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独树一帜的领域.从唐宋丹青到元人水墨,再从明清绘画到现代绘画,它以独特的笔墨神韵争芳斗艳.尤其文人花鸟画,借写花鸟之形以表达画家主观的意象情感.潘天寿先生说:"画之贵乎师造化,师自然着,不过假自然之形耳.无此形象不足以语画,然画之至极,终在心源".文人画家更注重神韵意境的追求.流传于世的文人花鸟画精品璨若星河,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2.
李新颖 《学术交流》2008,(5):187-190
文人论政,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优良传统.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先河.自此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41年里,"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期.从1874-1884年的十年中,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论说800余篇,标志着"文人论政"的萌芽.2.发展期.在王韬、容闳等人的示范和鼓动下,言论救国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思潮,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进入了"文人论政"的蓬勃发展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梁启超,他的报刊实践直接将"文人论政"传统推向高潮.3.衰退期.在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袁世凯统治时期,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低潮,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文人论政"从此走进万马齐喑的衰退期.4.复兴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从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造国民性的运动中,<新青年>同仁以报刊为阵地、以笔为武器发表了大量的论说文字,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局面,标志着"文人论政"传统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正沈周在"明四家"中年龄最长,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和领袖,也是引领此后百年画坛的旗帜性人物。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典型的传统文人。但他虽学识渊博,却又不应科举,专事书画创作,思想上比传统文人多了些反叛色彩,可以说是个职业艺术家。沈周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博,曾祖父是"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好友,父亲、伯父也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耳濡目染之下,沈周早早便寄身书画,一生家居读书,吟  相似文献   

4.
赖琼玉 《学术交流》2003,(3):139-142
唐宋元小说戏剧中的青楼故事是时代造就的产物。唐传奇中的青楼故事是唐人冶游体验的产物 ,不过却于浪漫之中反映了唐代的士族门阀政治。宋代青楼小说说教意味浓重 ,也透露出市井气息。元代青楼戏剧是元人的白日梦 ,体现了落泊文人对功名和风月的幻想。  相似文献   

5.
唐人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是一个富于文学色彩的词语,因其习用于文人学士圈中,所以其词义的约定俗成性尤其明显。把"商女"释作"商客之女"或"商人妇"的说法是缺少根据的,还是应该按照传统解释为"歌女"。古代"商女"常见于诗中,因为文人多涉足风月场,且尤善"惜玉怜香",双方互有"才子佳人"之情结,所以歌女文化是旧时城镇生活的一道"风景线"。另一方面,诗人与歌女有一种特殊的互为利用关系,即乐工、歌女靠诗人新作谱曲演唱以标新调,诗人靠歌女唱其诗词以扬才名。自20世纪上半叶到现在,由于文化转型的原因,传统的国学研究、文学活动(主要指古诗文的写作)出现了一个近百年之久的文化断层,这种事实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许多清以前文人口头笔下常用的、对他们说来谈不上有理解障碍的语词,今人却不理解了,因此今人研究传统文学更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5,(6):108-115
明前期关于唐诗分期的论述,主要以高棅与台阁文人为代表。洪武间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形成"四唐九品"之分期,在"世变论"与"体裁论"结合下注重唐诗之文学考察;永乐末高棅在《唐诗品汇》基础上删减成《唐诗正声》一书,已多以"性情之正"为标准选诗,其诗学思想与台阁文人渐趋一致。永乐至成化间台阁文人之唐诗分期多曲解杨士弘《唐音》之三分法,分期更多是依据"世变论"。高棅与台阁文人虽同尊盛唐,但又有区别,前者多推崇盛唐之古诗,而后者更尊尚盛唐之律诗。台阁诗学思想下的唐诗分期与宗尚存在诸多矛盾,在为何尊唐、为何尊杜等问题上难以自圆其说,显示出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唐代宗大历年间到德宗贞元中之间的唐代中叶,在江南环太湖地区的重要州郡--浙江湖州,以颜真卿、皎然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士,诞生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集团.他们诗酒唱和、雅集联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形成了当时除首都长安之外的又一文学活动中心,称为"湖州文人集团"(或"浙西诗人群").这一文人集团的形成,既有历史生成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和成员志趣一致等的因素.湖州文人集团开启了一代文学风貌,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仪平策 《求是学刊》2003,30(5):95-100
文章认为,就文本本身说,宫体诗的突出特点就是感性原欲的审美化。一方面,它的主"欲"题旨,渊源于理欲不悖、圣俗合一的文化传统,根植于本乎自然、主乎情性的时代语境,发动于热烈言情、率直表欲的江南民歌;一方面,中古时期"美"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独立,则使得以文人趣味对待"欲",以唯美态度观照"欲",以诗意方式表现"欲",成为宫体诗审美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邹强 《唐都学刊》2005,21(4):97-99
"穷而后工"是我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从主体视域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从文学本体看,"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具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从作家主体看,"穷"之潦倒虽磨砺了文人身心,但却成就了文人的文心,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此外,中国传统文论强调"知人论世"与"真善美"统一的解读方式,这为"穷而后工"现象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阅读语境.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个特殊的"门类"。它不是以绘画对象来分门别类,而是以绘画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气质来识别。它就是以绘画者的身份和作品的气质来识别它就是文人画——文人所作的画,充满文人气息的画。  相似文献   

