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服务(照料)和居住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几方面都出现了从家庭提供为主向社会提供为主过渡的趋势。 一、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社会化趋势 从全国来看,目前老年人靠家庭供养者约占3/4,由社会供养者约占1/4。其中城乡差别很大,乡村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由家庭提供者占92.9%,由社会提供者占7.1%;城市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由家庭提供者占37.9%,由社会提供者占62.1%。到2000年后,我国城镇老年人口将基本实现社会经济供养。因此,所谓过渡主要是农村老年人从以家庭供养为主向以社会供养为主的过渡。这种转变是与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首先,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养老的思想基础已开始发生动摇。其次,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及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正在衰退。第三,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养老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伟 《老人世界》2010,(8):33-33
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老年供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养老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决定的。在农业社会,是单一的靠儿养老模式。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养老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概括起来是四种类型即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政府养老。这样,现在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子女为老人选择养老模式的范围扩大了,选择的机会增多了。养老模式的多元化为老年人幸福养老,安度晚年创造了条件,消除了老年人及其子女养老的后顾之忧,有效地缓解老龄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目前,全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43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4.9%。预计2020年将达到349万,占总人口的19.4%。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北京市确定了“9064”养老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5.
我们拥有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的双重经验,这将有助于人们探索更加完善、更加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一个顺理成章的思路是,充分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两种功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社区、家庭、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障制度,增加老年人福利和医疗保健设施,保障老年人享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生活服务、疾病医护、文体活动、老有所为四大服务体系,实现老年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这个思路正在随告中国社会的发展援步实施。这里我们介绍一个…  相似文献   

6.
关邑 《老年世界》2008,(2):35-35
养老靠谁,主要靠自己。在德国,老年人养老靠年轻时“储存时间”。德国政府规定,公民年满十八岁后,可以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到老年公寓或老年康复中心去服务,护理老年人。这种服务是义务性的,不拿报酬,但是可以把时间累计起来,留待自己日后老了,享受他人对自己的服务。政府有专门机构给年轻人办理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并继续以年均3.28‰的速度迅速递增,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1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17.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老年人口分布呈现许多变化:家庭呈现小型化,老年家庭户,“四二一”的结构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压力日趋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城镇老年人口逐年加大,目前已占到老年人口的34.18%,在家庭养老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社区老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主要以张掖市城市社区老龄工作为例,谈一些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0年底,江西省赣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109.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11%,是江西省唯一老年人口过百万的设区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赣州市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机构养老床位严重不足与养老机构床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庭,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又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使得应运而生的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当前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形势日趋严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成为各项老年工作的必然要求。利用CGSS(2015)数据,总结描述了老年人幸福感分布情况,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从家庭支持与社会保障两方面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社会保障以及个体基本特征所涵盖变量对老年人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得出要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家风建设,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老年人失能风险随年龄增大不断加重,受家庭养老思想影响,很多老人把居家养老作为养老最好的选择,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扩大。因此,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需要研究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目前,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生活服务中适老服务资源少、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对此,本研究对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家庭赡养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法律之所以作出这种规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的经济、文化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家庭赡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家庭赡养: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 1.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百分之八十人口在农村,这就决定了社会化养老的实现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实际情形看,城镇靠子女养老的比例低,农村则比例大,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上要靠子女供养,只有在家养老才能解决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国家要办的事比较多。如果把老人都推向社会,就会大大增加社会负担,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进一步加重,同时家庭规模向小型化演变,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现代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将从家庭转移到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尚不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由13.3%增加到16%。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使我国的社会养老和养老服务需求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镇江自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迎来老年人口第一个高增长时期,并将于2025年出现第二个高增长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突出。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少儿人口的大幅下降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高龄、“空巢”、独居、患病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对养老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社会养老意识还不强,社会养老服务投入有限、设施不足、服务欠缺,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全、程度不高,尤其是占老年人总数七成左右的农村老年人缺乏养老社会保障,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会服务,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相互扶助,实施“以老治老”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以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15.
《老龄问题研究》2007,(4):23-25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以地处去岭以南而得名。全省共设8个省辖市和8个自治州,129个县(市、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多、分布广的省份之一。截止2006年底,全省老年人口为4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8%。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代际利益关系和城乡老年人口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空巢家庭”和“四二一”结构家庭的数量增加,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直接导致社会供养系数上升,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弱化,社会负担加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对此,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养老服务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扶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的办法,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传统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其中,社区照料由于能够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生活环境中享受便捷、专业的服务,兼具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而受到老年人和家庭成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老年群体庞大,农村老年人又占大多数,而农村养老方式仍处在转型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形成。有资料显示,农村参加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总数约10%,  相似文献   

18.
王盛  白雨晨 《科学发展》2014,(3):101-1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如何养老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家庭结构和人口政策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而社区养老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引起广泛的关注,集中建设的专业化老年社区能更好地行使社区的养老职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构建和发展社区养老模式,须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注重社区养老产品的差别化,拓宽养老目标群体的覆盖面;强化专业培训,实行养老服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引用社会多种资源,完善社区助老服务设施;开发拓展,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家庭少子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养老将逐步成为老年人养老的首要选择。社区直接面对每一位空巢老人,作为构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体系的重要一环,社区在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方面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08,(8):20-2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