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古发掘材料表明,从旧石器时代早期某一时段起,直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就一直生活、劳动在浙江境内,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化石和文化遗迹,翻开了浙江历史光辉篇章的第一页。回顾浙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历程,并对一些重要发现或问题作一评估,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浙江人类早期发展史提供比较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 1980年以前,古人类学家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情况的研究几乎是空白。1954年,曾在时属安徽省的泗洪县境内的下草湾发现一段长152.7毫米的人类股骨化石,其时代约距今四、五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下草湾人化石出土地点不明、地层关系不详,加之化石材料太少、部位不甚重要,因此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后直到七十年代末期,在这一地区没有重要的发现,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地区处于南北早期人类即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间的过渡地带,对  相似文献   

3.
人工用火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三峡是我国重要的化石人类遗迹分布区,也保存着很重要的人类用火遗存.在距今约8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三峡地区古人类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石烹法"炊食技术.该技术的发明,使三峡地区古人类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煮食方法加工熟食的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该技术迅速向我国其他地区传播.三峡地区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古人类演化地区,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类用火技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地方.  相似文献   

4.
辽宁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辽河流域居住、生产、繁衍,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认识先民们生产生活留下来的遗迹、遗物,对了解人类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早期远古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史实,对振奋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辽河流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到目前为止,已达9处之多。按时代早晚划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早  相似文献   

5.
江陵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鸡公山。这是中国迄今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上活动的遗迹,为我们粗略地勾勒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场景。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村。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遗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遗址在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古城遗址中时代最早的古城遗址之一,而且位置最南。其近似圆形的布局尚属仅见,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珍贵实物资料。昆山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在江苏省昆山市赵陵山。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分化明显,战争频繁,已基本迈入早期文化社会的门槛。  相似文献   

6.
以汾河流域为例,通过对晚更新世早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人类活动以适应环境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物质基础,它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早期人类应对自然界的能动手段。期间,流域作为一种自然区域,一方面具有适宜早期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另一方面又孕育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人类群体,推进着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7.
1989年10月23日到11月14日,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玉溪地区和江川县文管所联合发掘队对江川县路居乡上龙潭村甘棠箐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中出土了石,骨制品上万件(其中石、骨器上千件)及十多种与产元谋猿人化石动物群时代相当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云南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出土材料最多的一次发掘,所获材料对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古老性、人类移居的时间及其过程、文化渊源、文化的适应等问题,不是仅靠考古便可解决的,21世纪以后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结合了地质学、分子生物学、高科技断代、古气候与古环境学等相关学科,从而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势。这种跨学科研究向我们揭示了越来越多有关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青藏高原移居和生活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大约距今 3 0 0 - 40 0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而人又是从古猿的进化系统中分化出来的。作为真正的人的主要特征是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 ,这是从猿到人的分水岭。人类历史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阶段 ,又称人类历史的史前时期。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来看 ,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属于旧石器时代 ,人类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等阶段 ,最后完成了原始人向现代人的转换。在社会组织形式方面 ,原始人经历了从血缘家族到氏族公社 (前期母系氏族公社 ,后期父系氏族公社 )的演变过程。原始人从采集植物果实和猎…  相似文献   

10.
原始公社存在过食人之风,这已是公论。问题在于:食人风气最初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食人风气最早出现在何时?有论者认为:食人之风在原始社会的出现是出于某种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在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产生的,因此食人之风可能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在蒙昧时代中级阶段(指原始社会早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由于食物来源经常没有保证,在这个阶段上大概发生了食人之风,这种风气,后来保持颇久”。我们认为,恩格斯的这一看法至今仍  相似文献   

11.
塘子沟文化人类生活环境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塘子沟文化人类生活环境试探耿德铭以科学理论恢复远古先民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滇西旧石器时代晚期塘子沟文化①研究中必须探讨清楚的重要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类用以适应、利用环境的生...  相似文献   

12.
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诸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民族的重要聚居地,现今居住着苗、瑶、畲、土家、壮、侗、仫佬、毛南、京、黎以及水、仡佬等众多民族。中南诸族的先人,很早就共居在这片广阔的地域内,彼此结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密切关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远古时代起,中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有湖北郧县猿人,郧西猿人和大冶章山石龙头洞穴遗址。郧县猿人和郧西猿人,统称为“郧阳猿人”,距今约六十万年至一百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有马坝人和长阳人。马坝人距今约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西藏高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远古时代的西藏高原是一片荒芜不毛、寒冷干燥的土地,完全不适于人类生存。有的人类学家认为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高原才开始有人类居住。但是,这种传统看法,在最近四十年时间里已经被西藏高原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所彻底动摇。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山西地区森林植被之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为我国文明发祥较早地区,森林亦有悠久的发达史。拙文试图依据历代文献资料,寻究历史时期森林概况及其发展趋势,或许与山西地区土地整治不无参考。一、历代载籍森林之资料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早期活动尝以森林为舞台背景。据考古发掘,山西地区旧石器时代虎、野猪、赤鹿等森林动物化石的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旧石器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西南地区不仅是中国人类的发源地,而且是亚洲乃至世界人类的发源地;近年来发现的大量旧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了西南地区是我国旧石器文化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最初的"一元"。  相似文献   

16.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既有别于旧石器时代,又不同于五帝时代.旧石器时代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关系,先民们还不可能去欣赏自然、欣赏美,创造艺术,而五帝时代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类不和谐的音符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屠杀、人牲、殉葬、贪婪、残暴、血风腥雨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于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所表现的那种和谐乐观精神逐渐地演变为对于粗狂、狞戾之美的赞颂,对于怪异与丑陋的欣赏.  相似文献   

17.
经过数十万年漫长而艰辛的斗争,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经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迈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发展时期—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特点,是磨制石器的出现。人类采用钻、磨等新技术制作石器,大大提高了工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类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兼职教授贾兰坡先生今春应邀到厦门大学讲学。贾先生讲授了“旧石器辨认、打制方法和旧石器研究”、“人类化石的发现与发掘方法(要略)”、“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现状”、“中国考古  相似文献   

19.
西侯度遗址和匼河遗址,是我国五十年代发现的两处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前者属于早更新世,后者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前者的发现,首次把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带入一百万年前。本文试图通过石器的打制方法和石器的类型等方面,来探索山西南部的两个近在咫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0,(7):51-52
“科学家于本周四在澳大利亚揭秘:进化论之父查尔斯&#183;达尔文是(旧石器时代)克鲁马努人的直系后代。克鲁马努人于3万年前迁徙至欧洲,他们的进入标志着尼安德特人的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