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6):23-27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滞后于时代发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以及大学生存在相悖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等突出问题。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学生生态建设主体作用、强化生态文明实践育人环节和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新时期新阶段深入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始终坚持主体性和创新性原则,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养成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还应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系列论述回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继承性发展、贯彻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时代呼唤、历史传承与现实诉求的具体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时代新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工作体系、构筑育人平台、激发学生个体内生动力等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时代新人培育要求,完成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其时代价值。从基本理念来看,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价值追求来看,重要论述彻底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观与法治观的内在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价值准则。从实现路径来看,重要论述系统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水平铺就了基本路径。从国际视野来看,重要论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通过国际法治实现全球生态正义指明了前进方向。科学、完整地理解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不仅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还必须放眼未来,结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长远发展来认识。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5):41-47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并驾齐驱的一大战略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培育公民生态共识的角度出发,以求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提供一种新发展思路。通过阐述生态共识的概念及内涵、培育公民生态共识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育公民生态共识的关系、重点从公民生态共识的形成、凝聚、完善以及实现四个层面对当前如何培育公民生态共识提出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出发点,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愈加丰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黑龙江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攀比消费与绿色消费的反差、市场意识与生态意识的对立等急需破解的多重矛盾。准确把握破解这些难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策略,对提升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时代新人作为党的助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作用不言而喻。关注时代新人的培养,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养重要论述的内容及价值,从思想、服务、实践等层面认识这一重要论述的实践启示,做好时代新人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事关培育时代新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时而进",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它的当代价值,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坚持第一课堂的基础性、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能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探索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思政育人功能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的新观点、新论断,从而构成其生态民生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生态民生观蕴含深刻的理论特质,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生态需要的时代要求上体现了生动的实践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底蕴上彰显了深刻的历史主动性,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机理上呈现了鲜明的辩证性。为新时代生态民生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实践导向,为解决全球性生态民生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记者团作为高校宣传队伍中的生力军,活跃在校园新闻第一线,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记者团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逐个击破,构建健康稳定发展的团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记者团的作用与价值,对标大学生记者团队伍存在政治素养有待提高、硬件师资保障不足、专业技能基础薄弱、管理机制尚需完善等问题,从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全面强化素质培养、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大学生记者团建设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玉君 《探求》2004,(4):9-11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科学消费的生活观是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要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培育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8):168-171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进步的需要,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可以通过生态文明理论的融入、生态文明实践的融入、生态文明环境的融入等路径实现。其融入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使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得到更突出的体现,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一致,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林 《求是学刊》2016,(2):32-38
生态文明问题是当代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戴维·佩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围绕着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佩珀的科学技术观的利弊得失的分析和阐释,对于我国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是对高校文化育人活动在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需要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程度诸方面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应时而兴、顺时而为、适时而谋,具有回应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关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进入质量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功能和时代意蕴。进行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确立多维多级的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周怀红 《唐都学刊》2013,29(2):34-39
生态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境况下日益凸显,而当下中国部分民众的生态责任意识十分薄弱甚至缺失,使其难以担负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因此,高等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培育社会民众生态责任意识的任务,促使社会民众明确自身的生态责任、型塑生态道德人格、养成生态道德行为自觉.对于推进我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弘国 《社科纵横》2014,(11):16-1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蕴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的重要品质,本文针对高校道德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观念上和实施途径上探寻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8,(7):129-133
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与应用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深刻影响着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互联网在为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带来丰富的线上信息、多样的网络媒介、优质的网络文化、先进的网络技术等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道德信息污染、网络依赖现象蔓延、双师型网络人才匮乏、网络监控管理漏洞化等问题。因此,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思想导向、基本内容、教育方式、传播途径、评价机制和监控方向等方面创新发展,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10):19-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生态价值诉求,借鉴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思考,是"中、西、马"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融合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实践,展现了党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矢志追求,反映了党对生态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彰显了党立足生态为民的价值取向。以理论逻辑的三重视角审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意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