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雪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残雪对卡夫卡作品的精神实质的理解,以及在她本人创作过程中的自觉接受.  相似文献   

2.
阅读残雪的小说,需要寻找区别于传统阅读方式的可行性途径。残雪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为“诗小说”,可以从她的创作历程及其小说的艺术特质中找到依据。在残雪的小说中,“诗”与“小说”的结合既表现在内容层面,也表现在风格层面,“诗小说”是残雪创作独特性的真实内核,也是其文学世界最生动的呈现。残雪的“诗小说”与其文学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她处理真实的方式是荒诞化和呈现现实的不确定性,与现代主义诗学的基本观念相契合。这也是其“诗小说”观念的内核。  相似文献   

3.
聊城青年作家范玮的先锋小说创作是一条行不由径、履险出格的实验之旅。他受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幻想文学”影响很大,致力于非现实梦境的营造、叙事迷宫的构建,小说魔幻色彩浓郁,充满了形式主义的游戏精神。范玮多方面借鉴了博尔赫斯的叙事技巧并有所创新,其呈现出断裂性和非逻辑性的文本给读者创造了解读文本的多元选择。范玮小说的主题是对现代人的精神境遇和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折射出世界本身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是公认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宗师,残雪是中国新时期现代主义作家中最切近西方现代意识的一位,与卡夫卡可谓相见恨晚。她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灵魂城堡式”解读,并在写作中创造性地实践。残雪对卡夫卡的接受是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亲合,也是灵魂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阿根庭小说家博尔赫斯是二十世纪以来,对短篇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曾因被誉为是“一位把美学的表现手法与拉美本土经验完美结合的大师”,而获得了西班牙语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塞万提斯”奖。其创作的“迷宫”小说蜚声于世。对于曾经拥有过爱·伦坡、欧·亨利、莫泊桑、契可夫等大师的短篇小说王国来说,博尔赫斯那深奥玄秘、优美耐读的短篇小说,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有独特启迪意义的范本。同时,博尔赫斯的创作也再次证明了人类对自身状况的思考方式是多元的,而这种多元性,亦是作家创作个性多元化的表现。博尔赫斯的小说之所以…  相似文献   

6.
残雪是新时期创作颇丰、影响较大的现代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她的小说以其“审丑”的艺术观念、“变形”的艺术手段,表达了作独特的潜意识生存感受——悲哀和痛苦,是对“革”题材最一般、最真实的艺术概括。其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的坛上是一朵开不败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残雪创作期的前后划分大致在90年左右。残雪早期的描写没有脱离中国某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到了后期的创作整个进入了作家个人精神的世界,形成所谓“残雪之谜”。纵观残雪的创作,的确可以发现精神探索逐渐加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残雪在小说创作上的特异性是她受到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原因。残雪小说创作的特异性表现在创作方向上的坚持性,取法上的经典性,解读上的深刻性,态度上的包容性,途径上的鲒合性和主旨上的终极性,这些特点反映出她的小说创作在精神状态、视野、眼界、胸襟、理念等方面都站到了当代先锋派小说创作的最高点,从而使她的小说创作对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容忽视。残雪小说创作方面特异性基于作者个性特征,带有很强的主观努力和追求的色彩,同时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因而袁现出一种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残雪以一种独特的形式给人们勾画了一个“丑”的、感觉的、荒诞的小说世界 ,而指引她的思想流动的是其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与心理。它和残雪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密切相关 ,并体现为敏感、坚韧和自视甚高。由于这些特出性 ,理解残雪是艰难而需时日的  相似文献   

10.
暴力、迷宫及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文学意象,也是跟随他多年的三个噩梦。阅读博尔赫斯传记会发现它们和他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是对无意识及童年受压抑欲望的反应。据此,用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博尔赫斯小说,为理解其人其小说打开了一扇门户。  相似文献   

11.
1、《再现完整的残雪———残雪小说创作变化历程概述》目前对残雪的研究仍停留在她80年代的小说上。90年代后残雪从创作立场、荒诞风格到二元对立意识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创作立场从非理性的叛逆立场转向了理性的自我探索;荒诞风格由贝格特式转向了卡夫卡式;二元对立意识由绝对对立转向了辩证对立。(董爱兰,兰州大学一分部414#信箱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730000)2、《〈周易〉革卦与革命观辨析》“革命”一词发端于《周易》革卦。但具体考证,《易经》革卦主要是关于司法审判的筮例,革卦本义中并没有革命的意思。革命观乃是《易传》对…  相似文献   

