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入党动机即加入党组织的真实目的,它是推动人们入党内在的精神力量,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产生正确的入党行为。党员信仰引导人们向往什么、追求什么。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正确的入党动机可以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党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个人成长。整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实现国  相似文献   

2.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它产生于实践与社会生活中,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从众行为是"集体无意识"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具体表现。该文主要从"集体无意识"角度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并希望借此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思维,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信仰教育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瑞 《决策探索》2010,(14):65-66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对他们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信仰主流是健康的,但趋向于多样化、功利化,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困惑。为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从基本的概念入手,弄清楚什么是信仰,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渠道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具有不同的性质,表现为相互依赖性总额和非对称性,它们分别作用于渠道成员间关系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但环境不确定性(即环境多样性和环境动态性)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互依赖性总额与关系绩效具有正向的关系,即冲突减少而满意度增加;相互依赖性的非对称性对关系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即冲突增加而满意度减少.但在环境不确定性条件下,相互依赖性总额和非对称性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6.
督促检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督查工作需要把握三个"W",即代表谁(Who)去督查,查什么(What),怎样(How or Why)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融市场中一种特殊非理性行为——"羊群行为"的分析,说明投资者投资行为受信息环境、市场环境的影响,即盲从他人或者过度信赖舆论,进而忽视了自身的信息的行为。并分析研究将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行为的产生和对金融市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免疫的组织健康捍卫机制建构:一个案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借鉴医学免疫和健康的新视角,试图建构基于组织免疫行为的组织健康捍卫机制分析框架,探讨组织健康状态的理论维度和组织免疫行为如何捍卫组织健康状态并发挥作用的机制,同时,选取广东粤电集团沙角C电厂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的研究揭示出,组织监视、组织防御和组织记忆是组织免疫过程的主要行为维度,而组织健康的理论维度,包括组织结构均衡性、功能活跃性、社会和谐性和环境适应性,组织免疫行为对组织健康有捍卫作用,任何一个要素和环节的缺失或失灵都会破坏组织健康状态,组织免疫系统的建立对于避免复杂系统的运行失败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到一年的六月, 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大学毕业潮,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会像往常一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的抱怨、老板们的不满、社会的议论,然后,这一切又会随着其他新问题的出现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好像谁都有道理,谁又都没有道理,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场景年年上演,愈演愈烈。年复一年之后,沉淀下来的是什么呢?大学生们成了“愤青”,老板们把自己叫做受害者, 而社会舆论似乎在助长双方的这种情绪。有谁在关心问题的根结呢,大学生的“愤青情结”根源在哪里?又要如何把这个“结”打开?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大家都认识到了"健康即财富",有了健康,才有其它一切。但对于什么是真正"健康"的概念,不少人还存在认知误区,以为身体没病、生理正常就是健康,这其实很片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的、心理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安宁状态"。可见,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不仅包括我们的"身",而且包括我们的"心",甚至扩展到人与外在环境、与社会的适应和谐。因此,相较于一直以来我们对健康更多停留于身体健康的认知和理解,塑造起健康的阳光心理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1.
陈建先 《领导科学》2012,(28):53-54
人类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产生行为,其结果是一种囚徒困境.博弈论认为,合作是博弈中的均衡结果,只要重塑博弈的价值取向、均衡理念,社会的合作、均衡就会实现. 理念取向对博弈的结局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理念取向不同,其博弈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毛元桥 《科学咨询》2007,(20):10-10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就是教育”,并具体分析是什么生活就是什么教育。好生活好教育,坏生活坏教育;认真生活认真教育;健康生活健康教育,非健康生活非健康教育;劳动生活劳动教育,科学生活科学教育,艺术生活艺术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它与人的观念和道德变迁相伴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本文着重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环境、健康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将CGSS(2006)个体特征数据与地市污染数据有机嵌套,利用广义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是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传导机制,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人,规避环境风险的能力不同,环境污染会引致差异化的暴露水平和健康效应,成为引发健康以及社会不平等新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流行病学中污染健康负担测算方法,估算了2003~2010年中国112个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负担、地区分布以及对地区间不平等的贡献度,结果显示:经济发展越落后,污染的健康经济负担就越重,且呈现出明显的累退分布,污染健康负担使地区间实际经济不平等上升了1.33%~9.919%;利用1998~2011年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进一步验证和解释了污染会通过健康影响到地区内和城乡间不平等。基于污染的"亲贫性"以及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进程中须警惕"环境健康贫困"陷阱风险。  相似文献   

15.
领导越轨行为与人的其它行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而是取决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或因素。勒温指出:“人们可以说行为以及行为的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环境的状况,即B=f(P,E)。在这个公式中,个体P以及他所处的环境E必须被看成是两个彼此互相依赖的变量。  相似文献   

16.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实现自我预定的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思维,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知识的缺陷,也有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获得进一步解放,给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内容,推动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式、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使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面临一个文化更加多元、意识形态更加复杂的新环境。新时期的政治观教育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国际化观念,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全球化实质,端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政治情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获得进一步解放,给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内容,推动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式、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面临一个文化更加多元、意识形态更加复杂的新环境.新时期的政治观教育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国际化观念,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全球化实质,端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政治情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9.
李锦源 《科学咨询》2023,(9):100-102
大学时期正是个人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力量,是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为我们提供方向指引,规范我们的行为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大学生的信仰趋势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命运与未来。我们通过调查得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总体是积极健康的,但存在着部分问题。本文对问题做出了归纳与总结,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宫漾 《科学咨询》2008,(17):19-19
社会转型期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它与人的观念和道德变迁相伴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本文着重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