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言语交际中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是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研究的核心课题,而言语行为可大致分为非冲突类和冲突类。语用学研究者提出了若干语用原则来解释各种言语行为,但这些语用原则只能解释或部分解释非冲突类言语交际。因此,我们从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的角度提出了能解释各种类型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一种与自然会话相似的文学表现形式。话剧存在的根基在于呈现冲突,而冲突主要体现在戏剧人物的言语交际行为中。所以对话剧言语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戏剧冲突更深的理解。本文认为行事行为的施事力主要由行事语力来体现,故此语力的研究才是话语分析的关键。本文力从言语行为理论之行事语力视角透视《雷雨》选段中戏剧冲突的主要言语根源。  相似文献   

3.
误解是常发生在冲突言语行为中的一个现象,误解和冲突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由误解引起的冲突是语用学的研究课题。这一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误解冲突的成因,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冲突言语的产生根源、误解的发生机制、冲突言语行为中的误解潜在性三个方面出发,探究了冲突言语行为与误解的关系,并运用顺应论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冲突言语行为的产生是交际双方没有顺应彼此的语境而导致的,这也是误解潜在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称呼语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转换是受目的驱使的重要言语行为,是言者实现其预期交际目的的手段,也是言者有意拉大或缩小双方心理距离、社会距离等目的的表现。本文以《北京人》剧中曾思懿的称呼语转换为例,运用目的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称呼语转换策略对处于目的一致关系和目的冲突关系中的言谈者实现其交际目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恭维是交际中用于维系交际双方和谐关系的言语行为。恭维语亦称称赞语,在人类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从英汉两种语言中恭维语的表达方式、恭维语的内容和对恭维语的应答方式三个方面做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操英语者和操汉语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在使用恭维语时的表达方式、内容和应答方式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 ,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的模糊性与言语交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本文从文学、语篇、修辞和美学等几个方面 ,讨论了语言模糊性与言语交际的相互关系及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交际双方为了遵守会话原则不得不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并且强调了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有效作用,它可以使话语显得更模糊,更有效、更礼貌。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策略,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中的交际观浅析张力军《韩非子》一书现存55篇,作者在书中从语用、心理等角度对言语交际问题作了精彩的论述,分析、探讨了在具体语境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交际方法和策略。一、成功的言语交际,首先要建立起“周泽既渥”的关系人的言语交际活动是运用语...  相似文献   

9.
言语交际,较多的时候是内容明确,上下连贯,结成语篇。预设作为话语的先决条件,对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照应理论、话语表征等理论分析了预设对语篇构建的影响,表明了这些影响是多层面的、立体的,并揭示了预设不等于交际,却多方面制约着交际的进行并最终帮助交际实现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求效应的言语活动,交际双方都试图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领会对方的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的效果,而交际的成功与语言是否准确、恰当密切相关,确切地说,交际语境、词汇运用、语篇解读、文化背景知识等因素影响着言语交际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隐性冲突话语是交际双方在交际目的冲突的情况下,以隐蔽的方式表达各自目的的话语。通过以目的原则为理论基础,以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隐性冲突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性冲突话语的发展模式。讨论发现:隐性冲突话语有两个发展倾向,一个由于目的达成、目的放弃、目的取消、目的搁置等不再向前推进,自行结束;另一个由于交际双方的目的坚持,隐性冲突话语演变为显性冲突话语或间接冲突话语。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基于会话分析对冲突话语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何基于会话分析去指导冲突话语研究,国内学界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会话策略、会话结构及会话风格对这一研究进行三维呈现,可以促进我们对其有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化的结构性矛盾是一个客观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结构性矛盾在形式上表现为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与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在实质上体现为人治与法治两种价值的紧张状态。法律文化的结构性矛盾有其产生的众多原因,从最主要而言,是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两种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法律文化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通过制定良法、法律至上、公正司法与法律教育来消解法律文化中的这种结构性矛盾,建设和谐的法律文化,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与一向强调斗争的辩证法有无矛盾?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文章认为同一性即对立面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事物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它为对立面的斗争设定界限,因而具有制约和调节对立面斗争的作用。对立面之间何以能有和谐?就是靠同一性的这个作用来维持,因此,辩证法与和谐社会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改革开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哲学基石之一,要搞好改革开放、建设好和谐社会就应掌握好同一性制约和调节对立面斗争的作用,而其关键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对立面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传媒自由、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自由、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司法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和核心,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司法公正,以实现司法有效解决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司法公正不会天然形成,它需要一系列条件,传媒自由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6.
教学和科研的冲突是目前高校最难以解决的矛盾.能否有效地化解这一冲突,关系到高校和谐管理的建立.文章借鉴平衡记分卡的设计思路,在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高校战略描述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对中国的高校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国际政治学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类研究范式为视角,通过分析东亚区域治理中存在的纷争与和谐,探讨东亚区域治理前景中可能存在的累加纷争、累加和谐、纷争和谐抵补三类效应。针对当前东亚区域治理中呈现的抵补效应现实,认为促使东亚区域治理向和谐层面发展,应该从现实主义范式的大国治理、自由主义范式的制度治理、以及建构主义范式的规范治理三个途径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文明冲突论”随着9·11的发生日益甚嚣尘上,不同文明之间究竟如何相处的问题也越发凸显。作者从史伯、晏婴的“和同之辩”入手,阐释“和而不同”思想的渊源、内涵以及孔子的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应用与后人的丰富、发展;分析多元状态下文明冲突的实质;指出只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9.
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中国,法律事件中的社会舆论,具有多元化的态势和全新的现代性特质。和谐社会中社会舆论与司法之间的主要关系不仅不是冲突关系,反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即博弈论视角中的正和博弈关系。社会舆论与司法之间的正和博弈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舆论监督并不会影响司法独立,反而是实现司法独立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价值冲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通过价值观念冲突和价值实在冲突体现,人类在价值上的主体性以及主体需求的多样性是价值冲突的根源,和谐社会并不否认价值冲突的存在,它需要利用价值冲突的良性功能,使其充满生机活力,当下我们需要坚持在人与外界和谐的思想指导下处理价值冲突,以"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现实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