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洲良 《求是学刊》2012,(5):114-118
从《左传》"君子曰"到《史记》"太史公曰",标志着史家从道德评价主题到历史评价主题的转变。《史记》论赞有显、隐之别。所谓显,或借仁人君子之义行壮举抒发敬仰之情;或书昏君权臣之暴行劣迹发泄怨愤之意;或述王朝更迭、世族盛衰以寄托兴亡之感;或对重大事件提要勾玄以探其成败之因;或深察人心向背以昭示民意之不可诬;或阐明写作本旨、书法义例以成其一家之言。所谓隐,或反话正说,似褒实贬;或侧笔反衬,寓有深意;或暗含影射,曲笔诛心;或言此意彼,绵里藏针。  相似文献   

2.
封面     
正南海,淡定地攥紧主权《新民周刊》尽管中国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南海应该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但是作为域外大国的美国仍然不断搅混水。这一次,是战是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土争端,中国曾经动用军事斗争手段,而更多时候则是通过双边谈判、磋商来  相似文献   

3.
李兴阳 《唐都学刊》2004,20(2):57-62
2 0世纪 80年代西部乡土小说的主题话语是西部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化 ,面对这一世纪难题 ,西部乡土作家陷入难以解答的现代性焦虑中。他们或批判传统乡土文化之恶 ,或弘扬传统文化之善 ,藉以寻求精神资源。对历史属性不明的当下现实 ,他们以城市文明为现代性坐标 ,又对其表示怀疑 ;他们书写乡土的落后贫困 ,却又赏赞乡土自足人生 ,对传统的乡土现代性设计表示怀疑和反思。他们试图给出当下历史情景中的另一种乡土现代性的构想 ,但由于价值选择的不同 ,而迷茫地走向分化。这使西部 80年代乡土小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春市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6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20立方米的1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界限。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长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全力  相似文献   

5.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11,27(3):119-120
诗、书、画三者,乃中国文人浸润灵魂之芳泽,亦是其抒写性情之才能,更是其艺术心智之结晶。凡为文人,诗、书、画之三技者,或擅其诗,或擅其书,或擅其画,诗、书、画三者兼而得之者,可视为通才——艺术创造方面的通才,而非今之所谓学问家者流所提倡的通才。  相似文献   

6.
刘焕之 《创新时代》2011,(11):92-93
中华老字号虽然遍布大江南北,品牌历时长久,但是没有一个品牌能向世界宣告其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与此相反,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老字号惨淡经营、垂死挣扎、大量消亡的局面。这一局面得不到拯救,既是中国工商业之痛,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痛。  相似文献   

7.
罗剑波 《求是学刊》2014,41(5):148-150
<正>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先唐文学研究,应当遵循何种文学理念,面对研究对象,是以现今之文学观念予以观照,或是深入当时之"现场"以当时之价值理念、审美标准给以审视,又或是就以上二者而折中之。这样三种处理方式,如何确定,看似简单,其实并非易事。陈寅恪"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1](P279)之论述,可谓深透。刘永济先生作《文心雕龙校释》,就刘勰所论,每每细读所涉作品,而后深思、  相似文献   

8.
朝鲜移民迁入中国后,经历了中朝边界纠纷、沙俄入侵镇压义和团运动、中日“间岛”问题等诸多重大政治事件.面对中外不同政治势力,在不同历史阶段,朝鲜族移民在政治认同上都有亲华与非亲华派别、阶层之分,时此朝鲜移民自身也坦然承认,从不避讳,在反抗日本侵略斗争中也从未停止过对亲日派的打击.中国对于亲华的朝鲜族垦民或人士也尽己所能做到了“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的使命”,如对玄德胜、李同春等人的任用与保护.因此,当“间岛”问题出现时,部分朝鲜垦民喊出表明其领土、身份归属认同的“中华之地”、“中华之民”等呼声是其真实的心声,而非取悦于清廷的应景口号.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7,(5):164-172
明代中叶常州人顾应祥提出的土地应该被允许自由流动的思想及与之相关的德治政府论是明代思想史界的一股清流。顾应祥认为,人之本性彼此各异,在生产劳动上的投入与产出所得也必然不同。对此,国家不该用制度限制或政策约束,强求百姓财产均平。为此,他既反对明初恢复井田制的呼声,也不同意丘濬的"配丁田法"。结合明代中叶田土兼并的情状可知,顾应祥之说,实质是面对田土受强权左右而无法正常流动的现实,精于儒学之道的士大夫为了安定社会、保障民生,而设计的一种改善思路。这一设计,因为本诸人性,既以之为保障民有的理论之源,又以之为施治于民的制度基础,故能缓解国家与百姓之间的对立,减少因财产转移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
单良 《探求》2001,(1):71-72
面对竞争激烈的21世纪 ,肩负振兴中华民族使命的党的干部队伍任重而道远 ,然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 ,我们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 ,其思想素质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因此 ,对年轻干部来说 ,加强党性修养和人格修养 ,提高为政素质 ,已是当务之急。一、党的宗旨作立志之本立志为人生之本 ,它反映了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具有的抱负和态度 ,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明代王守仁说得好 :“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 ,终亦何所底乎?”人生如海中舟、原上马 ,志向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离离沙…  相似文献   