11.
王正 《浙江学刊》2004,6(1):128-132
书香,实际上凝结着书与读者的精神血缘关系."神仙考验"试的是门徒的"慧根",实质上试的就是"师徒"之间的缘分.有了缘分,也就有精神交往的通道,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而文人读书时渴望"红袖添香",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享受艳福",而且是为了托付精神,就是在理想世界里期待自己的精神趣味终能被某一"知己"读解.文人希望自己是原书作者的有缘人和知音,能够承传前人的精神传统;文人又希望自己的作品得以精神流芳,希望有后人成为自己的有缘人和知音,使文化的精神链得以绵延.纵向的历时性的精神链延伸,一旦在横向的共时性的"红颜知己"身上得到确证,就增添了"书香"源远流长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因而也增添了文人的读书、写作的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汉志>中的"诗赋"并非字面所见"诗"与"赋"两种文体的简单叠加,而是歌诗、文人诗、赋(颂)等文类的集合.这些文类有一共同特点:在内容上以体物态写情志为主,文辞上有美丽夸饰之现,以游意娱情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萃 《求是学刊》2014,(3):148-154
由于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的普遍使用,"非整一性"成为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小说文体最主要的批评。一般所谓"中国小说"或"白话小说",按其性质本应分为三类:一是"话本",本质上是说唱艺术的文字遗存;二是"世代累积型"小说,亦本为说唱艺术,但大多经历了明清书商或文人程度不一的编改;三是明清文人独立创作的"文人小说"。故唯第三类才是真正意义的小说,西方学者的批评仅对应第三类才真正有效。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作为口头说唱艺术时本各有其用,在"文人小说"中此类文字在不同作品中,其文本"整一性"也各自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现存所谓"小说"还原至其所产生的历史语境,我们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7,(1):152-160
明初文人妇女观保守与落后的传统认识,来源于相关妇女问题研究的推演,是一种外在层累建构,其根本缺陷是未从明初文人妇女观念本身去做整体分析。实际上,明初文人在认同妇女贞节观念的同时,还有对夫忠妇贞伦理秩序的倡导,对节妇敢于担当的崇尚,亦有对重情烈妇的赞美。其背后思想基调一方面是强调"男外女内"的社会秩序,通过烘托妇贞固化妇女的家庭本位,从相反层面激励男子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主张社会个体的独立性,通过挖掘明初贞妇的睿智、果敢和勇于担当,凸显她们的独立品质;此外,还有对妇女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性的认同。正是由于明初文人妇女观的长期孕育,才有明代中后期妇女解放思想大幕的开启。明初文人妇女观的曲解建构反映出传统阶级二元论思想在史学研究中的挥之不去,也再次警醒妇女史研究需要时刻把握妇女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子弟书与八旗子弟、北京民情、京城票房的渊源联系。子弟书的作者并非一般民间艺人,而是蕴含文人气质的八旗子弟,落没的贵族情怀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作品以北京为文化背景,更多的带有旗人风情。子弟书的艺术活动造就了一批素养较高的文人票友,他们在自娱的过程中,也给这门艺术带来了传承文明与展现文采的客观效果。子弟书的聚会活动即"立社"活动源于乾隆嘉庆年间,是北京最早的票房活动,从而推翻了北京票房起源于道光年间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16.
"吴中体",指"吴中四杰"为代表的吴中派诗歌之体,形成于北郭结社,既是吴中派崇古用世、遁隐顺时、遗世独立、适意求静士人心态的外现,又是吴中诗歌传统的承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吴中体"宗唐、复古,力矫元人多作七言近体及"沙陲弓马"、"诗情益泯"之习,主要特征有五:崇尚才情,风华颖迈;感时伤事,诗以存史;自适性情,清新自好;不主新奇,擅于咏物;诸体兼擅,臻于"大全".与吴中派兴衰相对应,"吴中体"也发生较显著的变化,即从前期自适性情,到中期多凄凉之音,再到后期归于"清雅".  相似文献   

17.
李金宇 《阅江学刊》2012,4(3):139-144
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对后世的景观题名、诗歌画作、饮食烹饪等方面影响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有重文、重人品伦理、崇尚自然的传统,以及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桃源”情结。在后代文人心目中,辋川别业不再只是一个具体的、没有生命的园林,而是一个承载了中国文人审美理想、人格理想、社会理想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8.
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德 《求是学刊》2004,31(1):90-96
明清时期文人曲家的传奇戏曲创作,一直在长篇体裁的开放叙事与戏剧艺术的内敛叙事之间彷徨抉择,传奇戏曲叙事结构因此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状貌。明中期的文人曲家对开放叙事情有独钟,但往往置内敛叙事于不顾。万历年间的文人曲家毫无节制地驰骋自身的知识和才情,力图让传奇戏曲容纳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细腻的主体审美感受,但仍然普遍漠视内敛叙事。明清之际的许多文人曲家一改前辙,以内敛叙事为主、开放叙事为辅,创构了严谨的情节结构和精巧的排场结构。而清前期的一些正统文人曲家则热衷于象征叙事结构,成为清中后期传奇戏曲"以文为曲"的先导。文人曲家对内敛叙事的抛弃,从一个方面加速了传奇戏曲文体的消解。  相似文献   

19.
魏晋之后,士文人的生存形态明显不同于此前的士人,由儒家的价值生存形态转向了自然生存形态.源于老庄的自然生存,被转化为现实中可行可见的自在和逍遥,自然生存成为士文人日常生存中明确的美学目标.从阮籍和嵇康等追求返回生命本然状态的自在和逍遥,到"外在自然"走入两晋士文人的生存视野,再到陶渊明返回南山实现"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合一的诗意栖居,魏晋的士文人构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儒家伦理生存的自然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20.
安彩凤 《唐都学刊》2007,23(6):21-24
唐代文人士子以他们卓越的才情为世人留下了不朽的名作,更以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赢得了后人的敬仰,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更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子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