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内政外交上提出的两大战略目标和任务,反映了中国对自身社会问题与世界全球问题的全新治理思路和构想.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命题的延伸和升华,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论和实践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美丽中国”反映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基本主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延伸和理论新发展.“美丽中国”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都实现了均衡发展的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界急剧变化、中国迅速发展、世界为之聚焦的重要历史时刻,建构了以和平发展为主体,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两翼的和谐战略体系,体系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具体理论成果.对体系结构与内涵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以和谐世界为着眼点,和平发展为着重点,和谐社会为着手点,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跨越了地域时空,在160年后对当今世界仍有深刻影响.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如何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和谐世界"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对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了巨大努力,具体体现在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发展、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和谐关系、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友好关系和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通过共建和谐世界为中国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式”。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研究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对外共建和谐世界,树立大国形象,以及促进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阐述了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以及...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大,国家利益的外部决定因素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体现为相应的外部需求,构建和谐世界是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的自然延伸,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和重要条件。由此,启发并催生了中国探寻外部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与"和谐"是一脉相承的共同体,伊斯兰的本义是"和平".和平是构建"和谐"的最根本基础,因此,伊斯兰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之一.伊斯兰教有关"敬主爱人、两世吉庆"等一切积德行善思想是成就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一.伊斯兰教是和谐社会的挚友,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和谐思想的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的思想。"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是古代先贤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传统和谐社会的特点是平均主义,是一种普遍贫穷的社会,而今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有序、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是当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思潮。“中间主义”思潮发展势头高涨,已然成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主流价值取向,是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为应对内外挑战,着眼未来,致力于改革和发展而开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无独有偶,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重大理论,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间主义”思潮与“和谐世界”理念所倡导的源于东方文化的中正和谐之道,对于应对和化解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危机,维护世界和平,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着重阐述了和谐及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十一五”期间广西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及影响因素、和谐发展的重点等,并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两个层面建构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和平崛起"到"中国和平发展"概念的转变仅有半年的时间,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只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外界的猜疑.中国和平发展随时代主题而律动,可谓正当其时.而谋求中国和平发展,又需要构建两个和谐社会,即构建和谐的国内社会与构建和谐的国际社会(或和谐世界).两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互动的两个层面,廓清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和方向,同时也是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甚至上百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  相似文献   

12.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中国先秦思想家对理想的和谐社会也做出过描绘.伟大导师马克思更对理想社会做出了精彩论述.现阶段提出构建和谐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且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探讨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了"和谐世界"思想的精神蕴涵: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同利益;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概括指出了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思想创新性和文化包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校作为社会科学文化的前沿,应当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率先垂范,从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从高校工会工作的职能出发,探讨高校工会工作如何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提出高校工会在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可以大有作为,应该发挥也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和,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纽带、推动力,是人类探索、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的理念,在中国、在世界已经演进了数千年,亦将伴随人类前进的步伐而发扬光大。本世纪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讲台上相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命题后,国内外关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海西"的文化战略工程和内在要求,对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农村"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和谐海西"建设中的战略意义及构建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系承传华夏古代的礼乐文明,吸收百家之长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道教作为一种历久不衰的精神文化,不仅对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基石之一。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今的世界倡导道教博大宽容的平等精神,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从道教和谐社会观的理论基础、道教和谐社会观的实践基础、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贡献三个方面看,道教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最终建立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和谐家庭不仅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家庭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家庭和谐对世界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中国的家庭和谐了,中国社会才会享有真正的和谐,也只有中国社会和谐了,世界才会有和谐。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和谐校园构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这一理念落实到大学校园,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与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和谐校园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应着重把握的几个"和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不争"和"言善信"。争之有损,意欲之"不争","为而不争",行"不争之争";不信之有果,行之"言善信","言善信"发端于"诚"的本体世界,皈依于"信"的意义世界,落实于"做人"的生活世界。深入研究和挖掘老子"不争"与"言善信"的德育思想,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以及身与心和谐共进,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道德资源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