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东德 《创新》2015,(6):15-20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关系到我国能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世界上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时不我待。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包括:促进创新的政策法律体系正在形成、创新投入步入稳定增长的健康发展轨道、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和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而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着创新政策缺乏全局性和权威性、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改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持,文化是创新精神的来源,是创新思想的来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创新文化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也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具有人类生存方式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创新文化是以创新活动为主题的文化形态,主要指人们理解创新、研究创新、推动创新的价值理性和行为取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培育创新文化。只有当创新文化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主流文化的时候,支撑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文化基础才可能真正夯实。  相似文献   

3.
孟克  孙婷 《阅江学刊》2012,(6):59-64
现代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发挥大学的文化创新职能。大学文化的本质在于"化"人,是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是高教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进程中,要建设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包括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将文化传承创新拓展为大学的第四职能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气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得气象文化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建设发展领域。但在气象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的形势下重新审视气象文化建设,可以发现现今气象文化的内在缺陷和气象文化建设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气象文化建设需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理论创新的重点是构建社会性气象文化的大概念,实践变革则要变革建设主体,并采用统筹兼顾、和谐联动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现。西部地区农村由于受思想观念等多种条件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后于经济、政治和城市的建设。基于此,笔者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公共文化需求的分析,探索适合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本质特征。建立在文化创新驱动之上的北京创意城市战略,必将带来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巨大飞跃。北京申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正是这一飞跃的里程碑。北京创意之都建设需要逐步培育城市创新精神,形成创意城市的文化特质,壮大创意群体,建立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创意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杨泽宇  邹广文 《创新》2013,(4):23-25,48
在全球化的当代,文化的发展程度反映了国家的兴盛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当代中国,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较,文化建设则相对落后,文化创新力不足、大众文化价值诉求混乱。这迫切要求将文化建设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文化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文化创新为前提,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创新的误区亟待走出。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文化的传承方向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醒 《社科纵横》2009,24(2):133-134
本文对中国龙图形和龙文化作了介绍,指出龙文化在历史继承过程中,以纵向和横向的方式传承,纵向传承的特征是继承、创新和发展,横向传承的特征是交流和融会。龙文化和艺术以图形和语言文字两种方式继承和发展。从龙的理念发展到龙的艺术是继承创新过程。要从龙的形成发展中受到启迪,增强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创新、文化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内容创新以及文化形式创新,是中国新形势下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设计文化是制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和催生产品创新的沃土.产品创新是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根本策略,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制造型企业深受冲击表明,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要增强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必须从源头上加强企业设计文化建设.由于工业设计既是企业设计文化的构成要件,又是产品创新的手段,因此,发展工业设计不仅是企业设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企业设计文化催生产品创新的媒介.应以设计源流和产品创新为主线,构建制造型企业设计文化建设模型,强调加强企业设计文化建设对推动产品创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顺应时代发展,必须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新时期人才.该文通过对实验中心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重点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来提高农业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玉山 《阅江学刊》2011,3(5):92-98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士族、庶族等词汇的区别和划分问题,由于说法或者语境的不同往往产生歧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比较、辨析,可知严格意义上的士族就是指高门士族,其余所谓的"次等"与"低级"士族并不存在,不应视为士族。  相似文献   

16.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的条文设计与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进  杜焕芳 《求是学刊》2005,32(2):69-76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是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对此缺乏规范,因而成为立法中的一个空白.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做了补充,但是司法实践还是比较混乱.文章为配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对其中的"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的条文做了具体设计,并从立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外国法的查明方法、无法查明外国法时的救济以及外国法的解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对党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才能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才能彻底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才能克服和消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彭岁枫 《求是学刊》2008,35(2):25-29
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礼法结合的思想,它是儒法两家礼法之争的思想结晶,也为儒家思想增加了现实的活力,其精髓在于克服单纯礼仪和单纯法律的局限性.荀子礼法结合思想不仅有其确凿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式,对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夫清三郎认为中国在亚洲创建了特殊的国际秩序,以内"华"外"夷"的朝贡制度或宗藩体系构筑了"中国的世界秩序";17世纪后半叶的山鹿素行开始脱离中国中心主义转向日本中心主义,"华夷"观念获得日本中心主义的理论重构,然后18世纪兴起的是"国学"与"兰学".友枝龙太郎认为17世纪的徂徕学派之所以不尊孟子主要是由于孟子的汤武放伐论破坏了君臣关系的伦常秩序,这反映了日本尊君的政治结构及生活传统;在斥孟这一点上徂徕学派与司马光、李觏等近似,而先于徂徕的伊藤仁斋则比较接近於朱子.伊藤仁斋及其子孙的古义堂家学是日本罕有的学问世家,贝塚茂树根据仁斋所读书、所藏书的历史情况,考证认为仁斋年轻时未读到<朱子语类>而只读了节选性质的语录且所读程子书甚於朱子书,故程子兄弟於仁斋的学风影响要大於朱子.18世纪的太宰春台认为贝原损轩由信奉程朱到晚年质疑程朱,这是损轩的巨大进步与转折,但损轩只怀疑程朱学不合圣学但未知程朱学正是通过孟子之变异而发展过来;春台敬佩损轩的学识但他认为他自己排程朱、复孔学的努力是损轩所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20.
刘万里 《学术交流》2003,(10):147-150
在阳明心学与晚明文学之间的本质联系及阳明心学诗性品格的影响下,晚明文学形成了异于前代的真诚、任情、大胆、自由的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