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主要有三重职能——审美、认识和教育。审美职能:使人感情激动,产生心灵的震撼,得到美感享受;教育职能:把人推到感奋的十字路口,使人做出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心灵向更高的境界飞跃;然而,艺术的认识职能却不是如此明确的,有歧义之解。艺术的认识职能究竟要叫欣赏者认识什么呢?认识生活吗?不错,是这样。但认识什么样的生活呢?事实上,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会按自己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所达到的高度去认识“应当如此”的生活,而且还会有意无意地去认识凝含于艺术作品中的各种生活现象。前一种认识本质上是带感情的,是和艺术的审美职能和教育职能共同发生作用的;后一种认识本质上则是冷静的、以理性认识为主的活动,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认识职能,而把后者称为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文学界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倾向,就是有些同志宣扬了抽象的人性论。这在文艺界和社会上已经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需要通过学术论辩,予以澄请。关于所谓“人性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人的本性、本质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志说:“什么叫‘人性’?它就是人类自然本性。”什么是“自然本性呢”?有的认为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说“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本质力量’便是人性”。有的则认为只是关于肉体方面的,说:“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需要,以及人的肉体组织所提供的满足需要的主体条件(即功能)。由于人的肉体组织构造一般地说是相同的,所以人类有着以共同生理构成为基础的共同的人性需要。”有的同志干脆用中国儒家的一句老话:“食,色,性也。”来概括这种共同的人性。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审美对象问题,是现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审美对象是引起审美反应的客观对象,是使人产生美感的东西。艺术的审美对象是什么?或者说,在艺术中到底是什么东西使艺术鉴赏者产生美感?艺术鉴赏活动中的审美反应到底是针对什么而发?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艺术必须取得一定的物质存在形式。文学是写在纸上的文字,绘画是涂在画布上的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认为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的、则属于唯心主义各派。这个结论是普遍适用的,或者说,是从人类认识的历史实际中概括出来的,世界各民族的哲学学说,概莫能外。当人类的祖先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为其生存而向自然进行斗争的时候,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考问天、地、万物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本性如何?怎样才能使自然听从于人并服务于人?继而就要追问人类自己的历史:人是从哪儿来的?是本来如此呢或是由什么东西变来的?人类自己将怎样发展下去、将来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寻问自然和人类的根源这两大内容,成了全世界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5.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它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本性或本质呢?我们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的那句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相似文献   

6.
人有没有天性?应该研究。假如人是有天性的,那么,是什么决定着人的天性呢?这是一个很耐人寻思的秘密。 威尔逊在其《论人的天性》一书中提出了“基因”对人的天性的形成所起的决定作用。据说人有25万对基因,它们从人的受精开始,决定着人类个体的形成、发育和发展;它们的变异与遗传,决定着人类群体的进化与退化。“基因”说的正确与否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但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独特的视角,确是卓异的。由此启发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人的研究,必须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没有自然科学的实证基础,单凭哲学的形上玄想是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7.
众所公认,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承认,艺术又的确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表达,那么显然人类认为美的对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对象,于是,一个现成的结论——关于美本质的结论——就呈现了。 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感。根本说来,人只对有利于他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事物感到愉悦,人类只有在他的生命追求得到实现时才感到愉悦。那么,美是什么呢?“美”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美的本质,二,审美对象,三,“优美”范畴。我们这里要问的是,美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明确指出:“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那两个原因呢?亚里土多德的回答是,一是“摹仿的本能”,二是“音调感和节奏感”。这本来是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9.
<正>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简称“非私论”),本来是一个正确的观点,然而,它却没有因其自身的正确性而驳倒与其相对立的“自私是人的本性”(简称“自私论”)的观点,确立起自己的观点。(参看《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人生观讨论综述》一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原因不在于“非私论”本身,而在于它对“自私论”的批驳和对自己所主张的观点的阐述上。大家知道,“自私论”在理论上主要是这样来论证自身的,即:人都有动物性,因而,也都具有食欲、自卫和性欲,这三种与生俱来不可消除的生理上的为已本性,而为己又都是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与人格     
(一) 现代心理学愈来愈表明,人不是一个“空白”有机体,而是一个有着“齐全的贮备”的有机体。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时,以他的“齐全的贮备”为中介。同理,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也要以他特有的贮备——审美心理图式为中介。那么,一个人在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时,他的最基本的心理图式是什么呢?对此,美学家们有各自不同的解释。比如,有的归之于知觉(阿恩海姆),有的归之于情感(托尔斯泰),有的归之于直觉(克罗齐),还有的归之  相似文献   

