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呐喊》与《彷徨》以对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揭露和对愚弱国民性的批判展示了思想启蒙的必要性,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收获;但另一方面,相对于思想领域而言,它们对于启蒙悲剧性的揭示,对于启蒙的可能性、启蒙者与民众沟通的可能性、唤醒民众(或曰庸众)的可能性及启蒙者主体的质疑不仅超前而且深广,显示了鲁迅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深刻与敏锐。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是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显在品格。这两部小说集的不同文本相互参照、交互指涉,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其审美意象具有广泛的互涉性,主题间的互相关联和暗合现象也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3.
内容深切、格式特别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特色其内容之深,始于启蒙,却向人性深处延伸,隐寓和呼唤着一种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其格式特别,除了"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还有对传统的继承,是"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启蒙、国民性与革命者三个问题一直以来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对这三个方面的过度强调,使我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阿Q这样的"愚弱"国民,从而忽略了鲁迅对于知识精英们的不满。鲁迅的伟大,并不在于他批判了多少不能自我言说、连圈都画不圆的阿Q,批判了多少目不识丁的"看客",而在于他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以冷静的理性思维,挑战着知识精英们的话语霸权,揭穿了启蒙现代性的神话,以及在现代启蒙神话裹挟下的盲目"革命"的冲动。  相似文献   

5.
《呐喊》与《彷徨》中的心理描写形式多样,匠心独特,并艺术地与其他描写方式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这一艺术形式,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起了一大批知识青年的热情 ,他们纷纷从自我表现、个性解放的角度出发 ,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并希望能够借此达到唤起民众觉醒、实现社会解放的目的。但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理想偶像的丧失 ,这些启蒙知识者们落入了迷茫、彷徨的境地。文章通过对鲁迅小说集《彷徨》中人物的分析 ,探询他在这一历史转型期的心理历程 ,从而透视出鲁迅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蒋进国 《东方论坛》2010,(5):108-112
《呐喊》和《彷徨》以白和黑为主色调,辅以带有鲜明个人倾向的红、黄等,营造出对比强烈、凄冷沉郁、矛盾虚无、孤独抗争的视觉隐喻世界。鲁迅对色彩的选择取舍、关照描写对象、情感倾向、使用技巧等方面的独特手法,构成对一般视觉心理的人为偏离,是把握《呐喊》、《彷徨》矛盾、复杂、悲凉、绝望等风格的独特角度。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来,鲁迅以其先驱者的自居身份宣扬启蒙倡导革新,然而,“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本能地拉开了他与“启蒙对象”(庸众)的距离,同时, “知识分子群体”普遍的认知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启蒙任务在其手中的难以完成。“精英知识分子”依仗西方人文主义倡导下的启蒙意旨在“黑屋子”无人理解与接收的可悲状态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演说,以鲁迅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也走向了迫不得已的困惑与彷徨。  相似文献   

9.
10.
据杨义先生所述,“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视角的功能不仅可以表现独特的世界感觉,蕴含某种人生哲学和历史哲学,而且它的执著和独到的运用,可以导致叙事文体的变异和革新。”叙事视角技巧的继承、革新和运用,正凸现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鲁迅的小说就具有这个方面预示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双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 ,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 ,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文以此对《呐喊》和《彷徨》进行重新解读 ,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追寻  相似文献   

12.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它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文以此对《呐喊》、《彷徨》进行重新解读,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矛盾与追寻。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女神》是诗人主体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并成为开一代诗风的典范。从不同的角度用《女神》同中外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潮进行比较,将会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地表现《女神》的时代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国在向经济现代化迈进中造成了耕地和动植物种类减少、空气和地下水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等环境问题。孟加拉国采取制定环保法案、控制环境污染源、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意识、实施国际环保合作等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随着人类自身的演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的天然有机统一论到近代的主客二分对象论,再到当今生态危机条件下必须确立的新的和谐论,反映着人们对这一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刻和完善。人类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解决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决定着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当今条件下我们应该确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作为自然机体中的必须以实践方式存在的一分子,改造自然的绝对限度是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出寻求人与世界和谐的理论意向,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作为对现代主义负面效应的批判,秉持一种多元化的态度,在对如何看待教育的主体、如何看待教育回归生活、如何进行大伦理教育等方面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启蒙运动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发端。由民粹主义与威权体制导致启蒙走向反启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启蒙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中得以复兴。它和二十世纪初的启蒙相比 ,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彼此积极互动。所谓理性专擅 ,实际上抹煞了目的理性 ,将整个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 ,以工具理性压倒目的理性。但真正的问题是理性缺位而不是理性专擅 ,是在挑战中提升启蒙而不是否定启蒙。  相似文献   

18.
西方启蒙知识分子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逐渐取代中世纪教士成为思想领袖。由于启蒙知识分子形成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所以启蒙知识分子被看作是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诞生。知识与权力的同构关系赋予启蒙知识分子以革命领导者、民众教育者、国家政权实施者的角色。然而,启蒙的权力也是有其限度的,主要表现为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二元结构和启蒙知识分子的有限的启蒙。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美国校园文化的八大特点和三大发展趋势,并从中得到一些豁然开朗的启迪:中国高校应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重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协调发展,并加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外来文化与高校校园自身文化高度整合的步伐,力图使人文文化围绕科学文化形成一种“新人文主义”校园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了技术创新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随后探讨了美国创新政策演变历程及其特征,然后分析了美国创新政策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为中国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