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低效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动人口管理是我国城市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北京市为例,尽管政府采取了证件管理等方式,但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从流动人口需求入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实施城市流动人口有效管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玮  任晓军 《西北人口》2009,30(5):97-101,106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宁市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这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社会融合带来了诸多问题,妥善解决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是当前城市社会管理中一项迫切任务,为此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加速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进而构建和谐西宁。  相似文献   

3.
杨慧 《西北人口》2011,32(4):121-125
本研究通过利用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问题调查资料,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展示了男女两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状况与差异,探究了社会保险参保率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程度、缩小两性差距、促进男女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任远  邬民乐 《人口研究》2006,30(3):87-94
通过文献综述,对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述评,并总结提出4方面的基本结论:第一,移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移民社会资本或社会网络的影响,社会资本影响着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发展和融合;第二,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与户口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流动人口的限制与排斥,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第三,教育、培训,以及工作经历,是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并促进其社会融合;第四,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处境,是他们社会融合状况的表现,也影响其社会融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任远 《南方人口》2011,26(3):17-24
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性制度,是阻碍流动人口实现社会融合的主要制度性障碍。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所造成的歧视性排斥.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推动城市户籍改革、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提出四个基本的思路,包括:第一,使户籍制度逐步与相关福利制度脱钩;第二,对外来人口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实行渐进性的增量改革;第三,扩大从外来移民到本地户籍人口的制度通道;第四,推动城市户籍改革和区域户籍改革的联动。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的权利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流动人口的涵义和流动人口的现状 ,回顾了理论界对流动人口的利与弊的观点 ,从权利的角度出发 ,指出流动人口的权利应受到维护 ,这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出发 ,应转变观念 ,改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梁宏 《人口与经济》2020,(1):100-112
目前,年轻流动人口代际特征的界定已得到学界的很多关注。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的新生代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已有的"二代流动人口"界定标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作为"二代流动人口"的界定标准,出生地信息是不适合的,第一次外出流动年龄段不仅是合适的,而且对年轻流动人口的意愿、观念等问题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另外,体现了"乡—城流动"、"外出打工"等生活、工作方式代际传承特征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年轻流动人口的意愿、观念等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建议为准确地界定年轻流动人口的代际特征,需要流动史专项调查数据的支持;在不具备流动史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一次外出流动年龄和父母外出务工经历特征作为年轻流动人口的代际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和扩展回归模型检验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差异化社会网络建立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的建立对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居留意愿和定居可能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个体社会资本积累和城市身份认同强化。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地社会网络的建立会显著增强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而乡土社会网络和外地社会网络建立的影响则不显著,表明内嵌于本地社会网络中的个体社会资本和城市身份认同对城市融入的作用更强。文章聚焦于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社会关系根源,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网络与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的关联,研究结果对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上海市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和本地居民的社会接纳度的结构及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个人特征、经济因素及社会作用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本地居民社会接纳度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本地居民的主观接纳意愿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地位较高的本地居民形成了对流动人口主观上排斥、客观上依赖的矛盾现象,社会地位较低的本地居民则相反;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参与对其社会融入至关重要;另外,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存在着流动人口既想融入大城市,又融入困难的尴尬现象。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也是漫长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本地居民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的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因素是产生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因而本文采用经济学理论和人口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外部性模型为依据,系统分析流动人口对城市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乡城人口流迁是城镇化的产物。中国正在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而中国的乡城人口迁移是在城市本身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对城市就业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北京市为案例,在分析北京市目前就业压力和来源、流动人口的变动与城市就业的关系及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关于乡城人口流动与城市就业之间动态关系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2.
都市服务业的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都市兴衰的关键性因素。目前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很完善的情形下 ,都市服务业中的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差别 ,由此造成了都市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和功能性分割 ,从而使流动人口在都市服务业中就业还存在许多难题 ,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要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和功能性分割 ,让流动人口以“市民待遇”参与都市服务业的竞争 ,促进和优化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流动是当代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探讨人口流动问题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新世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接纳农村流动人口,从近期看,可以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减缓城市老龄化速度,减轻城市抚养比;从长远看,可以优化和调整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改善未来人口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大中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经济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关系论述了现阶段在各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进行适度控制的必要性 ,并以上海为例 ,借助于城市生产函数建立了一定时期内的适度流动人口规模模型 ,定量地分析、测算了与上海城市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适度流动人口规模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方外来人口管理法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回顾了中国对外来人口管理法规的建设过程 ,描述了对地方外来人口法规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及现状 ,对相关法规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 ,并对今后的外来人口管理法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口迁居属于学科交叉性的一种复杂经济现象,是研究人口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城市人口迁居的理论发展,中西方社会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理论的研究对于梳理出城市人口发展的趋势,在思想与逻辑上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当然,迁居涉及的问题和作用至今仍要反复探讨,而且情况复杂。中外城市人口迁居的理论综述将有助于分析和思考迁居涉及的多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理论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彭希哲 《南方人口》2001,16(1):10-15
本文对我国人口流动问题的成因、变动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理论上作了新的探讨,论证了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对人口流动的作用,提出了我国流动人口流动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论文认为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的政策和研究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益、重城市而轻农村的现象。应当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计划和发展规律,将人口流动作为一种有效地推动社会转变的工具而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高春燕 《南方人口》2007,22(1):30-36
本文基于五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首先通过对五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流动人口与社区城市户籍居民的对比分析,考察城市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状况;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相关公共政策和社区服务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