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么多年,好像一直在不停地搬,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者从一个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不知道为了什么,始终不曾安定过。 对房子,我没有太多挑剔,喜欢一个朝南的阳台和卧室里宽大明亮的窗子。因为习惯于行走,手边的行李也渐渐不再繁杂,一台电脑,喜欢的书,简单的衣物,喝水的大杯子,一盏台灯和一打美丽的窗帘。  相似文献   

2.
今天到“好又来豆腐坊”时,门口依然摆放着各式豆腐小食品。我坐在靠窗的座位,小碗小碟地要了满满一桌,一个人慢慢品尝,像品尝你我过往的回忆。 那时我才十九岁,留着男孩式的短发,喜欢穿印有卡通图案的T恤。许多同龄女孩还在上大学的年龄,我已经从一所专科学校毕业,胸前挂着导游证,每天在那座有着绿水青山和淳朴民风的古老城市里,给游客讲解当地的风景和民俗。  相似文献   

3.
他从8岁开始打排球。从业余体校到市青年队、省队、国家队,再到国家男排主教练。一路风雨一路搏击。从家中的“二娃”到如今担纲中国国家男排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任的风云人物,他说:“我是幸福的,我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今年43岁的他,仍是一个单身贵族——  相似文献   

4.
地图更新频率加快 出门看天,抬腿问路,大凡人物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在书店,车站码头,报刊亭,星级宾馆等处买张当地的城市交通旅游图,指指方向,以免瞎跑乱闯。  相似文献   

5.
林夕 《社区》2010,(8):24-24
前不久回吉林老家,父亲告诉我,新修建的彩虹桥通车了,再到江北就方便多了。我的故乡小城按面积算很大,但是一条江把城市分为两半。我家住江南,唯一的一座桥离我家很远,所以很少过江去。虽然同处一个城市,但江北对我来说一直都很陌生。  相似文献   

6.
海歌 《人生与伴侣》2006,(12):61-61
有个人我并不喜欢她,但她很喜欢我。她比我大八岁,是台湾人,是我们公司供应商的一个部门经理。从一开始就是她主动追求我,当我们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表白。当时我对她不是很动心,觉得自己也比较有能力,以至于她百般邀请我去她公司发展。我也没答应。  相似文献   

7.
作为奔驰全球传播总监,开会成了他的常态。开会很枯燥,但霍恩喜欢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我是在和不同的人会面、沟通,从中体验到挑战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敖林 《今日南国》2008,(6):68-69
17岁的时候,我开始喑恋一个叫江汉平的男生。所有的女生都在背地里喜欢他,还打探到他喜欢莫文蔚那样的骨感美人。 我不是骨感美人。相反,我胖得要命,同学都叫我“肥肥”。 沈原就是这样的一个骨感美人。沈原是我们的班花,她叫我“肥肥”的声音又脆又响。每次听到她的声音,江汉平就会回过头来。他的眼睛里有一抹让人沉醉的温柔,那抹温柔,是给沈原的,  相似文献   

9.
我的英文名字叫马维拉·玛丽娜,今年17岁。我来自德国的慕尼黑市。慕尼黑是德国南方一个非常自然、美丽的城市,喜欢喝啤酒的人肯定知道这个城市,因为10月份在这里举行的啤酒节全球闻名,每年吸引世界上许多人去狂欢。我特别喜欢吃中国的牛肉拉面,所以大家给我起了个中文名字,叫“牛肉拉面”。  相似文献   

10.
我并不是一个有很大理想的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养活自己,还能挣点钱,还能有个公司使得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学生聚在一处,我觉得这就是生活,我想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南雪 《可乐》2011,(6):67-67
17岁时,我刚念大学,喜欢我的男生千里迢迢从另一所学校来看我,却发现我心有所属,很伤心。19岁时,还是那个男生,知道我和同校的男生分手,如今是一个人,又来找我。我让他走,说:"你怎么这么死缠烂打呢?"他红着眼,说因为喜欢我。我说:"喜欢又有什么用呢?我喜欢的可不是你。"当着很多人的面,我让他走:  相似文献   

12.
<正> 沈从文先生在《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中说:“一个好事人,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偶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这个地方又名凤凰厅,到民国后便改成了县治,名凤凰县”.“我就生长在这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现在说起沈从文的故乡,一般人都只  相似文献   

13.
有一群爱看电影的人,他们喜欢电影院里的暗昧,喜欢鱼龙混杂的陌生人中有一处自己的归属,喜欢那些暗淡柔和的光线拼凑的唯美画面。你是否是这群人中的一个,我无从得知,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我现在就坐在这间偌大寂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07,(6):63-63
在婚姻的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 我是2003年认识现在的老公的,那年我22岁,他32岁。我在一家影楼上班,而他自己经营了一个服装店在外上班的生活让我很疲惫,为了逃避我去了他的城市帮助他一起经营,并开始同居生活。2005年我们结婚了,老公的长相、身材都很平平,而我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的班花。  相似文献   

15.
牟洁 《社区》2001,(11):46-47
基于一种敏感的特质,我对老年人怀有深深的感情。在上海采访期间,每到一处,我都会问到为老服务的情况。据了解,上海这个目前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没有将占总人口19%的老人当作包袱,相反的,从市委、市政府到基层的民政部门都将为老服务纳入了重要的工作日程中。  相似文献   

16.
高荣 《山西老年》2011,(6):26-26
记忆中母亲总喜欢搬家,从城里搬到乡村,又从乡村搬到了人迹罕至的沙漠边缘。每当我问及母亲,为何这么喜欢搬家时,母亲总是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母亲很袒护我,一天三顿都吃小灶,家里舍不得吃的肉、蛋、细粮和好吃的东西都留着给我一个人吃。就这样我还经常挑食,不合口味的饭菜宁可饿着也坚决不吃。父亲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眼巴巴地等着吃我的剩饭。十岁那年,父亲觉得母亲这样把我宠坏了,特地回四川农村老家把姑姑八岁的儿子过继过来当儿子。母亲坚决不答应,怂恿我不要这个弟弟到我家来。父亲为此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相似文献   

17.
我五岁生日的时候,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一个好看的布娃娃。我十分喜欢它,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它才能睡着觉。  相似文献   

18.
旋木     
温暖的秘密从北京到广州,有1960公里的距离。离开—个熟悉的城是需要勇气的,可是如果没有爱的人,在哪个城市又不是一样。不喜欢北京冬天太冷的夜,冷得寂寞要浸入骨髓。飞机降落白云机场的那一刻,我几乎觉得这个城市可以收容我的灵魂。我喜欢SONY Cyber shotl的广告。小巧的机身,可以从门缝底  相似文献   

19.
我画我心     
将创作题材定格在家乡的山水之间并不是偶然的。风景一词多源于西方,中国的风景画称山水。所以我更喜欢山水一词。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外一个地方,我喜欢称为流放。从长安流放到岭南,在这种颠簸和往复中我总是路过自己的家乡,从艺之  相似文献   

20.
多少级楼梯     
每天,随上班的人流拾级而上,走进市府机关新大楼。绝大部分同事为了节省时间选择乘电梯,而我却喜欢爬楼梯。我喜欢爬楼梯,源于一位空军少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一名上等兵的我有幸聆听了他讲的一个故事:一位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到某家报社谋职,总编辑出题考他:你能准确告诉我,从楼下到编辑部一共有多少级楼梯?大学生愕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