大数据视角,开展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发展趋势评价方法的设计研究。将电力指数作为评价乡村产业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趋势的关键指标,明确电力指数由乡村产业兴旺电力指数、乡村生活富裕电力指数、乡村民生宜居电力指数、乡村绿色用能电力指数四部分组成,设计设计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发展趋势评价指标;为使用相同的计量单位统计评价指标,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并计算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根据电力指数分项指标权重,计算并量化电力指数,以此实现对企业经济发展趋势的评价。以新疆“涉农龙头企业”作为试点,设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评价方法应用效果良好,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掌握地区乡村产业经济变化趋势,并根据产业电力指数,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感知地区电力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此种方式,进一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本文在分析闽北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所具备的条件的基础上,从旅游者需求心理、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研究了闽北农业生态旅游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闽北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梁平县规划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全市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梁平县农家乐旅游既与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高度一致,符合梁平县的功能定位,又顺应了建设美丽乡村要求。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形成了梁平县农家乐旅游提档升级的对策思考。梁平县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牛晓峰 《管理科学文摘》2014,(10):151-151,153
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联系的,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对发展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十分有利;相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提高了科技、法律和社会的支持。所以,要从多层面上创新,促进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所以“订单农业”的概念普及和传播很快。近期所有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文件均提到了订单农业。哈尔滨市是拥有8区、11县(市)的农业大市,面临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农产品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深入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成都地区农家乐的发展现状,采用实地调研方式,探讨了农家乐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以提高农家乐服务质量为目标,从多个不同的层面提出了提升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的策略,以期提升农家乐从业人员服务素质,为促进成都地区农家乐及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应、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优化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加快城市乡村在经济、社会、消费地互动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推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本文通过研究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总结目前城郊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村居民分化加剧可能带来乡村社会割裂与集体行动困境、营利型经纪人主导下的项目进村可能导致乡村公共决策失误,土地大规模流转后经营不可持续可能带来村集体债务累积风险、村民自治弱化与组织叠加可能带来乡村基层组织内卷化风险。要化解这些社会风险,需要形塑乡村基层组织新框架,厘清各组织主体及负责人之间的权责关系;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弥合乡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乡村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蓝本,创新下乡财政资源的配置机制和项目验收方式;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擅长乡村治理和运营的"国家队"。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体验经济理论作为依靠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振兴乡村的理论基础,并以欧盟、美国、日本经验为例,重点介绍我国台湾地区乡村发展策略,以期对两岸乡村振兴有所启示。乡村振兴除了人的"再生"外,亦须有效结合产业发展,利用当地资源特色、适应市场需要,协助乡村居民从农、留农、回农,才能让乡村振兴并得以永续发展。积极发展体验式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使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传统与现代,生产、生活、生态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景观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而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景观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本文分析了江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景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