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2015和2018年数据,聚焦“生产性老龄化”经济活动中的有偿劳动,使用样本选择模型检验参与有偿劳动对61~79岁老年群体医疗费用的影响,并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克服有偿劳动行为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1)参与有偿劳动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就医概率并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2)身体活动能力是中介变量,存在“参与有偿劳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路径。心理健康状态是调节变量,其增强了参与有偿劳动对医疗费用的降低效果。(3)参与有偿劳动对医疗费用的降低效果在门诊和自我诊疗支出、61~69岁年龄段、转移支付收入水平较低、从事非农劳动的老年人中更显著。本文研究有助于拓宽对“生产性老龄化”经济价值的评估维度,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鼓励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思想是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和基金,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医疗保险视角的老年人医疗费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2008年数据集基础上,应用Tobit多元嵌套模型考察不同类型医疗保险身份对老年人医疗费用的作用。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而不是医疗保险身份因素)对其医疗费用存在显著作用,当前医疗保险尚且不能满足我国老年人群医疗健康需求,老年人医疗费用主要还是以子女支付为主,其医疗保险身份呈现出典型"不足论"的特征。老年人医疗健康需求处于被压抑状态,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险额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增强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明国 《南方人口》2014,(1):1-10,38
本文对基层民主自治进程中乡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困境及出路进行了探讨。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乡村推行基层民主自治的过程中,乡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陷入一些困境,这些困境集中表现为计生政策与村民生育愿望、与村委会选举、与社会保障体系、与利益导向机制及与其它相关部门和政策的冲突与矛盾。鉴于此,本文相对应地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舆论导向机制以及加强政策的同向性与协调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在乡村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体系中承担基础性作用,对大众疾病防治、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也有重要意义.而流动人口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防治任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种功能如何发挥,如何为流动人口的疾病防治工作保驾护航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健康传播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流动人口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进而探求社区服务中心如何服务于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6.
泛珠江三角洲10省(区、市)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较早形成的三大经济区域之一,总人口近5亿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聚集区、迁移区之一,跨省流动人口总量约占全国的1/3,主要流入广东省的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基层群众自治既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四项重要制度之一,也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与服务。群众参与在我国"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已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共同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人口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特征进行探讨及对北京市郊区来广营乡的实地调研,对都市化农业在我国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这对我国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运用Spearman双变量等级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就中心城市郊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15年三期平衡面板数据,对中老年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在考察期内进一步扩大,差距也进一步上升。以家庭可支付能力的40%为灾难性医疗支出的界定标准,则在2015年其发生率依然高达25.4%,平均差距为0.069,相对差距为0.272。引入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中有住院、门诊及残障人员更容易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经济状况对灾难性性医疗支出发生起着显著作用,总体而言灾难性医疗支出具有"亲贫"效应,越是贫困的家庭越容易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据此,文章提出应该采取分类管理的措施,通过发放免费医疗服务券、强化医疗费用控制等政策建议来切实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妇女生育率已经稳定在更替水平之下20多年且将持续运行。文章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探究在低生育水平下未来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取向,研究结果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效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新的人口形势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公共政策效用来看,现有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其他公共政策需求压力增大,带来一系列较高的执行成本,需要适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握好公共政策的整体性和预见性,使计划生育工作和政策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和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凤梅 《南方人口》2020,35(4):1-16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18年城乡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从户籍改革角度分析户口类型改变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户口类型未发生改变的城乡居民相比,户口类型发生过改变(农转非)的城乡居民门急诊服务利用的可能性更高,住院医疗服务支出水平更低。从户籍改革与参保类型交互效应看,相对于户口类型未发生过改变的居民医保参保人群,户口类型发生改变(农转非)会显著提高居民医保参保人群门急诊服务利用,同时降低其住院服务利用。进一步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户籍改革对提高城乡居民门急诊服务利用,降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本文还发现,直接结算提高了城乡居民门急诊和住院的就诊概率;健康自评状况越差,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可能性越高,门急诊医疗支出、住院医疗支出和跨省异地就医支出也越高。本文认为,相对于推行基层分级诊疗制度,以户籍改革推动农村居民自由流入医疗资源更丰富的城镇地区,改革基层卫生院制度,以及改变基层医疗服务提供激励机制,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我国放开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管制,跨省区的人口迁移逐渐活跃起来,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开始凸显。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迁移人口的问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首次成为主要普查的项目。目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也已经公布。为此,本文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迁移人口特征的变化,确定了新的人口迁移中心;此外,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证明迁入人口数和就业人数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机会平等的理论框架下讨论我国城乡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平等问题,以"资源"和"能力"两个维度界定不平等,并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的"能力"差异可解释绝大部分的医疗服务利用差异,医疗资源可及性、医疗保险政策和教育水平也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城乡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农村居民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依托四个覆盖网络体系,在全县80%的村开展了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人口计生工作基本实现了综合改革中提出的群众自治的要求,人口和经济社会、文明建设迈入了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村级计划生育协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按照群众自治的总体要求,与基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新时期推进政治建设和政冶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途径。“七代会”以来,中国计生协把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指导基层计生协组织发挥网络优势,协助政府动员广大群众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的方式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党的十八大做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嗌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随着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附着在转移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量流出较多。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外溢及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化是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对外流的人力资本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7.
张务伟 《西北人口》2010,31(2):71-74
在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控制人口数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禁止超生。本文通过基层政府监督与居民超生行为选择之间的博弈分析.发现扼制超生行为的策略如下:就基层政府方面而言,降低基层政府风险偏好。降低监督成本,减少不监督而增加的超常收益,打击基层政府对居民超生行为的权力寻租行为,加大对基层政府认真履行职能的奖励和监督不力的惩罚等;就居民方面而言,降低居民风险偏好,减少居民超生的超常收益。提高居民超生抚养成本,提高居民超生躲藏成本,加大对超生的惩罚力度,降低超生居民的信用等级等。  相似文献   

18.
唐果  石静 《西北人口》2010,31(1):80-84
由于长期受二元结构的束缚。农民工群体一直处于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奉化西坞镇农民工社区“力邦村”首开全国先河。创造了农民工、投资商和政府多方满意的“和谐共赢”模式。本文从政府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力邦村”模式.以期有助于改善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人口、经济不均衡性及重心变动分析,充分揭示了当前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区域偏集依然严重,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同时“人口一经济”间的契合度也不高,甚至还出现人口重心移动与投资重心移动相背离的情况,这对近期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中国人口、经济形势下,构建以“多中心集聚”为导向、“人的城镇化”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是未来进行人口合理再分布的必由之举。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文章对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等国家进行比较,以跨越这个陷阱并早已进入高收入行列的东亚四小龙为参照系,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历和即将经历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4个阶段,以及3次跨越;目前刚进入效率驱动即上中等收入阶段;文章分析了中国在这个阶段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诱因,提出避免掉进陷阱和经济转型的动力问题,认为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构成了动力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