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谭可(广东高州中学525200)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在教者指导下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朗B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叶圣陶大师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  相似文献   

2.
余菊会 《新天地》2011,(12):477-477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发展很有益处。阔读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好体会出文中的思想感情。加强读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种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加强“读”的训练,采用“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方法。本文试从“确立阅读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同学间的阅读互动、交流”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提高学生语文课中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在教与学之间作良好的配合,传授某些方法,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提高其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向“自学”方向发展,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模仿”,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怎样“模仿”?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阅读?我作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从来都相当重视文言文。1980年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列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修订中,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达到的目的,考虑了“在初中基础上,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高中语文课文言文的内容,编写比例占高中三年语文课教学内容的30.4%。1997年在浙江、天津、上海一带试用的实验教材,编写比例增加到50%,这套教材已于2000年在全国推广使用。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有些人却担心阅读、积累的囫囵吞枣会影响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情感、语言等的理解和感悟。我以为大可不必顾虑这些。感悟,可以随着学生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能读会写”是语文课最为核心的任务的精要概括,那作文就是管“会写”这一块,它恰是语文课的“半壁江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才能省时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和阅读才能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应试上,以试题为教学导向,就从本质上偏离了大纲的要求。阅读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的阅读能力,另一个是深层的阅读才能。也可以说是语言的学习性阅读与语言的应用性阅读,大学英语教学应是语言应用性阅读体现在语言学习性阅读之中。  相似文献   

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知识的重要工具.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激发阅读的兴趣,喜爱阅读,自觉读书,真正把阅读作为每日必不可缺少的活动,从而养成他们喜爱读书的习惯,这是许多从事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谈谈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大王卡"有奖读书活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仿作即模仿写作。古人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可见,规矩、法度、模式对初学者的重要意义。古往今来,很多技能技巧的获得,都是经历过模仿阶段的,写作当然也不例外。通过模仿,可以使学生领悟写作技巧的规矩法度,使之有样可依,有迹可循,在范文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写作的要领。“范文”是给学生以“规范”,“举一隅复三隅”。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规范地表达;而阅读则是为培养表达——书面和口头的创造打基础。如果说,阅读是“采矿”,“准备原料”;表达训练是“冶炼”;那么,仿作便是冶炼成型的“模具”了。因此,仿作是对中学生进行作文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如何紧扣读写能力的提高去组织教学,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写促读,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所谓以写促读,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精心设计写作练习,使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去写作。写是读书的出发点,读书是写的落脚点。这样就可以使读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着写作任务去读书,它是通过写来提高读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是为  相似文献   

11.
一、读 ,让课堂书声琅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历代名家论语文学习 ,无不强调“读”。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 ,正是对“读”的充分肯定。因此 ,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 ,必须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受。(一 )重视教师范读 ,激发学生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形成语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 ,叙述了千千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理论和实证基础,建立基于语料库的学术摘要写作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进行“阅读-模仿-修改”的自主写作训练。学生在为期9周的实验过程中为一篇完整论文撰写摘要,并运用语料库对初稿进行修改,最终提交终稿。使用Wordsmith Tools 7.0和SPSS 2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提取、分析,探究使用该模式能否显著减少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体裁和语言失当等问题,进而探讨该模式中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和作用,以期为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教师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教育后代的。“言传”是运用语言来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教师的语言反映他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青少年模仿力强,容易接受影响,教师的某些语言会给学生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影响。陈景润同志在中学读书时,他的数学老师沈元同志为了启发学生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语言教学中,仿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必须得到训练和培养。作为修辞与构词手段,仿拟在英汉语教学中作用甚大。其一,仿拟强调模仿,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仿拟思维能力。其二,仿拟强调拟创,即创新。通过“拟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阅读课的“最终目的为:(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即“教是为了不教”。传统语文课,教师以讲课本为主,学生当听众和记录员,依赖性强,有诸多弊端。1994年4月第一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教材编排遵循以基本训练为主体的阶段性训练程序的原则,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结合,分单元安排。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突出能力训练,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赵彩丽 《新天地》2011,(9):119-119
英语语言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17.
普教语文课教学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头课 ,尤其是作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写作文 ,对作文感到害怕、厌烦 ,一提起笔来便头疼不已 ,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普教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一 阅读、积累高尔基说 :“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 ,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杜甫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陆游语“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其实就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中所道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义。写作上的“有米之炊”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寻是远远…  相似文献   

18.
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朗读,能使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能让平面的语言变得立体,能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而这正是提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喜欢语文的一个理由。宋代朱熹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一语道破了读书特别是咏诵文章的奥妙。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过:“学习任何一种语  相似文献   

19.
“以输出为驱动”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然而,当前我国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普遍重“输入”轻“输出”,教学费时低效。本文以“输出假设”为理论依据,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以输出为驱动”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既通过课堂专题式小组讨论、诗歌诵唱﹑戏剧表演﹑“我”来讲文学﹑读书报告交流会﹑优秀课程论文展评﹑改编或原创作品展评等多种输出形式调动学生说和写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促进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文章里,我们曾多次揭示了“破碎的语文教学”和“破碎的语文教育观”现象。语文教学之所以“破碎”,是因为只看到语文课内部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大块知识和语文课外部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日常生活”三大类知识。而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统一于庞杂的知识网络。在语文课中反映出来,以致于竟然看不到语文课就是习得语言(获得理解、表达能力)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因此,把语文课上成知性分析课,所谓知性分析课,就是指对语文课程涉及的八大块、三大类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语文教学的课堂实际上成了“教”的课堂。这种知性分析造成语文课有讲解不尽的知识,分析不完的课题,上得极为“破碎”,因此忽视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