11.
音乐艺术的自由品格 ,总是与人类的审美体验结伴而行的。笔者于此 ,试探究音乐艺术的自由品格具有何种特征 ?音乐艺术自由品格生成的条件和培育的途径有哪些 ?一、音乐艺术自由品格的特征音乐是人类最自由、最能够直接唤醒情感体验的艺术 ,在其本性上与社会审美内容、审美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特殊的美化行为的方式 ,它在形式上是自由自在的 ,在内涵上是自发的和自由的积极性流露。音乐艺术的自由品格体现了人类得天独厚的创造性。正如黑格尔所言 ,艺术是艺术家利用自己特有的手段所从事的一种自由创造 ;是艺术家镇静自如的灵魂的尽情流…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文艺美学的探索中,为克服“表现论”和“再现论”的偏颇,一些同志力主在“表现”与“再现”的对立统一中,来揭示文艺的本质特征,阐释文艺审美创造的规律。我是赞成这一主张的,因为就文艺审美创造来说,它既不是单纯地“表现”主体,也不是纯粹地“再现”客体,而是要在“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对立统一中,来建构崭新的艺术世界。那么,文艺审美创造“表现”主体与“再现”客体的统一,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的呢?或者说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统一的方式和表现形态,就是审美意象。这正如有的同志所说的:“能够成为文学活动细胞、并成为整个文艺学体系内在矛盾点的,只能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所产生的第一个东西——审美意象。正是它,包含了客体对象与主体心  相似文献   

13.
从彩陶艺术开始,历经数千年,时至今日的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形式,都遵循了以线造型这一基本的原则.如此原始的古典的线条形式,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是不是沉积在如此久远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我们今天在心理和审美结构上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主要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将美育历史地实践在无产阶级身上,通过对大量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想的评析,引导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在艺术鉴赏中窥视自身的命运和价值,确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阶级力量,并注重对无产阶级艺术感受力的提高,进而引导无产阶级走入艺术创作实践,促使着无产阶级成长为“审美的人”,成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大众审美文化”的概念中内含着一个明显的悖论:它既是大众化的,又是个性化的,或者说它越是大众化的,就越是个性化的。这里所说的“大众”,已经不是那种无定性的、无名众生的集结,而是能够自由选择、积极参与和大胆创新的个性化的人的整合。因此在大众审美文化中,仍然是个体而不是群体作为真正的主体。这一点乃是由大众审美文化的本性、载体和机制内在地决定的。就大众审美文化的本性而言,从一开始它就是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出现的。精英文化主要由极少数精英人物根据其价值体系、审美倾向和艺术趣味来左右全社会的文化潮流,决定倡导什么、扶植什么、贬抑什么、抵制什么,而大众却只能随波逐流地尾随那些本不属于  相似文献   

16.
<正> 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头脑并不是一张空空的白纸,而是存在一种审美心理定势,由这个定势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期待视野”。这种“审美心理定势”,是人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审美知觉经验所形成的。它具有吸引同类事物以强固原有组织结构,排斥相异事物以保持自身特性的能力。这种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就释放出一定的势能、形成一定的心理指向性,使审美主体在审美知觉活动中,舍弃审美对象许多不相关的审美知觉,使人们的审美呈现出一种既定的选择性。这种势能和指向性,体现于审美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审美心理定势对整个艺术鉴赏、艺术评论活动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的本质是整个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石,因而是美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六十年代那次初步的争论至今,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审美客体的剖析上,殊不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深入探讨审美主体的本性。因为什么对于对象主体是美的只能由主体的本性来规定。  相似文献   

18.
建构——积淀与超越的中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八十年代中期,刘晓波以其“突破说”向李泽厚的“积淀说”提出了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岑寂以后,现在美学界对这场论争又引起了关注。这种讨论对于美学、哲学、文艺学、文化学乃至心理学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笔者思考的问题是:积淀是必然的,超越 (或曰“突破”)是必要的,它们之间可不可以达到统一呢?这种统一的契机或中介又是什么呢?本文仅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方面——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及其同积淀、超越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原“原道”     
“寻根热”并不等到几年前那部黑人小说才开始。探究本源,是人类的天性——我从那里来?我们从那里开始?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艺术,为什么发生?以什么为基础?这些问题,从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问。于是,有“家传”、有“族谱”、有宗教与哲学的探求本体、归本造物、推原心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人生——史学的社会作用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史学“有大效用于人生” 史学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以往最普遍、最流行的答案有六点:(1)为世人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4)为现实政治决策提供历史依据;(5)为人们提供历史知识;(6)启迪人们的智慧。笔者认为,史学界的这一传统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那么,史学的社会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史学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有益于人生上。 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目的是要认识人自身,在各门社会科学中,“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更应该成为“一门总体人学”。因为,史学是关于历史的学部,而历史与人密切相连。首先,有了人,才有了人类历史。自然界也有一个发展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