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根据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视阈,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要解决当代的生态危机就应该实现制度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科学地看待和运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在探讨当前人与自然紧张关系以及生态危机的原因,并试图寻找克服这种紧张关系的解救方案.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但有利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而且对探讨和谐社会构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当代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需要充分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的制约与促进关系。因为当代的生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改变和优化,以达到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这也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科学看待这样一种自然观和历史观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对此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对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它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要承认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入手,指导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处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建立正确的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司蕊  刘海霞 《现代交际》2023,(11):17-24+121
“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经济思想,体现了对现有生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双重超越。其对于生态理论的超越在于化解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理论的超越在于发展了传统生产力理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的辩证统一。“两山论”对生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双重超越的意义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和生态与经济的相互转化、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的自然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研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找出其对当代环境问题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生态伦理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做出了详细而深入的论述,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尔库塞生态危机的论述,以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一股左翼思潮,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提出把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等生态运动与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全力克服这一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阐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当代理论价值,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可以使马克思主义法学为实现中国法治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对中国法治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童培 《现代交际》2012,(10):111+110
马克思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问题。本文以"异化消费"理论为线索,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解决当代社会消费问题的研究,从而反省我国社会进程中的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问题,对于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的内容,挖掘其时代价值,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基本保障,为提倡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绿色发展成为理论热点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社会主义因其系统而富有创见地阐述生态危机问题而备受当代青年的关注。但由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与缺陷并存的双重性,当代青年如何对其科学扬弃,汲取其合理思想,摒弃其消极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此,要对青年加强系统的生态教育,引导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开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中解读生态社会主义,以理性和热情投入到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之中,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锋和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李学锋  白津夫  袁晓勐 《城市》2014,(11):14-18
正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和谐社会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空间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广义的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要求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在建设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将"生态原则"贯彻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尊重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秩序,保持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共生,推动自然  相似文献   

14.
郑文新 《现代妇女》2014,(12):19-20
美国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透过人与自然的矛盾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挥解决生态问题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生态文明本质上是建立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等思想观点,对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启示。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有重的启发,能够促使我们进一步科学认识和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杭州生态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俊亮 《现代交际》2011,(11):106-106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且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各国都在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良策,国内外生态学的学者们更是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与生态问题相结合,试图找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理论上的支持点。本文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对解决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关系大集体。所以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对于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关注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价值,既从社会关系中思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文明生态的角度进行了思考,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又从政治实践和意识实践等角度对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存在片面性,过分强调思维的作用,而陷入了理论主义的洞穴中。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诠释,表现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性的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薛明 《现代交际》2011,(8):111-11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关系思想,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我们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当前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当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银知  吴琳 《现代交际》2023,(11):1-8+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理论中蕴含着一种价值理论,其价值核心规范就是正义。其生态正义思想是一种积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这个“中心”并不违背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维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维度透视现代全球性的“生态非正义”,指出其根源在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提出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政治变革和社会解放三条路径建构生态社会主义,来避免生态非正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探讨社会实践提出的问题需要确立关注视角和思考维度。中国马克思主艾哲学的特殊性及其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维度、中国文化的发展维度和现时代人类的实践维度上去思考自身在当代视野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三种理论思考维度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维度是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解决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的实践问题为重点,其它两个思考维度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维度的顺延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高度概括性和阶级性的科学,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推动了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