11.
李艳  韩冬 《社科纵横》2008,23(5):93-94
近几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社会问题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面对乞讨人员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有效遏制恶意或违法的乞讨现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如何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规范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 ,与中华民族传统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目前 ,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互相碰撞 ,面对改革利益格局调整变化带来的冲击 ,面对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和秩序失范 ,在确立人生价值导向的具体操作上 ,我认为 ,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需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 ,认真加以处理和把握 ,使之真正“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必须坚持自我价…  相似文献   

13.
传说,连接前生今世的道具是奈何桥畔一盏温热的孟婆汤。如果可以相信,那么我们生命之初的第一口滋味便是汤。水,熬成了汤,也就有了前世的故事,今世的魂魄。纵然没有对那第一缕尘世滋味不舍弃的追究,谁又能面对一盏身怀绝技的汤,铁石心肠地拒之千里之外?汤若女子,秀外慧中者有之;宜室宜家者有之;倾国倾城者有之;寻常者有之;粗  相似文献   

14.
补偿心理即人们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适或不满导致心理失衡时,企图通过种种途径发展和表现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不适、不满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罪犯被剥夺人身自由,面对社会的否定性评介和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一般罪犯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面对入世,辽宁省将如何实现政府管理经济与世贸规则的接轨?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浪潮?如何抓住各行业的新机遇和应对与之俱来的新挑战?这些都是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在面对世界的事件或存在的状态时,我们必然地拥有两种原因性的存在:或者是依据自然的,或者是依据自由的.人作为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主体必然地将不同的原因性体现置于自身的存在过程中.正是基于人之主体性地位的凸现,自然律的作用过程才得以认识,自由世界的原因性存在才得以洞见,并最终获取将自然与自由统一起来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后新儒学及"公民儒学"相关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安梧 《求是学刊》2008,35(1):12-20
内圣之学应是在整个历史社会总体与生活世界中生长出来的学问,因此,面对整个外王情境的变化.内.圣之学必然应有所调整;而圣贤的教言也必须置于整个历史文化的总体情境下才能够有恰当的理解.面对心性之学与专制主义结合而造成的专制性、摹虐性及以理杀人等种种之异化,我们必须将原来儒学的内圣工夫转化为一套客观的制度结构,只有在契约性的社会结构之下,个人才能够自然地进入到社会展开公共对话.  相似文献   

18.
勿吉和靺鞨是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生活在亚洲东北部原始森林地带以渔猎为生的部族.其操通古斯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习俗,其名称的差异只是中国史书对同一族体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称谓所形成的.要想知晓其古代文化习俗事项,必须在汉文文献关于他们的记载中去探求,方能知其大概.《魏书》卷一00《勿吉传》载勿吉"俗以人溺洗手面";《隋书·靺鞨传》亦云"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北史》亦载有相同之内容.面对传世文献的记载,我们虽然不能排除有传录之可能,但亦可确信并非是个案的记载,亦从中感受到这一习俗诚足令中国古代史家的惊异.同样亦让现代史学家困惑不解,①或视之为传说,②或引述而不作分析与考证.  相似文献   

19.
<易传>不仅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修辞理论,而且注重"文其辞",表现出辞章之美.<易传>言简义丰,含蕴深厚,具有简约之美.<易传>对<易经>的阐释充满联想,多有描述,富于诗意,而其形式上或用韵或不用韵,均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易传>的语言或整齐划一,或长短不齐,具有参差之美.<易传>虽为阐释性文字,但也使用了比喻、设问、对举、顶针、对偶、排比等修辞格,使文章具有修辞之美.  相似文献   

20.
读《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龙润霞记得鲁迅在回顾历史、面对“人文史实之所垂示”时,特别注重揭示古来帝王立治,“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的传统,以为封建文化的实质,其实是“熏心于奴隶”的“奴隶之学”,中此即可以发现“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近年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