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解读了广州女作家张欣的都市小说,指出了她小说文本的特点棗注重建构戏剧性情节,并分析了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它在表现社会生活、揭示人性、塑造人物性格、形成其小说审美特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对戏剧性情节的过分追求给她的小说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说吸收、汲取戏剧养料之后,更能引人入胜。普列姆昌德就是娴熟地运用戏剧技巧于其短篇小说的一位艺术大师,他善于通过场景描绘和情节安排来营造氛围,极富戏剧性,在印度同时代作家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巨著中.魏延的塑造却漏洞百出、其结果既损害了作品的忠义思想.也损害了孔明这一形象.同时也使故事情节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4.
美国诗人卡明斯模仿中国诗画家想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的诗歌明确表达出对中国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中国情结。他创作的不少诗本身就是画,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另外,卡明斯的诗画其形其意模糊变化,与中国艺术家追求的模糊审美标准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小说的戏剧性表现在具有诸如“引子”、“结”、“解”、“余音”完整的戏剧结构 ;体现在场景、情节的集中、单一 ;还显示在对行动、巧合、突变和对话等戏剧手法的运用上。正是对不同文体的技巧的借鉴和移用 ,使莫泊桑小说篇幅紧凑、悬念迭起。进而推进了近代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虽是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但其在后期创作中也倡导艺术与生活不可分。《理想丈夫》是其后期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作者在创作中用各种反讽手段,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本文主要从人物、主题、情节方面分析作者对反讽艺术巧妙运用所产生的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小说叙事借鉴了一些戏剧手法,表现出突出的戏剧性。农民工小说叙事借鉴戏剧在极度困境和紧张状态中表现人物命运的手法,将危难情境中的农民工打工生活的矛盾冲突聚光和放大,有效表现了农民工的沉痛和苦难;借鉴戏剧现场呈现的方式,用干脆峻急的事件式叙述和最大限度隐匿作者叙述声音的方法,有效强化了他们残酷的"戏剧人生"。但是,戏剧的本质是行动对心灵的后果,农民工小说叙事主人公思想的欠缺和叙述主体对人物心理缺乏深度的开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达的效果,也影响到农民工小说叙事的戏剧性本身。  相似文献   

8.
《旋律的配合》是奥·赫胥黎最杰出的三部小说之一,是一部饱含哲理同时又具有讽刺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赫胥黎借用音乐领域中的对位法理论作为叙事手法。对位法的应用,使得多个主题、人物、观念、情节得以同时发展,赋予了小说交响乐般的特色。本文拟对小说中对位法在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的应用作出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9.
10.
电视剧作品在戏剧性营造上与戏剧的本质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戏剧情境、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悬念等元素上,但因电视剧作品能够借助摄像机作为媒介,各戏剧元素在营造的方法上固有其特有的原则和尺度。以中国电视剧为例,具体翔实地阐述了有魅力、有价值、有内涵的戏剧情境是营造戏剧性的最基本条件,戏剧动作要对人物表情、形体动作、对话、旁白、音乐等方面均有要求,戏剧冲突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冲突,更应该注重人与自身,重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结合的情况下带来的冲击,为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既要在开篇、结尾设置悬念,还应重视用视听语言来辅助强化悬念等。在创作电视剧作品的时候,编剧要把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营造戏剧性,才能让电视剧作品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对《福乐智慧》的研究范围大多都集中在了对黑汉王朝的政治、法律、宗教、天文、文学等方面 ,而对其在戏剧历史方面所占的地位考虑的甚少 ,《福乐智慧》的结构特点、叙述形式、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对话独白等 ,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戏剧特征 ,它是一部生动的诗剧。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戏剧与文类反讽运用成功的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展示了小说主人公白人少年哈克真实的内心活动的发展轨迹,凸显了小说的各种现实主义主题,尤其是其中的种族歧视的主题,深刻揭露了和鞭挞了当时黑奴制废除前美国南方社会的扭曲的道德观念和堕落腐朽的社会风气.拟探讨小说中出现的戏剧与浪漫文类反讽,最后指出戏剧与浪漫文类反讽的成功运用标志着由马克·吐温着力推动的蔓国小说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流派发展运动转戾点的来临.  相似文献   

13.
侯传文 《东方论坛》2009,(6):27-31,51
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重要的戏剧家,既有丰富的戏剧创作,又有深刻的理论思考。他重视戏剧的“情味”和象征意蕴,提倡戏剧冲突的内向化与戏剧审美的和谐性,强调戏剧的表演特性,关注戏剧的舞台效果。这样的重“情味”、重表演的戏剧思想是对印度传统戏剧诗学的继承和发展。泰戈尔将东西方戏剧诗学熔为一炉而又实现了双重超越,是东方戏剧诗学现代转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化精神中,豪侠精神与恩仇伦理形成了会通融合,具有唐代自身的系统性、开放性并初具类型,更加细密化。唐代血亲复仇主体身份,更加具有平民化倾向,被当作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正面形象讴歌。唐人开始认真地看待复仇的正反两方面社会意义,较为从理性上思考私自复仇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唐人写狐精报仇故事,一般都具有豪迈粗放的喜剧色彩和幽默感。唐人还生发出更为复杂的马报仇故事,突现出对于人马恩遇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作为苏珊·桑塔格戏剧代表作之一,《床上的爱丽斯》塑造了近十位配角形象,形成了配角形象系列。这些容易被忽视并被悬置的人物在整本戏剧中作用明显,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语和形体动作对戏剧内容的建构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推进情节发展、凸显主角形象和深化戏剧主题三个方面。这些被悬置的角色在与主要角色的交互活动中,共同将这出戏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6.
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小说创作     
如果可能,请别写小说.小说创作是一种非社会行为,一旦动笔,小说家会时刻为小说中的人物所困扰;而且,真正写起来,小说指南一类书籍并不管用.假如非写不可,那么,小说家需考虑是以情节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以情节为主,小说家即在虚构的事情中间而非在所谓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人物的时候,抓住情节不放;如果以人物为主,那么,小说家则需对适于情节的某些特征加以强调,使人物在新环境中显得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他们生命.小说家无论重情节抑或是重人物,都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何种风格呈现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当然,在优秀的小说家笔下,故事和人物本身会以最适合的形式出现.小说家应对形式、人物和语言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此外,小说家可能会对道德教诲产生迷恋.尽管应当通过作品给读者以教益,但是,真诚的艺术家并不能专注于说教.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经典中央掘故事的演变,表明这是一个不断被增饰、编创和表演的故事.<央掘魔罗经>所载央掘故事本身的结构、情节、角色、偈颂,以及<贤愚经>、<增一阿含*须陀品>的援引、<大唐西域记>央掘舍邪之处的记录,证明本经的本源形态是一场戏剧表演,本经是戏剧性的佛教仪式演出的实际记录.这在佛经(尤其大乘经典)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德国戏剧符号学家Manfred Pfister的戏剧语言“多功能性”理论,对戏剧话语所隐含的六大功能:指称功能、表情功能、诉求功能、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和诗学功能作分析研究,指出戏剧翻译者要注重对源语和译入语在语言功能方面的差异研究,最大限度地再现戏剧源语言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境构思、设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莎士比亚在剧本中先后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特定情境。它们在引发悲剧、确定性格、决定动作、激发冲突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特征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此剧享有经久不衰的美学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境设计艺术对现代剧本创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