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开军 《人文杂志》2013,(4):93-100
晚清时期是中国史学批评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渡阶段。在晚清史学批评史上,外国传教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史学批评主体。美国传教士卫三畏、丁韪良对中国史学的批判,既为我们审视中国史学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同时也流露出传教士的文化优越心理和将本国的价值观念、学术理论普世化的倾向。英国传教士艾约瑟、慕维廉、李提摩太通过评骘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对中西史学进行比较评论,开晚清西方史学批评的先河。德国传教士花之安以出人意表的史学视野阐述了有关史学批评的作用、原则、批评者的素养等理论问题,在晚清史学批评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同的文化与信仰导致来华传教士与我国史学家在史学批评上的异趣。循着这些差异,能够看清楚晚清史学批评演进的多元途径与图景,也有助于深入思考中西史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李卫民 《晋阳学刊》2012,(2):3-10,24
导语:多年来的晚清史研究,一直是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化史和清史的分属学科,多种学术视角和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令晚清历史研究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收获了大量高水准的学术成果。目前,晚清史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正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晚清史应该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学科。董丛林教授是主攻晚清史的资深学者。多年来,董先生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注意更新、改进研究方法,在一些方面建立新的研究体系,他的诸多研究成果广受好评。此次,董先生接受本刊采访,畅谈他对深化晚清史研究的真知灼见,自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持者言:本组论文有三个主题词:土地、水和森林。土地、水和森林是组成人类生态环境的三个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历史变迁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深远并具直观外显性,因此很自然地最受生态环境史家关注,成为重点研究课题。在中国史研究中,土地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其进入“历史”与中国史学几乎同样古老。近百年来,历史学家特别是经济史和农学史家,曾就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土地关系、土地利用和改良方式与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历史地理学家更将考察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视为自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档案保存比较完好,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今天保存下来的清代档案材料不下2000万件,这对大清史的编修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清史工程已经作了利用清代档案的总体规划,已经立项整理档案项目23个,涉及档案140万件。  相似文献   

5.
山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晋商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的兴起与明清山西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关,但是明代晋商和清代晋商并不一样。一般来说,明初山西生态环境未恶化之前,晋商多出于较富庶的南部地区,是靠手中资本,乘开中纳粮之机,大兴商屯而崛起的。清代的晋商则在山西北部、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济一蹶不振之后,兴之于“走西口”和“闯关东”的人流之中。他们是随着关外、口外经济的开发,在不可欠缺的商业发展的需求中,经受历练而走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控制程度逐渐加强,但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时,都不得不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尚且如此,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就更应该注意对生态环境的研究。这不仅因为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还因为农业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比拟的依存关系。本文试图粗略地分析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10,(1):F0002-F0002,F0003
作为我国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大师和教育家,郑天挺先生除极短的时间外,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的一生,尽管行政事务缠身,但始终坚持史学研究,在明清史、边疆史地、史料学、文献学、历史档案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清史领域内,他是继孟森教授之后清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才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对象。中国梦需要人才支撑才能实现,人才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在解析人才与中国梦关系的基础上,概述我国人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国梦战略为依托,提出我国人才生态环境要从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事业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9.
戴逸 《河北学刊》2008,28(3):251-254
一、戴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生病住院期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主持编修的大型史书《清史》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标志性学术文化工程,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首先想了解的是您个人的清史研究。您什么时间开始研究清代历史,有着怎样的治学经验?我从事清史研究,实际上是出于两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道德调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实现了伦理学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自然道德的拓展 ,把人类道德关怀扩展到自然界 ,扩展到地球的整个生态环境领域 ,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应成为建立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出发点和核心。因此 ,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生命与自然界 ,实行可持续发展应成为生态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课题。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福州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福州市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目前福州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做深层次的分析,并在符合福州市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应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展龙 《兰州学刊》2010,(5):223-224
清代史学处于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总结期和嬗变期,深入研究这一特殊时期的史学,对于认知和建构整个传统史学体系至为重要。近年来,学术界对清代史学的研究日益深入,不断精进,相关论著异彩纷呈,不绝如缕。概括起来,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史家的个案研究,对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对史学流派的研究、对边疆民族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汤城 《东岳论丛》2007,28(3):98-100
邵晋涵是清代浙东史学的后起之秀,也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史学家。他在明代邓以讚《史记辑评》本的基础上,著成《史记辑评》,形成了丰富的史学批评思想,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生态环境与学校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与生态环境的统一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从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入手,对教育生态环境所涉及的内容及影响学校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创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15.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作为贯穿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主线.其内涵主要包括肯定清初郑成功抗清事业,重视天地会作用,评价太平天国是民族革命的巨大洪流等.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关头,他撰成<清史大纲>,标志着"民族革命史现"达到了升华.主要论述民族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天地会肇其端,太平军扬其波,革命党竞其功."并明确地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标志,强调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意义.他的"民族革命史观"在当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是其学术经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赵睿 《学术界》2012,(1):143-151,286,287
在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中,生态理论的兴起为知识分子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系统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和作用不是割裂的,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知识分子发展赖以依存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知识分子生态环境,首先需要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合理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正确理解知识分子的价值则是创造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其次,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是转型社会的必然,所以分析转型社会给知识分子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困境,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第三,需要有文化生态环境的依托.大学作为知识分子成长和生活的“社区”,其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科伟 《人文杂志》2001,(4):155-157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西部地区又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极其深远.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安全,人们最担心的也是生态环境问题,即西部大开发会不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能否与经济开发很好的协调起来?作者认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既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更要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非农化进而城镇化则是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生计转型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生计转型既可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拟通过对云南山区某彝族村寨——Y村5个阶段生计转型和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阐释生计转型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逻辑关联.Y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度依赖开...  相似文献   

19.
<正> 有清一代,以一八四○年为界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六四四年至一八四○年是清朝前期的历史;一八四○至一九一一年是清朝后期的历史,习惯上属于近代史的研究范围。这里所说的清史,主要是指清代前期,也包括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近年来,清史研究有了较大的开展。就宏观方面来说,业已出版的作为断代史的《简明清史》、《清史简编》等,都是力求从纵的方面探索清代的历史过程,对有清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作综合的阐述。除此之外,一些关于满族社会发展,清代早期历史地位的专文,也属于这类研究领域。而更多的论文则是对一些具体问题或者说微观领域(当然也有不少是大问  相似文献   

20.
水是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无论是在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或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水对社会的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中国已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缺水危机,水旱灾害带来的问题,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本文对中国历代治水的特点与启示作了深入的探讨,这一问题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