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红楼梦》前80回中凤姐重复和模糊的"忙笑""陪笑"和"冷笑"三种笑态为例,从直译、功能对等的阐释和锦上添花式的增译三种显化英译策略,论证大卫·霍克思采用细节显化翻译原则英译《红楼梦》的体态语。通过霍克思具体清晰地英译三种笑态,得出霍克思采用细节显化翻译原则取决于译者专业汉学家身份、译者翻译目的、《红楼梦》小说本身因素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霍克思显化解码隐藏凤姐笑态背后的含义,让英语读者成功地理解东方文化下人们对自身和社会认知机制及心智活动过程。对霍克思版《红楼梦》凤姐笑态英译进行分析,也是解释不同民族与文化非语言交际单位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前景化"这一概念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它指的是不同寻常地运用某种手段来突出某一文本的一个元素或特质.前景化现象在文学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文学文本翻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溢于原文本的"前景化"手段在目的语中是否实现.文章讨论了前景化的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及其译者在充满前景或陌生化的文学文本中应如何穷尽语言的表达力,挖掘可译性潜势,保持原文本的异质性和新奇感.  相似文献   

3.
"前景化"这一概念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它指的是不同寻常地运用某种手段来突出某一文本的一个元素或特质。前景化现象在文学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文学文本翻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溢于原文本的"前景化"手段在目的语中是否实现。文章讨论了前景化的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及其译者在充满前景或陌生化的文学文本中应如何穷尽语言的表达力,挖掘可译性潜势,保持原文本的异质性和新奇感。  相似文献   

4.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Lefevere)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提出了制约翻译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因素。其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翻译中的文化转向,译者的文化取向不同必然影响其翻译的策略,这点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的翻译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虚实化意"的视角来探讨文学翻译问题。"虚化"与"实化"是事物的一对矛盾现象,但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以适应上下文的要求。如果译者能够正确、灵活地处理这一翻译策略,它将使得译文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前景化是文学语言的标志性特征,能体现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差别。翻译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选择译文的语言。文章认为文学翻译的译文语言选择策略应为诗学策略,诗学策略要求译文选择前景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译者选择的前景化语言应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学规范。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中的动词名化能应用于中译英的新闻翻译中。本文首先概述了名化现象在功能语言学上的本质、功能,然后针对实际的新闻译文,用名化功能之一的静态化功能对新闻译文的名化现象分类,并分析其中翻译的特点,以期能从名化角度对中译英新闻翻译策略的研究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仅仅一个"红"字就出现过许多次,人名、书名、地名、词曲和诗词中反复出现。而"红"字的涵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对其翻译构成巨大挑战,从巴斯奈特领军的文化翻译学派对翻译活动中文化传递的主张来看,杨宪益翻译《红楼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异化策略,目的是为了保存民族文化;而西方翻译家霍克斯受当时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更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更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  相似文献   

9.
邦斯尔完成的《红楼梦》120回英文未刊本,是《红楼梦》英译史上第一个英文全译本。译者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肯定《红楼梦》的伟大艺术价值,在翻译中恪守“完整翻译”这一原则,力图尽可能完整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体现了“反常的忠实”这一翻译策略。不过,其“一字一译”的翻译方法,也影响译作的可读性。结合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对该译本作出客观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该译本的成绩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信”,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机械理解,逐字翻译;而应该吃透原文抓住其精神实质,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翻译中恰当地应用“虚化”和“实化”是指词、词组或句子在翻译中既不能译得过“实”,又不能译得过“虚”,“实”或“虚”应该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如何翻译年代较为久远的外国经典名著这一问题,提出了使用风格历史化的翻译方法。剖析了风格历史化的概念,结合实例,提出在翻译外国经典名著时,需要同时采用当代化和仿古化两种手段。只有实现译文当代化和仿古化的平衡,找到当代化与仿古化的黄金分割点,才能使译文最为贴近原文,最大限度地展现原文的美,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语言前景化的现象 (即偏离常规 ) ,对其进行分析可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及语言特点。文学作品的翻译的优劣和前景化语言的识别与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几个段落翻译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要接近翻译等值 ,要使译作达到审美的效果 ,从而避免“假象等值” ,就非得注意前景化语言的翻译不可。  相似文献   

13.
片名翻译绝非简单的字字转换。考察典型译例和数据发现,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片名译者都较倾向于采取显化策略,对隐化策略重视不足。显化策略包括显知识和显色彩,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片名的明晰程度,激发观影兴趣;隐化策略较常见于片名的汉译英中,包括隐表征和隐文化,主要目的在于平衡英汉语言形式差异或者规避文化空白等。  相似文献   

14.
从唐朝到1919年《圣经》和合本的出版,传教士译者一直在为顺应中国的文化语境而寻找恰当的《圣经》汉译经典化途径,其翻译策略经历了全盘汉化、话语独立化和适度“道儒化”三个阶段。作为《圣经》汉译的权威译本,《圣经》和合本是传教士译者们经典化努力的结果,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译者权威化、文化和合化和译本文学化三个方面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英译的文章日益增多,文中以杨氏和霍氏英译本《红楼梦》的不同译法为例,围绕翻译策略以及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来探究中西方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杰弗里·N·利奇的语义划分理论,将语义分为七种类型,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探讨《红楼梦》“神仙”一词的语义特点,通过对“神仙”语义概念的划分与界定,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戴维·霍克斯的两个译文为例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找出两位译者在翻译“神仙”一词时的异同,并考量二者的翻译得失。  相似文献   

17.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转化。英汉两种语言名词化的手段及程度不一样。探讨名词化与语法隐喻的关系,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名词化的不同,旨在使译者更加明确两者的区别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杨译本本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力求把原著中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传达给译语读者,而霍译本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尽量减轻原语文化知识对他们的压迫感,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完整与足量是判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的重要标准,因此,两译本虽各有巧妙之处,但或多或少都有欠额翻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杨译本本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力求把原著中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传达给译语读者,而霍译本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尽量减轻原语文化知识对他们的压迫感,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完整与足量是判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的重要标准,因此,两译本虽各有巧妙之处,但或多或少都有欠额翻译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笑……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称得上其中的又一座"大观园".仅从小说描写"笑"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