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扎下根来?这是国内外学者十分感兴趣并经久不衰的一个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航标,除了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品格外,还在于它适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从文化层面来审视,这是一个文化转场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和德国的文化场,超越时空横向移到东方文化场的文化重构,绝不是简单的植入,而必须与借入文化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传出文化一定带上借入文化的气派和民族风格。因此作为这种复杂而又十分成功的转场产物——毛泽东思想就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必须统一的重要基础。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和两岸统一的进程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台湾同大陆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日益成为两岸谋求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文化的生成环境及其价值取向不同于当代,加之其承载形式不易为当代人理解,所以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面临困境。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目的是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而不是培养学者,因而可以借助于大众媒介,多渠道传承。一是利用电视的强大覆盖优势,本着公益宗旨,普及传统文化;二是利用网络等数字技术,发挥文化事业职能,提供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三是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文化产品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信仰、理念、智慧、情感和精神、风骨。其内涵具体表现在 :以人为主体 ,以人伦为中心 ;注重操守修养 ,追求人格完美 ,提倡入世精神 ;主张中衡平和、刚健有力 ;长于辩证思维、综合体验 ;束缚思想、压抑个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人文教育追求,在弘扬道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一路走来。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高地,是学术研究的宝地,更是人格培育的圣殿。在当今,大学能否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责,关键要看我们的大学是否具有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与广告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广告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广告人在创作策划广告时,还是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中,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广告手法的日新月异,当代社会出现了许多有伦理争议的广告现象,而且许多已经超出了法律的管辖范畴,其中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着眼于传统文化对广告伦理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遵循与突破、传统与现代、正面与负面的广告误区与表现,主要包括:广告的失真与夸大,比较广告中的伦理,倡导性广告的伦理,针对儿童与妇女的广告伦理,媒介外溢引起的广告伦理界定等。由于伦理问题本身的敏感性和多重标准,文章认为要根据时代的变迁来适度地认识广告伦理问题,以提高华人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05,(11)
在京、沪、穗的城市商圈中,不论走到何处,举目环顾,高楼商厦、电视大屏幕、公共体育的巨幅广告,多是西人面孔和西方的张扬风格与色彩,很难一见中国的拙朴,东方的恬淡。在人们的谈话中,某某知名西方企业家怎么说,某某获诺贝尔经济奖的学者怎么说,某某事情上西方政府处理的方法是……唯西方马首是瞻,唯西人所言极是,唯西例为理政之所循。从学界到商圈,从官府到民间,都在迷失自己,症结就是迷失了自己的文化与传统,中国人差不多成了没有根的族群。总之,西方是中国人眼里的时髦与先进,东方是中国人眼里的守旧与落伍。1840年以来,中国在经济上被殖…  相似文献   

9.
大学要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的重要日程。其主要作法是: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大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心育等素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11.
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传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纵向角度比较了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在历史渊源、立法、思想、法律、精神、社会实践基础等方面的传统差异。指出我国当代法律文化应当反映几千年中华法律文明的精神成就,对中华法律文明抱有自信,走出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既冲突又契合.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反传统,是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冲突的一面,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却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她的故乡德国生根发芽,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开花结果,除了其他的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中"阴"、"阳"两点论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使矛盾的对立因素达到统一、和谐,构成完美的事物,以保证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前几年,在“文化热”的讨论中,一些人以“矫枉必须过正”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一堆发出腐烂气、使人窒息的垃圾。这当然是错的。在强烈的反传统之后,如果又伴随着一种同样过份的民族主义运动,提倡人人讲传统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未免过于偏激。这种相互攻讦的态度对文化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视角、时代视角、地域视角三个方面入手,才能准确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深入理解长安文化。长安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长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为古代各政权认可并极力推动、普及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盛世文化,记载着中华传统的辉煌与骄傲;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对其他地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多民族不断融合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装饰纹样不但形式多样,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它成为构建民族理性思维和文化性格的象征、张扬儒家思想和伦理的化身、祈盼福喜和吉祥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的出现 ,使人类面临着新的文化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应积极挺进多元化的网络文化阵地 ,在与网络文化的交融、碰撞中 ,既要保持并巩固自身特定、有益的内涵 ,也要在与网络文化的交融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使自身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根据生命科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99级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所作的2 4 0篇作文整理的调查报告。文章反映了北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认真思考。大家认为文化建设和科教兴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应在继承和更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和谐的观念、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以及重德向善的精神等 ,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传统文化中缺少理论分析思维 ,忽略平等自由和权利、官本位以及因循守旧意识等妨碍社会进步的成分则应加以“过滤”和“剔除”。传统文明必须新陈代谢 ,才能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2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作为中国人,邓小平必然秉承着这种文化基因,邓小平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卓越的政治智慧也必然深深地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本文从多个方面研究探讨了邓小平的政治智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深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