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民族学者不了解“民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日本民族学的国际性日本民族学会借此创立50周年之际,号召我们就当前日本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状况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我作为日本的民族学研究者之一员,在这里妄论什么“障碍”和“阻难”之类的事情,正象对天啐唾沫一样,有些不自量力。因此,本文的通篇叙述都是基于我本人的自我反省写成的。此外,在这里我是把“民族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同义语使用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尽管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合交叉的地方,但就其词语的来源和学术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学的名称和对象民族学这个名称是从外文翻译来的,最初译为民种学或人种学。这个词在法文中有两个字:一是ethnologie,一是ethnographie。一般是将前者译为民族学,后者译为民族志。但法国的习惯用法是将前者当作广义的,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四门学科;后者是狭义的,仅指民族学而言。也有人认为,前者指理论民族学或比较民族学;后者指叙述民族学或民族志。在英文中,ethnology和ethnography两字也是互相通用的。但最常用的是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或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两个词。一般说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国内外,人们对民族历史和民族起源问题给予很大注意,甚至在民族学中出现了新的分科,诸如民族史学、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等。对“民族”这个词也开始给予不少研究。尽管在“民族志”和“民族学”两个名称中都含有这个希腊词的成分,意指人民、群体、氏族特征,但是民族学者在过去谁也没有对这个词的确切内涵给予注意。这个词只在学科称谓中使用,而且往往有所区别:(民族志)指对各民族的描述,(民族学)指对各民族一  相似文献   

4.
中文 (汉语 )里的“民族”这个概念与英语的对译问题 ,久已存在于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界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绕不开 ,也是有必要深入探讨的。类似的有关问题 ,如果不认真对待 ,必然给顺畅的学术交流造成障碍 ,有时候还会闹出笑话。例如 ,在 2 0 0 0年 7月于北京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2 0 0 0年中期会议”上 ,根据与会者自己提供的机构名称而排印并散发的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会议资料集中 ,我国各地的一些民族研究所、民族院校的名称 ,涉及到“民族”这个词的 ,就分别用了national、nationality(含其复数形…  相似文献   

5.
谭瑾 《民族论坛》2012,(24):116
<正>2012年11月9日-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承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民族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的近百名参会代表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些西方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有关“族群”(ethnic group)及其相关理论已成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却忽视了与西方民族学和人类学术语“族群”、“族群性”等同出一源的俄语术语。本文在对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术语этнос、этничность和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与相应的英语术语ethnos、ethnicity和ethnic group进行源流、释义对比分析后指出,双方学术观点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этничность(ethnicity)的理解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个术语指“民族(或族群)的性质和特点”。差异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示民族(或族群)实体的术语不同,俄罗斯学者用этнос,西方学者用ethnic group;(2)俄语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特指民族的亚体或部分少数民族,而英语的ethnic group已由原来仅指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人集团和亚集团,扩展到泛指社会上因文化或血统关系而具有明显不同意识的所有集团,甚至包括一国之内占人口多数的民族集团。  相似文献   