12.
有“香港文坛教父”之称的作家刘以鬯毕生致力于“求新求异”,其“实验小说”创作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充满了探索性和先锋性。笔者结合他的一系列“反小说”创作,分析了刘以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新锐创作观及主要创新技巧如“客体写作”、“跳跃”、“环合”、“复现”和“开放性创作”等手法的吸收与借鉴,并指出其“求新求异”的叙事背后立足香港本土,着力表现香港社会现实以及小人物命运的深刻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3.
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具有社会和心理特点的作家个人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及其独特的艺术体现,是作家在创造自己的艺术世界时创造的“我”的形象。丁玲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创作个性十分鲜明而强烈的作家,她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都始终如一地显示了她丰富而深邃、复杂而统一的创作个性,唱出了充满激情的“自已的声音”,震颤了人们的心灵。这声音不会因她的逝去而泯灭,就象那古老的令人陶醉的歌曲,将永远留在人间,启示和鼓舞人们追求真理和自由。  相似文献   

14.
作为女性作家,残雪的小说中不自觉地体现着女性的理念。但是残雪又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避开了以往女性的创作模式,以怪诞的女性感觉、体验和幻觉,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性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的诡秘的女性世界。残雪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恶魔式母亲、复仇式女性、圣洁化女神。通过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将男权主义的中心话语和审美趣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解构,打破了"母性神话",显现了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残雪的女性形象设计是和残雪关于女性的自我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其女性主义观点是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混合剂。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最具代表性的应推王统照。他在文学史上被公认为是这时期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他早期(1921-1924)的翻译文学与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对话关系:从俄罗斯、东欧等弱小国家现实主义作品的翻译中,王统照确立自己创作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方向;从对泰戈尔和叶芝等作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中形成了“爱”和“美”的理念,用此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其创作的问题作品,大都可以找到其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本研究表明,王统照的创作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等,都是通过借鉴诸多外国作家和作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博尔赫斯对侦探小说这一类别有着特别的偏好,推动了侦探小说在拉丁美洲的扎根、生长与传播。作为评论家,博尔赫斯撰写过大量与侦探小说相关的评论;作为作家,他进行了带有实验性质的创作,对拉美侦探小说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梳理、研究博尔赫斯撰写的相关评论、序言以及部分对他的访谈内容,可以得出结论:博尔赫斯的侦探小说观是以读者接受为中心的。解读博尔赫斯侦探小说观,有助于揭示侦探小说的阅读、创作、评论之于博尔赫斯文学生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参照日本传统的“私小说”,对大江文学的创作技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认为:大江的作品虽然带有某种“私小说”的色彩,但这只是一种方法的借鉴。其实在小说创作的整体上,作家大胆超越,即在基于作家对现实生活体验和加深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像力,写出了一部部在真实事件启示下的佳作,开创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在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上刚刚起步时,作为一个小说革命发难者闯入文坛的。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是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他初期的小说是在“荒淫惨酷,军阀专权”的日本岛国里写成的。回国以后,他又陷入了失业的窘迫之中,受着贫困的煎熬。而且,当时又正处在五四运动的落潮时期,这些不能不影响作家的创作心态。生活环境和作家所接受的文艺思潮,对作家的审美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对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也有极大的影响。身处异国他乡,受着民族歧视的郁达夫在觉醒之后,所最先感受到的是民族压迫和个人的灵魂被封建传统观念所束  相似文献   

19.
<正> 冯铿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在短短五六年的创作生涯中,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均有尝试,为我国新文学宝库增添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之作,尤以小说创作成就较高.然而由于作家生前所处的政治环境十分险恶,其作品或散见于当年印数甚微.被反动派严加取缔的报刊上,或仅存手稿而分藏各处,不易被人见到,以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提及她的名字和作品,对她的研究也重视不够.为此,本文对冯铿的小说创作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评述,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袁昌英作品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昌英是中国最早留学国外并接受西方文化的现代作家之一,她因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并吸收其精髓,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她的新文艺思想,她较早的女性意识,她开放的写作心态以及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融合,都使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