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而加强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的工作,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然具有重要意义。一、赫哲族民族文化教育现状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民族文化是指各个具体民族长期积淀起来的原住民文化知识。赫哲族民族文化是赫哲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  相似文献   

2.
赫哲语词汇是赫哲族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瑰宝,不仅起源于赫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也来源于日常的劳动实践中,从中勾勒出一幅赫哲人独有的生产生活的历史画卷.现将赫哲族历时发展脉络和赫哲语词汇发展相结合,对赫哲族词汇进行搜集、整理、分类,这不仅可以了解赫哲族传统的生产实践、生活方式,窥视赫哲族早期词汇系统的某些面貌,而且对于已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的赫哲族词汇的记录、保存、传承和发展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渔猎民族之一,它和我国其它的少数民族一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灵魂观念。他们崇拜自然,崇拜鬼神,相信万物有灵。对自然物、动物以及灵魂都有自己的观念,形成了赫哲族传统的宗教观,为我们今天研究赫哲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赫哲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民族文化元素在赫哲族民众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渐趋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历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的文化内核进行分析与挖掘,旨在从乌日贡大会发展的历史轨迹,透析赫哲族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流变与演化,揭示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意义,进而使赫哲族音乐文化遗产更能够得到保护与更大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曾是一个不断迁徙流动的民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范围内。在其迁徙过程中,来自不同民族的"外来移民"受政治、经济及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而进入赫哲族聚居区与赫哲族共同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的传统渔猎文化源远流长,赫哲族的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并深受渔猎文化的影响。然而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产生诸多影响,赫哲族不可避免地面临传统体育文化、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被强势民族同化的命运。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抢救、挖掘已迫在眉睫。本文以赫哲族的传统渔猎文化为切入点,对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文化内涵及传统体育中渔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力求为保护发展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因生活的地理环境、自身发展历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以渔猎经济为主。但在清朝中后期,随着清政府对东北边疆地区管理力度的加强,赫哲族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及生活习俗等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赫哲族的社会变迁做一简要剖析,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9.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蕴涵着赫哲族的精神文化底蕴,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变迁,伊玛堪成为"世界级濒危文化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家、民族、生态的角度展开对伊玛堪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蕴涵着赫哲族的精神文化底蕴,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精粹,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标志。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变迁,伊玛堪成为"世界级濒危文化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从国家、民族、生态的角度展开对伊玛堪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