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之初,党史教育便是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党史教育的同时,也在讲授思政课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分析党史教育与思政课的关系,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遵循教学案例分析的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实效性、平等性原则,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案例分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设计线上线下的课前案例导入、课内理论融入、课后实践化入三维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案,不仅在理论层面培养了学生理论体系构建、实践能力践履、综合素养培育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创新中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课程在为党和国家培养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问题、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反思,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应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等"五个注重"。  相似文献   

4.
连娜 《科学咨询》2023,(2):228-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这是对思政课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也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八个相统一”的视角出发,探析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的重要的必要的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要符合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特点.高校思政教师在符合思政理论课教学特点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积极探索高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规律,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提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体系:厚植党史学习理论要素,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挖掘党史学习实践要素,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党史学习主体要素,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体系,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单一、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五个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次示范课、一次讨论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一份调研报告、一次总结,以期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宗永平 《科学咨询》2023,(2):198-200
按照教育部、中宣部的重要指示:在各高校内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现有的高校“思政课”针对本科与专科学生,从中分别划出2个与1个学分进行教学实践。本文聚焦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的含义、作用、类型等进行了解读,并尝试设计项目化、模块化、标准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体系逐渐完善、教学程度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素材。要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将课堂内容讲“活”,思政课教师就要从价值、问题和实践三重逻辑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课育人体系的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利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来提升思政课本身的实效性以及大学生人文素养已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认清人文教育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突出地位,强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实践地位,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思政理论教学成果和增强思政教学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由傅畅梅等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主要探讨了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如何科学且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该书在厘清实践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后,详细分析了思政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层次等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的思路,以期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坐后排"现象可导致学生沦为旁观者、教与学关系疏离等后果。该现象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化解"坐后排"现象需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上不断加强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容创新,如何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医学生思想教育全过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探索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积极性且操作性强的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尽最大可能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各种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引导医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思政课”理念的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维度。海南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搭建“大思政”实践平台,将海南地域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在目标、内容、形式、体验、评价等模块寻求创新,以实现实践内容与地域文化价值目标相融、教学手段与地域文化资源内涵相融、实践教学与地域文化开发利用相融、信息教学与地域文化精神传播相融。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不强影响着思政课功能的实现,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有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材的使用和处理不够合理几个方面。提高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切实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推进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85方案”背景下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到“05方案”背景下的问题导引式教学方法,不仅创新了传统教学方法,而且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将对今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思政课微学习资源本身所具备的感染力和代入感,配合以碎片化的时间和趣味性的故事,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传授的程式化和理论化,摆脱枯燥乏味的授课模式,让思政课变成随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课。本研究创新点在于不仅仅局限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且通过思政课微学习资源推广,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兴表达和理解鉴赏能力)。思政课微学习资源作为一种集声音诠释、肢体表演、模仿学声、情感共鸣四位一体的资源学习包,辅以故事讲述、经历分享、情境再现、诗词鉴赏,为授课对象营造一个个历历在目的场景,再将这些场景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所创造的独特价值和体验,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点与思政课微学习资源完美融合,促成认同,最终形成理念。  相似文献   

19.
蔡诗敏 《决策与信息》2011,(10):149-150
随着高校的扩招,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都采用合班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大大削弱了教学的实效性。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应从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与实践、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完善考核办法、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等各方面入手,以期改变现状,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共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的不断调整,“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尽管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2005年方案的设置意见,原有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已经整合为一门课程,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为本科层次非政治学相关专业4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对于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来说,“毛泽东思想概论”仍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如何以教学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满足这些专业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体系的现实需求,是当前高校该课程任课教师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教师必须奏好“优化、拓展、参与”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