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潮涌动的今天,随着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形式亦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大大超出了“你交钱,我供货”的简易范畴,消费者作为现代消费社会的弱势群体,其权益保护成了热门话题,受到普遍关注。为此,我国出台了给予消费者特殊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此规定无疑成为消费者维权之尚方宝剑,然而,该法实施至今,在消费者频频舞动宝剑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消法》),自2014年3月15日实施。此次修改内容涉及面广,对诸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有关信用档案内容的首次录入,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3.
<正> 《国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4年1月1日施行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消费教育从无到有, “明明白白消费”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近年我国消费教育出现了下列新特点:一是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迫切需要开展消费教育,让广大消费者获得有关消费  相似文献   

4.
近日,安阳市工商局北关分局举办了“食品安全与消法知识”培训班,社区居民及食品安全监督员共110人参加了培训,巩固了“无传销社区”创建成果。培训班上,该局从事打传工作的业务精英为大家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并结合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指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为食品安全监督员详细讲解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最后该局要求各监督员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用实际行动巩固食品安全建设成果,共同营造社区放心的消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5.
惩罚性赔偿制度诞生于英美法系,我国于1993年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在契约责任方面设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这一制度使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该条款自颁行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有较多争议,本文旨在给来完善《消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们日常所说“知假买假”,从主体上说是指个人,因而有别于国家机构的制度打假;从目的上说是指知假买假然后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获得赔偿,获得赔偿才是目的,知假买假只是手段。因此本文所谓“知假买假行为”是指个人知假买假然后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获得赔偿的行为。自1995年王海知假买假行为发生始,对知假买假行为应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争论就没有停止,2002年7月中旬,上海市人大公布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该草案规定“旨在打假的‘知假买假’不属于消费行为,因而原…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危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试对于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消费者的定义的弊端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消费者的含义进行重新定义。同时,还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含义和内容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可嘉 《决策探索》2011,(20):71-7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条文简短精炼,文意表达明白透彻,但是《消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无论是在社会舆论、行政执法,还是司法判例、法学研究中,对该条文的适用一直都是热点、难点和疑点,说法不一。问题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致使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的经济法对消费者的保护在很多层面上存在缺陷,消费者在受到欺诈后很难寻求一个正当保护自身权益的渠道。要在经济法基础上真正实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需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执行能力,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立法目的。其虽然具有负外部性,但这些消极面是法律可控的。该行为不但符合多数人的意愿,也是实现社会公益的有效方式,《消法》的修改应在经济法学理论指导下认定其合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看电视、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消息;工商部门扣消费者协会也经常说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到底什么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到底享有哪些权利?——李某“消费者权利”是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会提交的“特别国情咨文”中提出的。正因为如此,1983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作出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国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广泛吸收各国消费者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消费者享有9项权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方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专门立法已构成一个法律保护体系,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商品经济地飞跃发展,消费领域纠纷日趋增多,并且侵权范围也日益扩大,本文从我国目前消费领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给出完善建议:一是扩大消法的保护范围;二是加强消协的维权功能;三是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列入了5年立法规划,并在2013年10月。本次修改针对非现场购物设立了反悔权制度,赋予消费者一定的冷静期,规定网购下可以在7天内无条件的退货。我国对消费者反悔权的规定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开始走向成熟,消费者反悔权制度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以确立,这对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2,(13):131-132
《敢为人先———"松绑"放权与立法维权纪实》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编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该书共分为五个篇章:亲切关怀篇、"松绑"放权篇、立法维权篇、评论回眸篇和开拓进取篇。编者追寻从1984年3月24日,福建55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的呐喊,到2008年12月2日第十一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福建省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保护条例》,为保护企业家立法维权的历史轨  相似文献   

16.
<正>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解决洗涤服务中经营者与消费者权益的争议,规范洗涤行业的经营行为,经成都市人民政府同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如下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虚拟物品的属性特征,分析了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模式及目前消费者在网络游戏消费中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风险,分析了消费者权益纠纷存在的主要类型,纠纷产生的原因和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法。对完善网络游戏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购物,是网络经济时代置换传统购物范式而亮出的崭新购物范式。但因为诸多诱因,网络购物时,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力、有效的保护。因此,当前今后,必须竭力创新网络购物消费维权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消费需求的存在,预付卡消费得到了空前发展。然而,经营者为谋取最犬利益,又加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本文试图从预付式消费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视角切入,探讨我国预付卡消费现存的问题及其完善,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知情权作为消费者享有的九项基本权利之一,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性权利。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其做了明确规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对生活需求的要求变高,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在现实社会中不时遭到侵害。本文通过我国食品消费领域消费者知情权受到侵害的情形,介绍我国消费者的知情权的含义,分析知情权受到侵害的原因,以及知情权保护途径做简单分析,为进一步的保护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