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建设和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完善改革举措,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探索一条既合乎我国国情又合乎普遍规律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法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行动指南.法治是有效规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法治理念、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必须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3.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指引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991年苏联的不幸解体,可以说是20世纪极 为严重的地缘政治上的劫难,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场悲剧。同属于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和中国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昔日苏联解体覆亡,今日中国毅然崛起。因此,应 该认真吸取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 的认识,坚持执政为民、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方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基于以人为本的视野进行考察,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实践中对以人为本原则的严重背离。以史为鉴,在新形势下,我国应该始终不渝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发展人本经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抵御资产阶级的文化侵蚀;坚持内外协调,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曾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积极贡献。今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有利于坚持“五个统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利于调整重大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有利于建立广泛社会共识、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从而严格监督权力运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他结合实际,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协调共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关重要。本文就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指导实际工作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着区别和联系。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有着充分的哲学依据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把人的发展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以来,学界一直在探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客观地分析,苏共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苏联解体最本源的原因。苏共背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于赫鲁晓夫时期,此后,苏共逐渐病变,先进性不再,最终走上亡国之路。苏联解体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示意义在于,中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坚持对媒体的领导,明确党的使命和宗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来的最新发展观.其基本内涵包括: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变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加强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对立和斗争的必然产物,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当今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形式。西方利用媒体舆论煽风点火、利用人员往来进行渗透等手段推行的和平演变是苏联演变与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的解体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反和平演变打牢经济技术基础;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人们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赋予人们的深刻教训是 :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一成不变 ,而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实行必要的改革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主义原则为代价 ;必须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 ,并随时准备粉碎资本主义的“西化”、“分化”图谋 ;共产党要经受长时间执政的考验 ,就必须永葆自身的人民性和先进性。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早产儿”的观点 ,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争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以及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挑战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我国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建立健全构建和谐文化的运行机制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以及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等方面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失误是导致苏联解体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根源,主要表现在:强大国家机器对社会力量和民众利益的压制,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产生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扭曲的社会阶层结构与僵化的社会流动体制,限制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社会主义信仰缺失和社会认同危机,导致人们对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产生严重的信任和认同危机。苏联解体的社会建设根源是世界社会主义应铭记和吸取的重要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后期,经济体制僵化,限制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项改革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为指导,没有切实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上去分析,可以看出苏联的解体有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现实上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与转型、制度变迁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的需求与发展对制度变迁与创新起根本的推动作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意识形态是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制度变迁的外部力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在执政党建设、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在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方向,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态度等方面,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准确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