7.
一、因国而异的学术名称当前,在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中,使用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名称,含义相近或相似,一般不易分辨,尤其对门外汉来说,这些名称往往使人迷惑不解。而且,关于这些学科的分类法和命名法,常常由于国家的不同或学者的不同而又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最近美国对这些名称的用法。“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这个名称,原来是美国创造的。现在,美国作为这个学术领域的中心,其分类法已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作为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半期才正式形成的。20世纪初,西方民族学各流派结合社会学学说陆续传入我国。初期主要是介绍各流派的著作和观点。三十年代以后,我国民族学者开始结合西方民族学理论着重研究我国的少数民族。西方民族学通过翻译,早在1903年就传入我国。但当时是以“民种学”、“人种学”、“人类学”之名出现的。直到1926年,蔡元培发表了《说民族学》一文,才第一次使用“民族学”一词。以后蔡氏又写了《社会学与民族学之关系》、《民族学上之进化观》,逐渐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重视。《说民族学》一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民族学的字源,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民族学是作为英语Ethnology的译语而流行于世的,最初它被包括在人类学这一含混不清的总称中,但随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相对于研究人类体质的体质人类学,人们逐渐把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看作为民族学。所谓文化,是指对野蛮民族这一意义上来考虑的,因而民族学就是通过对未开化民族或与其相近的落后民族的文化的比较研究,以达到恢复人类文化这一目的的一门学问,这是人们通常对民族学所下的定义。不过,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民族学开始增加新的内容。马利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主张作为先驱,几乎与此同时,拉德克利夫-布朗将以前的民族学划分为他所谓的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后一门学科比之各历史性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08,(3):48-49
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转型:20世纪5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50年代末这10年可以说是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转型时期。其一,组织机构的调整。随着新兴政权的建立,原中央研究院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使命宣告终结(其中有小部分的机构和人员迁台,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大学里的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院系也面临着“撤、停、并、转”的命运。这个工作的最终完成拖到了50年代末期,期间贯穿着民族院校和与文化人类学类似的“民族学”专业的建立等“事件”。尔后形成的组织格局就是:华东、华南的人类学民族学机构被取消,华北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的形式保留了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一“民族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民族的一门学科。“民族学”这个名词,也同其它许多科学的名词一样,起源于古希腊文,由ΕθΝΟΣ(族、民族)和ΓAΡΦΕΙΝ(叙述、描写)两字组成,意即“关于各族人民的记述”。“‘民族学’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呼,而其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在专家们之间总是争论不休,各持己见。在美国,一直称其谓‘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12.
《民族学刊》(创刊号)出版发行后,在全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2010年9月26日,《民族学刊》编辑部收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民族学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限为2010-2013年”的“收录证书”,证书编号为:SC290。《民族学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民族学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一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r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y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即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家民委以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名义于2003年7月中办成功的。2008年7月,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将在中国的昆明市召开。大会确定的主题是“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Development and Culture Dwersity)。  相似文献   

15.
一 文化人类学(Cultuial 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Williaw Henry Holmes 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符号制度,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旅游的民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的问题和在旅游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问题 ,就是怎样把文化拿出来给人看这样的问题。大家知道 ,凡是讲人类学的或民族学的话题 ,自然是把文化作为核心词 ,作为关键词 ,把人作为研究对象。我想这是一样的 ,不管叫什么人类学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传统。我们知道 ,人类学有很多国家背景 ,今天蔡华教授讲的是法国的知识传统 ,在法国传统中积累的人类学的知识引起了一些人类学者的关注。至少在中国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 ,如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 ,通常是人类学家进入了一个传统的领域 ,也是不能解决旅游这个大领域的所有问题。人类学者都…  相似文献   

17.
对很多人来说2003年7月10日可能平平淡淡,而对申办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学者们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获得了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的举办权,并将于2008年在昆明举行.它对于13亿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的议题包含了从基因到人权几乎所有与人类相关的内容.我们国家的人类学和民族学在世界上是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需要各国的人类学和民族学学家来认证.中国需要向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介绍改革开放的经验,也需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更好的经验和做法.至少我自己把这次会议看得很重.中国加入世贸说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是有信用的,是举足轻重的.而中国能够击败竞争对手,申办下一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说明在我们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和改善我国人口质量方面是得到世界认同的.我认为这个大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因此我想通过以下内容向读者介绍这个重要的日子和了解我们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我的思想从封闭的学究哲学的圈子逸出,在户外饱吸清新的气息,精神为之一振。像一个漫步于山间的城里人,我陶醉于广阔的天地,而我诧异的眼睛难能摄入富裕和繁多的情景。”这段文字是伟大的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所写,表达了他开始接触人类学的兴奋心情。然而,人类学是什么?anthropology(人类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anthropos(人)和logia(科学),意即“人类(从数百万年前迄今)的科学研究”。许多学科也研究关于人的特定领域,而人类学则试图揭示人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现改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其创建者郝苏民先生荣休(国外称因有学术建树而得到"退而不休"待遇的学者为Professor Emeritus,我译之为"荣休",我看郝先生当之无愧)之后不久,便给了我这个机会来座谈,我十分感激.此前我来过这里一次,第一印象是,这个教学研究机构在民族学上有其值得珍惜的特色.当不少同人仍旧沉浸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等学科之间的界线的"勘察工作"时,这个学院"偏安一隅",悄然进行自己的学科综合.  相似文献   

20.
今年 7月 2 4日至 2 8日 ,在北京奥林匹克饭店召开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2 0 0 0年中期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云南大学人类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国市长协会同为会议的组委会成员单位。会议得到了国家民委的全力支持。这次会议以“都市民族文化 :维护和相互影响”为主题 ,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