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幸福之基,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四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向好发展态势和各项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地落实下,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下降,重点群体就业总体平稳,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情》2023,(1):26-27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2022年,四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总体平稳,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稳”当头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2022年以来,全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在多重困难叠加、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胜之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灾后重建情况,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使灾区总体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省长蒋巨峰赴青川、绵竹、遂宁等地调研,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狠抓产业重建,积极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做好当前形势下的稳就业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基本面。复工复产是稳定就业的头等大事。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有力稳定了就业基本面。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可以将各项帮扶政策汇编成“复工复产政策指南”,降低企业在政策获取和应用方面的成本;鼓励各地政府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协调各类复工复产支持政策;鼓励劳务输出地与用工地直接对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方式,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基础,试图描述江西省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整体态势和行业结构。文中从就业率和就业弹性两个方面描述江西省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整体态势,并深入服务业内部,分析四类服务行业的就业变化情况,揭示江西省服务业之所以在吸纳就业上作用有限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我市的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呈现就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改制及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等综合性因素所导致的就业矛盾,仍然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0年以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相继实施,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持续缩小,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劳动力回流态势明显,经济增长方式愈发依赖投资与出口.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变动机制表现出新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教育发展、资本形成、政府财政支出及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就业增长;而在东部,科技进步、城镇化、消费、出口及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体现出更强的就业增进效果.因此,“十二五”时期的就业促进战略应具有区域差异特色,重点是加快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扩大内需、转变城镇化模式、协调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就业功能等.  相似文献   

8.
一、运行态势及特点 总体上看,2009年以来,随着中央和自治区调控措施作用的逐步显现,全区宏观经济呈现出“总体增速持续上升、月度增速恢复较快、运行环境继续改善、运行态势整体向好”的积极特征。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经营活动的跨国转移,是“创造”还是“转移”了本国就业?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5-2007年1016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数据,运用数据匹配和倍差法(DID)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经过检验有如下发现:第一,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在本国就业的增长;第二,与其他投资动机比,商贸服务类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就业的增长;第三,对高收入国家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就业的增长,而对中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并没有明显替代本国就业;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现倒“U”型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创造”了国内就业.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国内外学术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回归、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总体层面实证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显示:就长期而言,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态势对就业量的变动没有明确的影响,却显著影响着我国就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浙江就业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还存在着许多复杂而不确定的因素,加上经济周期性调整具有自身的趋势和惯性,2009年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仍将经受巨大考验,就业严峻的形势将更加凸显。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总体思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面对,开拓创新,在困难中寻找转机,抓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重点,解决好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预防和处理好劳动关系群体事件,一定能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省就业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12.
蔡昉 《人民周刊》2020,(6):68-69
当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尽快恢复并稳定就业,实现全年的就业目标,需要政府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并启动超常规机制。稳定经济增长,激发要素市场活跃度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构成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需求“三驾马车”来看,居民消费的贡献率超过40%;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三产业贡献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13.
邵勖  许超 《统计与决策》2016,(5):114-117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惩罚分位数回归的估计方法,选取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就业公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就业保护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向效应”,稳定就业占比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效应”;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U型趋势,稳定就业占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女性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研究女性就业问题、反映女性就业现状、提出女性就业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浙江女性就业状况“五普”资料显示,浙江女性劳动适龄人口为1632.26万人(本文以国际通用标准15-64岁为劳动适龄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73.03%,比“四普”时增加了234.70万人,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年龄结构趋向老化。女性就业呈如下态势:1.女性从业人员不断增长,但速度有所减缓。浙江从业人员总数为2665.21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总数为1128.55万人,比“四普”增加107.08万人;…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全省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市场预期不断改善,2021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总体呈现"加快恢复、稳步向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分别放在"六稳"工作与"六保"任务的首位.劳动力调查作为一项监测就业形势变化的统计调查工作,对于及时反映就业失业状况,帮助政府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就业政策,改进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2021...  相似文献   

17.
王娟 《四川省情》2021,(5):53-54
2021年一季度(以下简称一季度)以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持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保持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纾困力度,推动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达效,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工业经济运行延续2020年下半年以来恢复向好的态势,一季度实现稳定恢复。  相似文献   

18.
据悉,受经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出现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双重任务并重的严峻形势。 据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淑仁介绍,今年甘肃省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部分企业开始限产,甚至停产,就业岗位流失,在原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加上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安置大学生就业的新问题,全省就业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9.
隋建光 《山东统计》2009,(6):38-38,28
“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全部都就业了,而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玉在椟中求善价”、“良禽择木而栖”一直是很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随着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则突破413万,比2005年增2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亦成为国家新问题。大学生如何就业,找到自己满意的“饭碗”,国外大学生针对自己的国情,创出了不少好的方法,现撷录于后,冀希望给我国大学生就业时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