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越文化与绍兴学--越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区域文化的越文化研究,存在着越族、越国和越地文化的三种研究指向,三者各有特点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表现为无穷的魅力,也存在先天的不足。由此提出建立以“绍兴学”命名的区域文化研究体系,使得璀灿的绍兴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轨迹能够更为完整和系统地再现,提出“绍兴学”研究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吴文化”和“越文化”是指吴人和越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所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春秋末年吴国灭亡以后吴地的吴文化就被越文化取代了,战国中期越国被楚国灭亡以后吴越地区的越文化又被楚文化覆盖了,所以在战国时期我们在吴越地区只能见到越文化和楚文化的遗存了。通过对战国时期吴越地区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到一个地区的文化是怎样随着人群的流动而变迁的,因此用一个固定的词例如“吴文化”或“越文化”来称呼这个地区前后更替变化的文化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越商精神的传承有助于越商持续创新,也有利于越商企业本身的传承.而传承越商精神和弘扬越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的总结,这只有体现在企业家经营实践中,才使文化与产业相结合而充满生命力.由于越商精神依存于越文化,传承越商精神需要从各种间接途径通过弘扬越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依据上述思路本文指出,发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业和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既是传承越商精神和弘扬越文化的路径,也是政府和企业家为越商精神的传承所作的最大实际成果.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和繁荣促进绍兴制造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消除绍兴城乡的文化环境差异,这促使农村其它各项事业发展,最终使城乡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越文化对越商创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经济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究其原因,越文化是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越商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业精神、创业动机、创业行为、创业环境等处处留有越文化的烙印。此文从越文化入手,对越商的创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越都城的建立有其历史原因:一是越地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二是北方各族各国发展的经验;三是兴越争霸的基本要求.绍兴城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越都城址的不二选择.越都城有大小两城,各有需求,又密切结合.它是按照大国的要求和争霸的目标来建造的,是越国争霸的前奏曲,为称霸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于越先民的族群血液浇灌了大越之魂,越地流淌着自我实现的人心主流.越中人文精神的正向演进,促进了自身的文化增殖,使之成为名士乡及其不断进取发展的动力源.越中百年师范教育史诠释和丰富了越中人文精神,成为大学精神之内核.从"大越之魂"到"大学之魂"的转化中,大学有责任激活其文化因子,实现有意义的转型、重塑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越文化对鲁迅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鲁迅思想的越文化渊源"、"鲁迅与越地人物的精神联系"、"鲁迅作品的越文化表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越地独特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先秦到六朝越地形成了多样呈现的文化格局.越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秦越地古老文化的形成,第二个阶段是汉代三国时期儒学浸润与越地古老文化的碰撞生发出越地文化的新传统,第三个阶段是东晋南朝时北方士族的南迁给越地文化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越文化出现新的走向呈显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化的另面文化.  相似文献   

9.
越文化对鲁迅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在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就“鲁迅思想的越文化渊源”、“鲁迅与越地人物的精神联系”、“鲁迅作品的越文化表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 ,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鲁迅习书早,书写时间长久,书写量巨大,且形成独特风格并影响深远,所以应被视为书法大家.鲁迅的书学之路是从越地绍兴起步的,从外部社会文化到家庭教育以及书法之乡的浸润、教育和习染,越地绍兴都可谓是从多方面影响鲁迅修习书法的生成性场域.越文化的精神内涵从多方面给予鲁迅书法以滋养.越文化作为海洋文化的开放性特质对于鲁迅书法多元多向吸收产生有益影响;越文化的务实精神,坚韧顽强精神和勤奋之风对于鲁迅书法也产生积极影响;复杂深厚的越文化促成了鲁迅书法的书写内容“硬”“韧”特质与书艺“和静”“古雅”韵味组合共生这一奇特现象;以鲁迅墨迹为元素化成的牌匾、联语、中堂、条幅及碑石等,也已经成为当今越地文化特别是绍兴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性格是复杂而多元的,与越人的性格原型、越文化的精神气质上存在着沟通和承传.而越地文化的复杂内涵孕育出的越人,总是以矛盾的形式表达着自身的性格魅力.对这种矛盾复杂性的原始基因的追溯需要从多个层面的展开,尤其应注意从地理环境与历史变迁对于越人性格、越文化生成的意义这一层面来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2.
<越绝书>是研究吴越历史的工具书,其史实可以补史之不足,但因其内容庞杂,历来研究者对<越绝书>是怎样一部书,评价并不一致.笔者认为,<越绝书>内容虽杂,主旨却很明确,它是一部宣扬儒家仁义思想和颂扬越国精神的书.  相似文献   

13.
王晓初的<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从"越文化"视角切入透视鲁迅,在宏大的视野中梳理与提炼了鲁迅生成的越文化传统与背景,进而在鲁迅对越文化精神之源的追寻与对鲁迅文学文本的越文化底蕴的探究中清晰地呈现出鲁迅与越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纵坐标与"世界史"横坐标的交织中深刻地揭示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之父的现代性意义,是鲁迅研究界一项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试论鲁迅的文化性格及其越文化印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鲁迅研究应该进一步"回到鲁迅那儿去",要重视鲁迅自身,重视鲁迅身上最恒定的,最富于个性色彩的,明显的与他人有别的带有基本特征的东西,如鲁迅的文化性格和鲁迅身上的越文化印痕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两个问题.鲁迅之为鲁迅,是由于他有特殊的文化性格,即独立自由的现代人格精神,这种文化性格不仅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而且在这之后仍然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形成鲁迅宝贵的文化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文化深层的印痕.  相似文献   

15.
绍兴这片古老深厚的沃土养育了灿烂辉煌丰厚博大的越文化。越剧作为越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多种手段、多种形式体现出越文化的丰富内涵,该文从越文化孕育了越剧的产生,越剧对越文化的体现与解读两个方面探讨了越剧与越文化的关系。越剧在越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产生,历经发展、演变都折射出越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存续、积淀,扩散开来,最终与越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越族是我国上古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南部及南方地区一个古老民族,在先秦古籍文献中,对于我国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指出,“自江以南则日越”。越族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随着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兴起,“吴越争霸”继而逐鹿中原,人们才进一步认识到这个活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断发纹身”与中原...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视角下的越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肯定,越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其自身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家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文通过对越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论证了其文化内核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并影响了"越商"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宗教文化、自然环境以及近代商业文明三个方面对越地经济思想的成因进行分析,阐述越地经济思想影响下越商的个体行为类型、行为动机、谋利心态等特点,认为应该从发展战略、资本运营、宏观调控、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借鉴学习越地经济思想,加速越地当代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代越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中原各国。勾践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措施,一度缩小了越国同中原其他国家的发展差距,达到了灭吴称霸的目的。然而,当时促进越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已经背离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同时越地落后的经济发展阶段、独特的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决定的越人“性脆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然,去则难追,悦兵敢死”的经济人格也限制了越国进一步发展,置身于时代前列的能力,这是导致越国霸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越商精神与绍兴纺织产业链升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越商精神有其文化因素的根源,是绍兴纺织产业成为集聚产业的一个内在推动因素之一.越商精神有值得发扬的一面,但也有其弱点.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下,绍兴纺织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纺织产业链升级刻不容缓,如何使越商精神在产业链升级中扬长避短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