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求》2015,(4)
"海上丝路"是广州面向世界的窗口。海洋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广州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是"因海而兴"的千年港市。历史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对广州的城市发展和广府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广府文化烙上了深深的海洋性。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做好岭南文化的传播工作,对于广州城市形象而言,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探求》2016,(2)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和枢纽港,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迹,特别是清朝"十三行"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独占全国的鳌头,为广州留下了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州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广州世界商贸之都的建设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域外、甚至更广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序幕与进程,曾经在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以独特的东方智慧为世界发展开出良方。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与共同发展理念受到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作为中国推行"一带"的重要伙伴,国内学术界对俄对"一带"的立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对俄如何看待"一路"倡议的研究却较为罕见。本文主要从认知维度梳理俄权威智库、学者和媒体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看法、影响以及俄是否应参与其中的争论。本文从考察研究中发现,俄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的大战略,对俄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俄政界及学术界因而对俄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表现出积极立场。因此,在俄对"一路"持积极态度,且我国"一带"倡议与俄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取得重大进展的推动下,本文将对中国与俄罗斯加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合作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4):40-4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和倡议(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世人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后续的政策和措施在不断地出台。澳门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和最早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城市,在这一国家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其中,为澳门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欲说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航线之滥觞,非青岛莫属。早在1600年前,东晋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比唐玄奘早228年踏上取经之路。14年之后法显北上登陆青岛,留下了青岛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据史料记载,自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的齐国首开"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先河。到了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设立板桥镇,开启了中国北方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起航点始于此。潮起潮落,斗转星移。如今,随着中国向世界发出"一带一路"的邀请函,青岛这颗山东半岛上的明珠,再次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作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为高校外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站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视角,外语课程改革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的必然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输出语言能力优秀、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综合型语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文旨在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外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外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拉美国家开始对接"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指出,拉美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拉美地区正在加速推进以交通、能源、通讯为重点领域的互联互通,这与"一带一路"的设施联通有较高的契合度。南美洲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中美洲一体化和发展项目、加勒比石油计划是拉美地区3个较为重要的次区域互联互通合作机制,其项目可分为国内互联互通、次区域互联互通、洲际互联互通3个层次。中国-拉共体论坛是深化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拉双方可以通过该平台,以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以3层次互联互通为基础,以10条两洋通道为洲际互联互通优先项目,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一带一路"对接与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大洋洲地区各国反应热烈,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已先后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澳大利亚既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地区的重要区域大国,却在对待"一带一路"倡议上迟疑不决。澳大利亚国内对于是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较大分歧,一方面,有分析认为这能为澳大利亚带来新的经济利益,不能错失这个重要商机;另一方面,不少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对美国在亚太区域主导权的挑战,如果澳方积极响应,将进一步挤压美国的战略空间,作为长期依靠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澳大利亚,应该审慎地把握加入以后带来的战略后果。基于澳大利亚的这一反应及其背后的复杂原因,中国化解澳大利亚疑虑的基本思路应为:以"命运共同体"为纲领,力求融入现行的国际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现有的地区秩序,尊重澳大利亚在大洋洲地区秩序的角色,使"亲诚惠容"原则与中澳关系相交融。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文化”、“名”三方面论证了广州可谓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商埠文化名城,拥有海丝文化、华侨文化、革命文化、改革文化、岭南文化等个性特色,是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当代海洋文化必将对中国文化母体本身的发展与创新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广州依靠商埠文化城市的优势,跻身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袁新  李广民 《探求》2018,(6):65-70,79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近20年来,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其中安全、经济、人文合作被称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三个轮子。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反对三股势力方面发挥了广泛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开始迅速推进,特别是2018年青岛峰会在加快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合作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探析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对上海合作组织突破经济合作瓶颈,迈上新台阶,扬帆再出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键节点是人类迈向深蓝的重要依托,本文首先探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的功能及建设难点,紧紧围绕其关键节点的能源困境,论述海洋新能源在关键节点建设中的优势;详述当前新能源研究的难点:原始海洋数据的获取、岛礁海洋新能源评价体系的建立、资源的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测模型的建立、海洋新能源大数据建设,并提供应对措施,有效保障海浪发电、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新能源工程的选址、业务化运行和中长期规划。为各国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工程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为我国在海洋新能源评估领域赢得国际话语权,将国家倡议落到实处,切实呼应党中央提出的加强"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横跨欧亚的陆地丝绸之路和连接亚非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张骞、班超、玄奘、郑和、马可·波罗等古代先贤们为开拓建设这两条人类文明交流大通道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这是中国人民为延续丝绸之路辉煌历史并努力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根据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8年11月牵头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签署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展览合作框架协议"。本次展览即为落实联盟大会框架下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探求》2016,(6)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新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重大载体。"一带一路"战略有中国与世界互动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交流共存的时代特征,也是中国参与改革和完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化信息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的区域乃至全球融合战略。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前沿地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要立足其区位优势,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东南亚交通枢纽的重大发展机遇,珍惜和善用各类基金等资源,发展好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5.
《探求》2015,(4)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如何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重构广州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广州作为一个千年商都,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东盟等国的合作关系、强大的城市群带动作用以及悠久的商业历史和传统都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构广州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体系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各地的因地制宜和先行先试。文章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协作和产业转移、开展主题商贸旅游、放松贸易规制、提升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提出现阶段广州以海上丝绸之路重构广州开放型经济优势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廖杨  尹青林  匡梦叶 《创新》2015,(5):54-57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和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闽台港澳粤桂琼所在的华南经济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华南经济圈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面临诸如争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心结"、GDP政绩考核"现实情结"、各经济区整合难度大、经济圈外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困难等挑战。为此,应去除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心结",摒弃地方政府追求经济GDP和政绩考核的现实"情结",在区域经济整合的基础上实施"全国一盘棋"战略,超越华人华侨的狭隘商圈并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其他民族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尽显中国智慧,作为一项极富创新的理论体系,需要理论探索与实践加以完善。针对学界及舆论界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存在的认识误区,我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带一路"倡议既不是复兴陆权,也不是争夺海权,而是实现海陆平衡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既不是恢复明朝的册封体制,也不是中国式的全球化,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冀能引发学界对"一带一路"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但做好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内涵,概述了赣南红色文化内容,并提出基于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校园学风建设;依托高校课堂教学形式,培养文化创新精神;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手段,丰富文化传承方式的具体传承创新策略,旨在发挥赣南红色文化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9.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区教育在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中能够满足人们多层次需要,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能够推动文化传承向农村延伸.社区教育是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广州中新社区学校通过搭建平台、多方融入、丰富课程内容、建立专兼职师资队伍等做法,探索出社区教育在传承与发扬粤剧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文远竹 《探求》2016,(3):21-24
《广州大典》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标志或文化符号,对于广州文化认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历史渊源、群众基础、时代气息三个方面。《广州大典》是广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具有开放性和跨文化性等特点,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