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7,2(3):70-76
当代科学的数字化趋势给古籍整理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汉古籍文献数字化成果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回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将如何面对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是每个回族古籍整理研究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尝试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对回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回族形成1300多年的历史上,对回族文化古籍的整理研究及利用,历代有之,但均是零散个别的。自1984年以来,回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作为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使之有组织、有步骤、大面积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在短短的15年中,不仅中央设立了有关机构、各地也设置了相关组织并配备了专兼职人员,且依据回族古籍分布广泛的特点成立了18省市自治区回族古籍协作小组和南方相邻7省区回族古籍协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回族古籍协作工作网络。经过努力,陆续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回族古籍整理成果,推动和深化了当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回族古籍整理日益显示出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整理方向、管理体制及人才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一些重要的回族古籍整理中,出现了少量比较明显的差错。本文从校勘、注释、版本、音训等几个方面,时这些差错进行初步考证,以期从事回族古籍整理的专家学者,在今后校勘和训诂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会议动态     
九省市自治区第二次回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协作会议在大理召开 九省市自治区第二次回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协作会议于1990年11月27日至30日在云南大理召开。这次会议是银川会议的继续,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山东、宁夏的26位代表(北京市、河北省未到会)及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中国民族图书馆的有关同志。会议得到了云南省民委和政府的指导和关怀,省民委、社会科学院、大理州  相似文献   

5.
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回族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著作,各省、市、自治区回族地方史的出版及地方回族史料的搜集研究,回族人物研究,清代回民起义研究,回族近代革命史研究,回族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习俗诸问题的研究,回族文学理论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中东伊斯兰国家研究所简介一、历史沿革两所是宁夏社会科学院下设的处级科研机构。内设《回族研究》编辑部、回族史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中东研究室、民族理论研究室和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兼理宁夏回族研究会会务。科研人员20人,90...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回族史学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明龙先生于1999年10月24日,在出席中国南方回族古籍整理第四次协作会议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归真(逝世)。此文为马明龙先生的遗作,本刊特发,以示对马明龙先生关心回族研究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4]30号文件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要求,为搞好我省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省民族研究所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召集哈尔滨市有关同志,召开了第一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会后初步拟定了汉文、满文及部分朝鲜文的民族古籍的整理规划。八月份,召开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座谈会。九月  相似文献   

9.
周晶 《回族研究》2012,(2):70-72
最近翻阅宁夏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的《月华》杂志,在1931年《月华》第4卷10—12期中,发现马坚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期间写给马福祥的一封信。从这封信可以看出,一个学习伊斯兰文化的青年对回族风云人物马福祥的崇敬与爱戴,而这与马福祥在有生之年一直关心、支持回族教育是  相似文献   

10.
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纪要(摘要)(一)经青海省民委筹备,于1996年7月22日至25日在西宁召开了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记者和领导同志共50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李冬生、李晓东等4同...  相似文献   

11.
回族古籍是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主要以汉语、阿拉伯文、波斯文、"小经"等记录的各类文字和口碑等文献资料。本文从历史角度,探讨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有助于对回族古籍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总目提要》,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的大型民族古籍文化项目,它开放包容、和谐共进、科学创新的设计思路和项目原则以及实施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学科发展变化,使其在民族古籍学科中的纲领性和发散性作用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3.
丁俊 《回族研究》2007,(4):47-52
回回民族是诞生于中华大地且文化起点较高的一个年轻民族。回族文化吸纳和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精粹,底蕴深厚,义理深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回族文化不仅塑造了回回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全面研究回族文化,进而深入探究回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准确把握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有利于回族人民实现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有助于建设中华各民族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吴俊 《民族学刊》2021,12(11):44-49, 125
四川民族地区的长征文物遗存保护利用工作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脱节、与文化空间环境相对脱节、与当地社区群众相对脱节、与现实需要相对脱节等现实问题。要走出上述困境,不能继续走以往主要依靠文物部门从文物工作角度开展相关工作的老路,必须集全社会各方之力,整合各种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本文立足有利于切实做好四川民族地区长征文物遗存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发挥好资源综合效益的现实需要和实践可操作性,对相关路径和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以清真寺、拱北为代表的回族宗教建筑的考察,目的在于研究回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演进过程及艺术特征。一些有着共同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很多是体现在宗教上,其文化传承和交流也往往以宗教为载体。正是从这个视角,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回族清真寺、拱北等建筑形制及装饰特征由初期的阿拉伯风格到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群风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在回族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回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文化背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为鸿 《回族研究》2002,19(2):92-95
回族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探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是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视角 ,分析了回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文化背景 ,指出回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根源在于成熟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理念 ,强调在回族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 ,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发扬回族文化中的积极观念 ,促进回族大学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marital assimilation of the ethnic Hui, the biggest Muslim minority group in China, with the Han majo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es, using the 1% sample data of the 1990 Chinese Census. Unlike previous research which focus on demograph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minority individuals on their marital choic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community-level analysis scrutinizing local marriage market conditions on ethnic intermarriage rate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 Evidently, the Hui–Han intermarriage rate in different city units varies greatly, as high as over 80% while as low as less than 30%. Furthermore, the great variation in Hui–Han intermarriage rate has been found to be highly related to three aspects of local ethnically related structures, which are ethnic demographic compositions, ethnic stratification, and interethnic contact structure. This study ad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Muslim minorities in a host society of a different religion.  相似文献   

18.
The Hui (10.6 million) is one of the largest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China. Almost 100% of them, along with the Dongxiang, are Islamic, and are migrating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 After moving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conflicts between rural–urban differences, ethnic identity, and religion beliefs and practices frequently occur. This study found that Islam has strong influences on migrant Hui and Dongxiang students’ identity, and cause some notable conflicts with the urban and school cultures. These conflicts penetrate many aspects of their lives such as clothing, dietary restrictions, religious practice and literacy, and schooling.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conflict between Islamic culture and modern secular culture, and identify some implications for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西北民族研究》2012,(2):170-180,64
东干人是与中国有着密切历史文化联系的中亚少数族群,是了解当下中亚政治经济发展和复杂民族关系的绝佳素材。在历史的演进中,他们形成了一套能维持文化传承和族群边界的民族教育体系,但当下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